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应用于肺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4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应用于肺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朱鹏飞

(泰州市人民医院 影像科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目的:观察在肺部病变诊断中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择选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医院中进行肺部病变治疗的65例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分别进行CT低剂量扫描和CT常规剂量扫描,对比病灶数量、图像质量评分、初检时检测结果、多次复查结果结果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相比病灶数量对比无差异(P>0.05)。低剂量组扫描图像质量评分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CT低剂量组CT容积剂量、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指标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CT低剂量组有效辐射剂量、剂量长度乘积指标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用于肺部病变诊断中,所取得的诊断效果明显好于常规剂量扫描方法,能够直观的发现患者的肺部病变,并且在辐射量上也明显低于常规剂量,有助于防止辐射对人类的身体造成极大的损伤,在疾病诊断中展现出了突出的诊断效果,推荐在疾病诊断中大力使用。

【关键词】肺部病变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

The value of low-dose multislice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diseases

ZhuPeng-fei

Department of Imaging, Taizhou People's Hospital, Taizhou 225300, Jiangsu,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low-dose multislice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diseases. Methods: Sixty-five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for pulmonary diseases in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and scanned by multi-slice spiral CT machine. Low-dose CT scan and conventional CT dose scan were performed respectively, and the number of lesions, image quality score, initial detection results and multiple reexamin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lesions between low dose group and conventional dose group (P > 0.05). The scan image quality score of low-dos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dose group (P < 0.05). CT volumetric dose, dose-length product and effective radiation dose indexes in low-dose C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ventional dose group (P < 0.05). The product index of effective radiation dose and dose length in low-dose C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ventional dose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MDCT low-dose scan for diagnosis of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lung, the diagnosis results obtained obvious good regular dose scanning methods, can be intuitive found in patients with lung lesions, and also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on radiation dose, help to prevent radiation cause great damage to the human body, the disease diagnostic testing the prominent effect, It is recommended for intensive use in disease diagnosis.

Key wordsPulmonary diseases; Multislice spiral CT low-dose scanning; Image quality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健康意识也呈现出不断增强的情况,进入到医院中接受体检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加之社会环境不断发生改变,化学物品使用量较多,促使患有肺部病变的患者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发展趋势[1]。据相关的数据资料统计显示,在恶性肿瘤疾病中,肺部病变发病率占据首位,且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发展趋势,之所以会出现该种疾病,与患者的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大气严重污染、遭受到严重的电离辐射等因素有直接关系,促使肺部病变发病率逐年提升,不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还对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2]。在入院接受健康体检时,其诊断方法一般使用胸部X线摄片,但是该种诊断方法本身具有视野观察不清晰、辐射剂量大等问题,近年来正逐渐被临床上所淘汰。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诞生了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该种扫描方法本身属于一种新型的诊断方法,所展现出来的优势包括病灶视野清晰,辐射量低等,在疾病诊断中应用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效果[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选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医院中进行肺部病变治疗的65例患者,男33例,女32例,年龄24-56(36.5±4.5)岁。纳入标准:无精神疾病;临床资料齐全;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肝肾脏器出现严重病变;全身性免疫系统病变者;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活动。

1.2方法

两组均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在扫描期间主要是使用SOMATOM Definition AS型CT机进行,要求患者保持的体位为仰卧位,双手在头顶部位处交叉,从肺尖部位处开始对患者进行扫描,一直扫描到患者的肺底部。

(1)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管电压参数为120kV,常规剂量,电流参数为150mA。

(2)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电流参数为50mA,螺距参数为1.0,扫描层薄参数为0.75mm,矩阵参数为1024×1024,FOV参数为250mm。在对图像进行重建时主要是使用迭代重建法。层厚参数为3.0mm,层间距参数为3.0mm,纵膈窗的窗宽参数为500HU,窗位为60HU。肺窗的窗宽参数为1750HU,窗位为-450HU。多平面重组数据。

(3)灌注参数处理:当检查工作结束之后,需要在影像处理工作站中将检查数据传送进去,以此来获取到患者的等指标,明确患者的半暗带区域及梗死区域,对患者进行多次多点测量,以此来选取平均值,与此同时测量相应对侧的同样数值。

(4)辐射剂量评估:在对辐射剂量进行评估时主要是使用CT自带的辐射测量设备进行测定。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病灶数量,观察指标包括结节、肺气肿、肺炎、肺结核、淋巴结钙化几种。(2)观察两组图像质量评分。(3)观察两组初检时检测结果(CT容积剂量、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4)观察两组多次复查结果(有效辐射剂量、剂量长度乘积)。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使用SPSS22.0软件±s)用t检验;(%)用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病灶数量

    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相比病灶数量对比无差异(P>0.05)。

表 1 病灶数量[n(%)]

组别(n=65)

结节

肺气肿

肺炎

肺结核

淋巴结钙化

低剂量

6(9.23)

4(6.15)

2(3.08)

5(7.69)

7(10.77)

常规剂量

5(7.69)

6(9.23)

3(4.62)

4(6.15)

8(12.31)

X2

0.099

0.433

0.208

0.119

0.075

P值

0.753

0.510

0.648

0.730

0.784

2.2图像质量评分

    图像质量评分,低剂量组为(3.42±0.77)分,常规剂量组为(3.73±1.01)分。低剂量组扫描图像质量评分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

