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视角下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物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视角下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物分析

文/农彩丽

摘要: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他所创作的所有女性人物中人物性格最饱满的人物之一,根据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改编的电影也层出不穷,引起了很大反响,至今仍然具震撼人心的魅力。本文将结合1997年由伯纳德·罗斯执导,苏菲·玛索、肖恩·宾等主演的爱情片《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女主人公安娜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探讨安娜·卡列尼娜从本我到自我再到超我的人物发展历程。

关键词:人格理论;《安娜·卡列尼娜》;人物形象

《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十九世纪,当时俄国各阶级都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状态,社会极其不稳定。在资本主义由过渡阶段转为上升阶段之时,农奴制改革的也被强烈要求推行,人们的自由意识被唤醒。[1]在此期间《安娜·卡列尼娜》出版发行,小说介绍了安娜·卡列尼娜和丈夫卡列宁一起生活,后来遇到一位年轻的渥伦斯基伯爵并与之产生感情,在强大社会舆论下走在一起,最终被现实折磨后,选择自杀的故事。

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生从“本我”开始,在经历了追求圣洁与母爱情怀的超我和开始自我调整、矛盾的“自我”后,以死亡在本我、自我、超我的斗争画上句号。本文将借助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分析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物形象。

一、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概述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是一个整体,由三个层次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就是最原始的我,是生而有我之我。它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包括人类各种欲望与冲动,不受任何外在因素如理性、社会、逻辑约束,遵循快乐原则;自我即“自己”这个意识的觉醒。“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可以理解为“现实环境约束下的自我”;超我,是泛道德、伦理角度的“我”。超我的形成是外部环境决定的,尤其是在道德规范、社会取向等的影响下,作用于本我的结果。“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当现实原则压抑快乐原则,“超我”形成。

二、安娜在本我、自我与超我下的形象特征

(一)不安于现状的本我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中的本我完全是无意识的,处于无意识状态中的本我总是遵循着快乐的原则,迫使自我想方设法来满足它的需求。安娜一出场就是一种自带光环的状态,她出生贵族家庭,为了缓解哥哥与嫂子的感情而来,处于社会上层的安娜在舞会上如此迷人,甚至渥伦斯基对她一见钟情,深陷其中。[2]在舞会上,她与渥伦斯基伯爵相遇,这时候镜头给了安娜一个特写,安娜眼睛里流露的光极具韵味——她已然对渥伦斯基动心了。在经历了“自我”与“本我”的纠缠之后,不安于现状的本我终究战胜了自我,她不羁的性格特点一览无余。在那样一个封建传统的时代,身为人妇的她与渥伦斯基发生了生理关系,本着“追求快乐”的本我原则,安娜不甘传统道德的束缚、不羁、极具“生气”的性格和生命的活力与热情得以释放。

(二)追求圣洁与母爱情怀的超我

在卡列宁冷淡机械的陪伴下安娜曾多次拒绝年轻浪漫的渥伦斯基伯爵,经历了一系列波折,最后愿意为孩子与卡列宁妥协,甘愿被囚禁在压抑的家庭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出发,这是因为“超我”的力量过于强大,“现实原则”压制“快乐原则”所导致的。安娜出生于贵族家庭,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同时社会上传统的风气也在召唤着她的“超我”。故而安娜在面对渥伦斯基时常常处于一种既愉悦又痛苦的状态。即使她自己压制住超我的力量,但卡列夫、孩子乃至整个时代都在提醒安娜拾起“超我”。安娜贵族阶级的性格弱点也在这一悲剧中表现的淋淋尽致。她真诚勇敢,有着个性解放的前卫思想,勇敢大方,敢于捍卫自己爱情的权利,但另一方面她也依赖那个她所厌恶的上流社会所给予她的社交地位和生活,所以在遭到上流社会排挤的时候,又感到十分痛苦。[3]她忍受不了与孩子分离的痛苦,突破不了卡列夫乃至整个社会传统的重压,所以在电影中,安娜曾做出成为一个安分的妻子,伟大的母亲的决定,甚至在生命垂危之时还不忘恳求卡列宁的原谅,她是一个圣洁、慈爱的女性。

(三)欲爱不能、欲罢也不能、自责又愧疚的自我

自我主要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调节本我,又受限于超我。安娜·卡列尼娜从一出场就带着一种与生俱来般的“生气”,她身上的“生气”与潜在的热情奔放的个性与那种传统压抑的道德规范格格不入。当沃伦斯基点亮了她潜在的欲望,召唤着那个渴望自由的“本我”之时,家庭的压力、时代的谴责、道德规范的制约让她处在一个极其矛盾、进退两难的“自我”境地。安娜既要承受本我的欲望冲击,又要维护超我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受尽了精神折磨。在这种情况下,安娜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是纠结矛盾的,是自责又愧疚的,是近乎痴狂的。[4]她因为一点小事就陷入对沃伦斯基的怀疑,对她跳脱规范之行为的质疑,甚至因此产生了精神幻觉,将玩偶当做自己的孩子,试图去维护一个母亲的尊严。所以安娜这个人物形象是十分矛盾的,她的勇敢、热情与不羁都不是纯粹的,她走的每一步路都是犹豫不安的,这便是安娜这一角色的的矛盾性。

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视角中我们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出安娜·卡列尼娜这个典型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看到她从不安于现状的本我、追求圣洁与母爱情怀的超我以及处在矛盾中的自我的心路历程。黑格尔认为,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不仅要显现为普遍性,还要显现为具体的特殊性。[5]通过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去窥探人物的形象,可以更好去把握人物深刻的人物形象,捕捉人物形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安娜就是这样一个许多性格特征的充满生气的总和,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下这种多方面性格已然被揭露出来,给予我们许多思考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滕威.《安娜·卡列尼娜》的电影之旅[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5(02):118-123.

[2][3]祖力胡玛尔·艾尼完尔.《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之人格浅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8(12):210-211.

[4]陈婷.安娜·卡列尼娜——不受羁绊的女性[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2(02):24-26.

[5]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M].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