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教学策略——以《南州六月荔枝丹》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8
/ 2

浅谈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教学策略——以《南州六月荔枝丹》为例

梁春容

四川省剑阁职业高级中学校  628317

【摘要】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指在说明事物,解说事理时,能确切地反映被说明对象的真实情况。所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说明文的成败。说明文如果缺少了准确性这个特点,那么作者所描写出来的对象特点就很难让读者信服。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说明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语言的准确性入手,引领学生感悟体会,从而使学生能够从中习得言语表达规律,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关键词】 中职说明文语言准确教学

高尔基在《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文中说:语言的真正的美,是由于言辞的准确、明朗和响亮动听而产生出来的。说明文的语言是美的,有一个原因就是其用语准确,这种准确的科学性语言很值得玩味。中职《语文课程标准(2020)》提出,要阅读知识性读物类文本,如说明文,要学习运用简明准确的语言,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理。那么,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必须将语言的准确性教学落到实处,引领学生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揣摩体会,为什么准确,如果不准确的话会导致什么后果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说明文在语言表达上的准确性与规范性,为学生准确表达奠定基础。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当怎样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呢?下面,我以《南州六月荔枝丹》为例,谈谈我的浅见。

一、引导学生认清说明文语言准确的重要性

说明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文体,学好说明文对于学生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至关重要。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必须认真揣摩体会。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说明文教学时,就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渗透。

二、指导学生找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体现的四个方面

(一)数据的准确。说明文中常用到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由于说明文的文体要求,决定了数字都必须真实准确。比如作者在介绍荔枝的大小时,这样描述: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10克到20多克。在谈到荔枝的不耐储藏时引用白居易的诗文: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就是放到今天,也只能是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30天左右。有了这些确凿的数据,就算没有见过荔枝的读者,也能准确地知道荔枝的果实究竟有多大,贮藏的时间究竟有多短,反之,如果没有这些数据,那我们就对荔枝的这些感知就没有这么清晰了,自然也不能体现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了。

(二)修饰、限制性词语地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词语,在句中一般做定语、状语或补语。恰当使用这些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准确、严密、科学。比如,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中的极少数这一限制性词语,就科学而又准确地说明荔枝花大多数都没有完全花的特点;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通常一词准确说明荔枝除了这样的大小,还有例外;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种的现在,强调时间是现在,并不排除以后还可能会有新的发现,或者培育出新的品种。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词语并加以体味分析。

(三)准确地运用专门术语。术语是定义明确的专业名词,用专业术语也能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归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贾祖璋就用了果树学的专业术语来说明荔枝的形态,写出荔枝外壳有许多裂纹,不光滑的特点,这就比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带给读者的印象直观且精确多了。

(四)恰当运用模糊语言。说明文中,有时使用表意精确的词语,有时使用表意模糊的语言,要根据作者对事物的认识程度而定。且事物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人们局限于当时的认知,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不能做出准确的预判,这时候,运用模糊的语言,反而能科学准确地反应事物的客观存在和人们的认知程度。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中的也许一词,准确传达出作者对未来荔枝北栽做一个大胆的预判。因为作者立足于现在自己已有的认知,且前面荔枝北栽都不成功,但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或许我们的高科技栽培,亦或是气候的变化,但无论哪种原因,也只是有可能实现,对于未出现的事情,用这种模糊性的词语,最适宜且科学。生产荔枝的地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中的应该也是如此。

在教学中,老师要带领学生从以上几方面找到这些表述准确的词句,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并有助于学生日后进一步的学习。

三、加强对学生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训练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由说明文的内容和科学性决定的一篇好的说明文若仔细推敲整篇的遣词造句是否具有准确性不仅时间不允许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培养学生抓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重点是什么?要抓住说明文事物特征的关键性词

《南州六月荔枝丹》科学、翔实地介绍荔枝的果形、果实以及贮运,对荔枝的习性、产地、栽培史等做了一般性介绍,并对我国荔枝生产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以上几个方面地关键句加以分析,让学生揣摩体味其语言的准确性。

抓住关键语句后,就要依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加深对语言准确性的理解了。我常常用到以下四种方法。

(一)替换比较教学法。即用另外的词语来替换掉原文中的词语,从本身含义及搭配的对象上区别二者的异同,进而让学生理解原词的准确性。用来替换的词语,或意思相近相反,或程度范围不同,或模糊或精确,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在讲到荔枝干你时,将完全失去洁白的颜色换成稍微失去洁白的颜色,替换后,显然不符合客观事实,荔枝干本身就呈红褐色,不可能有洁白的色泽。

(二)删除比较教学法。就是删除掉原句中的某些关键词语,让学生比较两句之间在表意上的不同,理解该词所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者在讲到荔枝的果肉时用大多数白色透明来表述荔枝果肉的颜色,我就提出,如果我们删掉这里的大多数,词句在表意上与原句会有何不同呢?这样,学生一下就对比出来了,大多数在范围上做了限制修饰,科学准确,去掉则太过绝对化,有违客观事实,因为有的则微带黄色

(三)体验式教学法。本文的介绍对象是荔枝,核验该文语言是否准确的方式就是看他是否科学、准确、客观地介绍了荔枝的相关知识。

在课堂中,我分别准备了新鲜的荔枝,荔枝干,还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向学生展示了荔枝果树和荔枝花图片,再让学生结合文本,从文中对荔枝的果实大小形状、果肉的颜色味道、荔枝花朵颜色大小的描述述中,抓住关键词句,看作者描述地是否准确,这样也就感知了语言的准确。文中数据的使用,也可用此法。

(四)情境教学法。说明文是实用性文体,实用性是他的本质特征。老师教学说明文语言,仅限于讲读揣摩是还不够的,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对说明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评价依据也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能力。所以,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检验学生学习、应用说明文的实际效果,同时让学生把学到的文字加以致用,还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我在课堂中,给学前和旅游两个专业的学生设置了不同的学习任务:

  1. 假如你正在幼儿园实习,请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幼儿讲解荔枝的辨认与食用;  
  2. 假设你是一名荔枝种植区导游,请你向来此旅游的游客介绍荔枝的有关历史,种植区域,生长环境等情况;
  3. 假设你是一名水果销售员,请你向顾客介绍荔枝的口感、营养、功效等方面加以介绍。

以上三个活动,要求学生既要对文本的内容加以选择使用,还要结合自己特定的职业和面对的特定群体对荔枝这一水果做科学而准确的介绍,这就是一个将所学知识内化并化为己用的过程,同时,也给了学生运用语言并展示自己的机会。

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才能有效避免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乱说一气,让学生逐步学会说明文求真、求实、求准的特点,提升个人素养。要想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单靠一节课,一篇文章,几个活动是远不足够的,我们教师还需要在长期的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去细化到学生具体的学习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刘瑞环. 说明文应在"准"字上做文章[J].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18, 000(007):62.

[2]王科威. 言语现场,让说明文教学"动"起来——《景泰蓝的制作》言语活动案例[J]. 语文知识, 2015, 000(01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