2.3初检时检测结果对比

    CT低剂量组CT容积剂量、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指标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

表 2 初检时检测结果对比(±s)

组别(n=65)

CT容积剂量(mGy)

剂量长度乘积(mGy·cm)

有效辐射剂量(mSv)

低剂量

4.79±1.97

165.23±23.42

2.47±0.85

常规剂量

9.34±2.26

346.85±22.36

5.24±1.03

t值

9.563

14.575

11.203

P值

0.000

0.000

0.000

2.4多次复查结果对比

    CT低剂量组有效辐射剂量、剂量长度乘积指标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

表 3 多次复查结果对比±s)

组别(n=65)

有效辐射剂量(mSv)

剂量长度乘积(mGy·cm)

低剂量

6.56±2.55

465.48±98.63

常规剂量

15.25±2.65

1083.23±78.52

t值

12.653

11.365

P值

0.000

0.000

3讨论

近年来我国的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患有肺部病变的患者数量呈逐年递增发展趋势,该种疾病属于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肺部疾病是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性较大的一种疾病,通常在发病的早期阶段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一旦发现病情已经到达很严重的地步,从而导致患者错过了最佳的疾病治疗时机[4]。因此,为了能够使患者的疾病预后得以显著改善,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及质量,选取一种合理有效的疾病诊断方法尤为重要[5]

在疾病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诊断方法被广泛应用,是检查肺部疾病常用的诊断方式,用于肺部病变早期筛查,可完成对病变部位的逐层分解,成像清晰度高,并且成像速度较快,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便于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和整体的预防[6]。但是多层螺旋CT诊断方法在实际的诊断中应用,应使用大剂量的放射线对其进行照射诊断,由于人体的辐射量有一定的要求,极容易引发各种有害生物的出现,因此在医学上提出引发医源性辐射的产生与螺旋CT有直接关系,尽管螺旋CT诊断方法能够获取到清晰的诊断图像,但是经诊断后对患者所产生的辐射量却高达10倍多,由于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医学上建议需对该种诊断方法进行不断的改进[7]。临床上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肺部病变诊断中通过使用低剂量CT,不仅能够取得与常规剂量同样的诊断效果,有助于减轻对患者身体所造成的辐射量。通过使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方法,有助于降低X线管的发射功率,球管损耗大大降低,使检查人员在接受扫描期间的辐射伤害得以明显减轻,图像密度分辨力受量子噪音影响较大,其MA值的平方根则与量子噪声升高呈正相关关系[8]。由于管电流降低,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对比分辨力随之而降低,不会对高对比分辨力造成极大的影响。通过对肺部病变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低剂量扫描,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来实质性的脏器,诊断结果不会受到噪音的影响[9]。通过临床实践可知,在肺部疾病诊断中通过使用多螺旋CT低剂量扫描方法展现出了突出的诊断价值,是因为人体肺部组织,对X线的吸收率不高,且天然对比度较好,能够获取到清晰的图像,完成了对患者肺部中微小病变的有效诊断,能够防止对患者造成极大的辐射伤害,所获取到的图像清晰性较高,在肺部病变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诊断效果[10]

本文研究结果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相比病灶数量对比无差异(P>0.05)。低剂量组扫描图像质量评分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CT低剂量组CT容积剂量、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指标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CT低剂量组有效辐射剂量、剂量长度乘积指标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因此,建议在肺部病变诊断中大力使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方法,检查速度快,Z轴有较高的分辨率,使运动伪迹和漏扫得以大大降低,通过使用先进的后处理技术,能够完成对诊断细节和任意层面高清晰图像的获取,并且可以尽早发现患者的早期病变。相较于常规剂量诊断方法,该种筛查方法使用的辐射量较小,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诊断方法,避免影响肺空间分辨力,尽管获取到的图像质量不如常规剂量,但是不会对诊断的要求及准确性造成影响,符合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疾病诊断安全性明显提升,为疾病筛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用于肺部病变诊断中,所取得的诊断效果明显好于常规剂量扫描方法,能够直观的发现患者的肺部病变,并且在辐射量上也明显低于常规剂量,有助于防止辐射对人类的身体造成极大的损伤,在疾病诊断中展现出了突出的诊断效果,推荐在疾病诊断中大力使用。

【参考文献】

[1]张俊方.基于试验对比下的骨科护理临床带教对比分析及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9):276-277.

[2]殷照阳.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在骨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1):268.

[3]谢艳.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部体检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智慧健康,2020,6(26):19-21.

[4]李振.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肝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35(6):123-124.

[5]林琳,邢勇,王晓佳.多层螺旋CT与X射线检查在肺结核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24(7):56-57.

[6]凌俊强,王世疆.数字化X线摄影(DR)与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4):113-114.

[7]郭明涛,徐鹏,杨景伟.迭代重建技术在低剂量CT扫描肺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2(20):70-72.

[8]杨圣伟,罗艳芬.16排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肺部孤立实性小癌结节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20(2):150-153.

[9]冯光,杨灵芝,纪俊雨,等.64排多层螺旋CT低剂量双相扫描肺密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评估价值[J].中国医药,2019,14(6):862-865.

[10]孟令雷,李德茂.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诊断鉴别肺部小结节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5):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