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急性膝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效果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急性膝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效果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姜久龙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100020

【摘 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手术对于急性膝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治疗效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院内就诊的病例资料,均来自某航司2016年5月~2022年5月内空勤人员,其病型为ACL急性损伤,共计患者68例。随机数字表分组,A组34例予以关节镜下手术治疗,B组34例予以石膏固定治疗,对比疗效指标。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出B组,A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B组,A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出B组(P<0.05)。结论:为ACL急性损伤患者实行关节镜下手术能够增强疗效,恢复其膝关节功能,并能优化生活质量。

【关键词】关节镜下手术;急性膝前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功能

    ACL急性损伤是运动系统的高发型疾病,主要发病于年轻人群,病因是交通事故与运动损伤,症状为关节疼痛或是明显肿胀,多合并关节腔积液与膝关节活动受限,会降低其生活质量[1]。石膏固定与手术是该病的基础疗法,但石膏固定对于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性较大,可采取手术治疗。现阶段,关节镜下手术是该病的微创疗法之一,其手术安全性高,远期疗效理想。基于此,本研究选取ACL急性损伤患者,用于分析关节镜下手术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某航司2016年5月~2022年5月内空勤人员ACL急性损伤患者68例。随机数字表分组,A组34例,男患对比于女患为21:13;年龄为22岁至41岁,均值(31.05±1.22)岁;损伤部位在右膝15例,双膝10例,左膝9例。B组34例,男患对比于女患为22:12;年龄为21岁至43岁,均值(31.09±1.20)岁;损伤部位在右膝14例,双膝9例,左膝11例。经假设检验并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空勤人员的入院基本资料,详细梳理其治疗方式。B组采取石膏固定疗法,固定位置在患膝屈膝30度处,石膏完全成形以前,后推患侧胫骨上端,保证石膏固定位置合理,固定时间为4至6周.A组采取关节镜下手术,经全身麻醉处理后于关节镜引导下观察损伤情况,冲洗关节内部积液,将内部积血彻底清除,处理半月板损伤或是韧带损伤部位,采取切除或缝合操作,而后用4股自体腘绳肌行前韧带交叉重建治疗,用钛板(带袢)进行悬吊固定治疗,在胫骨侧经螺钉固定。两组患者治疗后辅用康复训练,逐渐增加训练强度。

1.3 观察指标

    经HSS评分系统测评膝关节功能,包括疼痛(计30分)、功能(计22分)、肌力(计10分)、活动度(计18分)、稳定性(计10分)、屈膝畸形(计10分),共计100分,正向记分。经世卫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评价生活质量,含环境影响、生理因素、社会关系、心理状态,每项100分,正向记分。

生活质量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著见效表示膝关节功能正常,痛感与肿胀消失;初步见效表示膝关节功能明显好转,痛感与肿胀缓解;未见疗效表示膝关节功能、痛感与肿胀无改变。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选用SPSS23.0软件,计量数据经由t值对比且检验,计数数据经由x2值对比且检验,差异存在标准为P值不足0.05。

2结果

2.1 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

    A组的总有效率较比于B组更高(P<0.05)。

表1 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n/%]

分组

例数

显著见效

初步见效

未见疗效

总有效

A组

34

21(61.76)

12(35.29)

1(2.94)

97.06(33/34)

B组

34

17(50.00)

10(29.41)

7(20.59)

79.41(27/34)

x2

-

-

-

-

5.100

P

-

-

-

-

0.024

2.2 两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后A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比于B组更高(P<0.05)。

表2 两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分]

分组

例数

疼痛

功能

肌力

活动度

稳定性

屈膝畸形

A组

34

24.26±2.44

17.62±1.36

7.26±1.03

14.35±1.55

7.62±1.32

7.59±1.33

B组

34

20.16±2.41

14.03±1.33

6.01±1.01

10.26±1.51

5.06±1.24

5.76±1.20

t

-

6.971

11.004

5.053

11.021

8.242

5.957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A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比于B组更高(P<0.05)。

表3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分组

例数

环境影响

生理因素

社会关系

心理状态

A组

34

89.26±4.33

88.19±4.50

90.18±4.76

87.09±4.58

B组

34

84.13±4.26

85.03±4.31

85.16±4.69

84.16±4.55

t

-

4.925

2.957

4.380

2.646

P

-

0.000

0.004

0.000

0.010

3讨论

    膝关节在机体运动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生理功能是承载运动力量,保持机体平衡。若关节韧带发生损伤会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关节内积液和明显肿胀等症状,进而影响患者的基本生活。ACL是膝关节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连接于股骨以及胫骨组织,可以限制胫骨的移动幅度,协调周边组织进行膝关节活动,确保下肢可以完成复杂动作[2]。ACL急性损伤的病因是交通事故或过度运动,若治疗延误会造成关节炎或者关节畸形等不良事件。该病主要采取保守和手术疗法,其中石膏固定属于保守疗法之一,不具有侵入性,可以通过肢体制动促使损伤部位痊愈,但石膏固定难以快速恢复韧带功能,固定后会明显影响膝关节活动度,且无法改善关节疼痛感。相比较而言,关节镜下手术的可操作性更强,该术式属于微创疗法,可以在关节镜指导下观察膝关节内部情况,清晰显示损伤部位和程度,精准清理关节腔内积液与积血,同时可以治疗半月板损伤[3]。该术式的优点为创伤性小,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康复周期短,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性小。关节镜下手术操作比较准确和迅速,能够结合患者的个人情况灵活调整手术方案,彻底治疗损伤韧带,且能通过韧带重建治疗缩短病程,使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得到尽快恢复。空勤人员ACL术后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等症状,降低二次手术的几率,对于患者的日后职业生涯并无显著影响,可使患者尽快恢复肢体运动功能,缩短治疗周期,进而提升飞行质量,具有较佳的手术预后[4]

    综上,关节镜下手术可以广泛用于ACL急性损伤患者,其手术可行性高,利于术后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手术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永刚.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急性膝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近期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2,29(2):37-39.

[2]王振宇,孙元,王琳. 急性膝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关节镜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2019,27(22):35-36.

[3]刘欣伟,刘松波,刘铭,等. 急性膝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关节镜治疗临床研究[J]. 创伤外科杂志,2017,19(7):527-529.

[4]赵谦,黄竞敏,胡文晋,等. 膝关节KD-Ⅲ M型脱位的诊疗经验[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2,36(1):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