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准扶贫"视域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与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教育精准扶贫"视域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与路径

姜丽

吉林建筑大学  130118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生活水平是螺旋式上升的,社会生活向好发展需依靠科学合理的政策。精准扶贫政策是立足于社会生活发展的实际并与时代发展进程相契合的科学合理的政策,它所涵盖的范围有经济、政治更有社会民生。精准扶贫政策的重点是改善人民的社会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的社会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等。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不仅是改善社会民生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要重视精准扶贫政策,关注政策各类问题的解决。

关键字: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教育精准扶贫

引言

社会生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诸多问题,由于地区贫富差距,而导致劳动力人口流失,留守儿童便是现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问题。这便是精准扶贫政策便是以缩小贫富差距为接入点,改善劳动力流失的局面,促进留守儿童问题严重的地区保留劳动力。

一、留守儿童现状及调查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1000人,其中留守儿童134人,占13.4%。通过走访儿童本人、临时监护人、学校教师,并随机抽取三十个留守儿童家庭问卷调查,统计出如下一些数据:

二、当前留守儿童的抚养形式

(一)单亲抚养

单亲抚养是指学前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在家对孩子进行抚养教育。

(二)隔代抚养

隔代模式是指父母双方都在外务工,由祖父母对孩子进行抚养。

(三)委托抚养

委托抚养是指父母双方在外出打工前把孩子委托给自己的亲戚、朋友来进行照顾。

(四)同代抚养

同代抚养指的是留守儿童由比其年龄更大的哥哥、姐姐这样的同辈人进行照顾以及抚养。

二、“教育精准扶贫"视域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

(一)综合素质低

综合素质可以判断一个人在各个方面是否优秀。它不仅包括思想和道德方面,而且反映在生活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留守儿童总体素质较低。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幸福。父母将孩子留在家中。从童年开始,他们就无法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和爱心,甚至可能被同龄孩子嘲笑。长期的积累导致他们的消极心态,还可能出现诸如精神疾病之类的问题,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和成长非常有害。

(三)两级分化严重

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中,我们发现两级分化现象是比较严重的,一部分儿童立事早,加上天赋的影响,学习成绩比较优异;而有部分儿童产生叛逆心理,学习能力较差。此外,留守儿童通常有更多的孤僻、焦虑、自卑等性格。

(四)亲子关系紧张、淡薄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长时间的分离会加大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感,久而久之,亲子之间的关系得不到维护,也就使得这份亲情逐渐在儿童心理淡化,在孩子的心中父母不再具备重要性,也就因此导致了亲子关系紧张、淡薄。

(六)思想认识不够,家庭教育过分依赖学校

一些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基本上不管孩子的作业完成与否以及在校表现情况,更谈不上检查和指导了。一味的指望老师,经常嘱咐教师在学校要多关注他们的孩子,更严格的管教,缺少了家庭教育。

二、“教育精准扶贫"视域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路径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监护水平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就要从孩子的父母的思想上进行改善,孩子的父母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时刻的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将为孩子积累财富转化为关爱,多给孩子一些关爱和鼓励,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进而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完善社区服务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得到更多的人来关注,给予物质、精神、学习上的支持,而作为留守儿童生长的社区这个大环境,应该,因此,社区应着手注重社区周边的人文环境、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管理,为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其创造文明、和谐、有爱的社区环境,进而促进留守儿童健康的成长。

(三)加强亲子沟通

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及时为孩子做好家庭教育,处理孩子心理上所出现的问题,保证孩子亲情上的心理满足,才能有效的保证孩子健康的成长。

(四)教师加强与留守儿童家庭的沟通和交流

加强教师与留守儿童家庭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关心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智力发展,加强教师与留守、流动儿童家庭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帮助其在有家庭角色缺失时也能正常的受教育和成长,有效展开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五)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

教师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时,要注重在其课余时间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鼓励学生走出生活困境,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家庭教育。

(六)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教师要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中,及时扮演儿童的好朋友、好伙伴的角色,在这些儿童遇到生活上的困难和不开心时,要及时地发挥自己的职能,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和精神支持,疏导学生的心结,开导学生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鼓励学生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为学生普及心理生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全面健康成长。

(七)建立班级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平台,发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

建立班级微信交流群是良好的交流平台之一,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另一方面,家长有疑惑和问题时都可以向教师及时提出,对孩子的相关教育状况也能适当提出宝贵的建议。

(八)创造条件,使得留守儿童在平等和谐和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无论是教师还是父母,都需要以孩子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利用适合的措施对症下药,细心呵护留守儿童。让孩子逐渐的从留守的阴影中走出来,改变消极的认知,积极乐观的成长。

(九)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在农村地区隔代家长之中,还存在着"重男轻女"的保守观念,这也成为造成部分儿童辍学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务必对传统思想理念做出彻底改变,使其能够对留守儿童心理、生活和学习予以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要求监护人主动参与家长会,学校还需对其采取积极正确引导,使其传统思想观念得以彻底转变,对留守儿童思想和学习等情况做出了解掌握,尤其是对儿童思想和学习方面产生的变化予以重点关注,对其需求做出及时了解,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以此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十)加大部门协调、资源投入,完善关爱农村留守

儿童教育保障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体系,建立各相关部门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及牵头单位,进而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做好统筹协调,不断优化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教育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服务平台,优化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系统。要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建设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场所,配齐专兼职工作人员,落实日常运行及办公经费。要落实相关政策,将农村留守儿童纳入社会帮扶救济范畴,争取一部分帮扶、救助、补助资金,加大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的保障力度。

四、结语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但留守儿童显然无法深刻有效的落实贯彻此教育。针对此种情况,学生父母需要定期回一次家,定期和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适当时带孩子出去玩,让孩子见识更多的风景。家长还可以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应用,每天都与孩子视频聊天,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日常生活。这样方能拉近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距离,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亲的关爱,以此在让孩子理解父母和尊重父母时,积极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文.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2):11 +114.

[2]闫向华.教育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19.

[3]廖金萍.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的多中心治理探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9(04):94-96

[4]吴艳祥.新时期的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工作探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5

[5]李艳红.新时期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7(06):73-74

[6]孔心悦,陈皓妍.论保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帮扶机制的建构[J].读天下,2016,(023):

[7]杨文龙.从教育系统的角度看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教育问题[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