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从零开始 实现零的突破—试谈在建筑模木结构桥梁承重赛中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8
/ 2

敢从零开始 实现零的突破—试谈在建筑模木结构桥梁承重赛中的体会

周小萍

东莞市石龙镇中心小学 523320

摘要:知识创新和科学技术进步日益指导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人类社会进入了科学技术不断加快的新历史,由此,加强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是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与命运的战略问题,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既是对时代特征和未来发展形

势的正确认识,也是对这场经济、社会、科学、文化深刻变革的积极回应。

在新的形式下,全民科学教育受到重视,东莞市中小学的科学教育、教育创新呈现一

个全新的局面。我校认真贯彻市科学教育精神,积极开展各项科学活动,如海模队、航模队、

无线电队、车模队、建筑模队等活动。通过各种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和竞赛

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他们健康、向上、耐挫折、能坚持的良好思想品质,同时使他们

的创造力更好地挖掘出来。去年,我有幸参与木结构桥梁承重的教学活动,经过一年多来

的摸索,对科学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在参加全国建筑模型木结构桥梁承重比赛中获得

优越的成绩。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这项工作的做法和收获。  

一、敢于无路处辟新路

2012 年,我们学校参加了东莞市首届建筑模比赛。我作为此项目的辅导老师,真是“大

姑娘坐轿头一回”。不仅对本项活动内容十分陌生,更是无法从身边的同事中获得一些认知。

建筑模中木桥梁结构承重赛,对于我来说是项大挑战,面对自己对建筑模的一无所知,我感觉是那样的无从入手。只好上网寻找资料,终于发现了木结构桥梁承重的套材图片,搜出以前木桥梁结构承重的规则。

二、摸索门路,初见成效
摸索出一些路后,我便引导学生做桥。做桥就先要设计桥的草图,因为桥设计是在图纸上完成的二度空间作品,桥梁建筑模型则是三度空间的艺术再现。因此,他对理解桥建筑模非常直接,在构思的每一个阶段中,他都对开拓设计思维,提高设计认识,变换设计手法起着积极的作用。我告诉学生设计之前考虑的问题,根据竞赛规则,考虑桥梁压重时既要使桥梁压重量大,又要考虑桥的重量不超过 22g,还要求木条不能平行重叠粘接来增加木条强度等,因此,桥梁的结构必须设计得很科学才能承受多的重量。于是,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找资料,看古今桥梁,和网上制作好的木桥梁作参考。遇到不懂得问题请教老师和家长。有的学生也主动地去请教一些物理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探讨,学生们画了很多图。

桥梁的制作正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画图到制作,都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作能力等实践能力。他们学会怎样用刀,怎样用胶水,怎样把图变成一个立体的模型,需要有较好的空间思维能力。这些都是非常讲究的,也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性。学生们纷纷采用各种的方法,做各种尝试,做得非常认真。有的家长也参与进来,跟他们的孩子共同研究和制作。在制作桥的方面都给了很多意见,使学生都走少了很多弯路。从而也增长了亲子感情。桥模做出来了,大家相当兴奋。
快到比拼的时候了,看谁设计的桥最厉害,通过比赛,学生的兴趣更浓了,他们都下定决心,下次做出的桥一定要比对方厉害。通过这次制作,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经验与方法。

比赛完毕,我组织学生总结自己优胜的或欠缺的地方。让学生把断的桥梁摆在一起进行观察、分析,找出桥断的原因。究竟是设计图的问题,还是木条的问题,或是胶水粘得不好的问题,自己总结。然后互相讨论,学习好的地方,希望对做下一座桥有帮助。
三、加强训练,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是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作风和准确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准确的态度

是从事科学的工作者必备的品德。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袁隆平伯伯等这种精益求精的办事

态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科学精神、文化素养的教育。教育学生要务实,做事不粗枝大叶,

要有一种精益求精、不断追求的科学精神。只有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用科学的

方法和理论,指导实践,做好每个细节,才会令自己不断的进步。精益求精的办事态度让

我们在生活中处处做到精益求精,通向那完美之路。

制作桥要注意木条的挑选,要注意刀的使用,要注意桥的设计,我还提醒学生速度要快,因为在比赛的时候,规定要在 3 小时内完成,所以这一点也很重要。初学到学会是一个过程,只需要重复的练习,最终一定能够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熟能生巧,滴水穿石,在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加强训练,强化的过程,从而达到精益求精。
 
四、全力以赴,大举全胜

有了扎实基本功,同时能很好地克服心理障碍的学生,在比赛时自然会减少出现失误

的几率。比赛前我注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基本功以后,

我还要让学生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平时养成不良的习惯,就会出

现较大的失误,而影响成绩,导致整个比赛的失败。如果基础知识扎实,基本功过得硬,

临阵就可以从容对待,即使是某些方面出现问题,也会因基础扎实想出解决的办法,而不

影响全局。

在2013年 10 月,我与同事带领参赛的学生去参加东莞市首届建筑模型木结构桥梁承重比赛,大家都相当紧张。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参加,心情难免紧张。我让学生把这紧张隐藏起来,把精神全部投入到比赛中。学生做起来格外认真,每个环节一丝不苟的进行。由于平时训练有素,所以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都非常从容,时间控制都很好,没有出现一点差错。李泽林和梁泳彤都是排第一个比赛的选手。我看他们都很冷静,沉着以对。经过一轮的激战。结果出来了。蓝彬承载了27.54KG沙子,获得了男子组第一名。李泽林承载了 26.6KG. 获得了男子组第二名。利紫晴承载了 32.89KG. 获得女子组第一名。黎泳彤承载了 26.37KG. 获得了女子组第三名。而且得到团体第一名,并代表东莞市参加在昆明举行的 13 届全国建筑模木结构桥梁承重、设计赛。同学们那种喜悦和自豪都无法用语言形容!我看到自己的学生站在颁奖台上领过高部长的奖牌时都觉得非常光荣。

我校建筑模队代表东莞市参加在昆明举行的 13 届全国建筑模木结构桥梁设计、承

重赛。由于有了在市比赛的现场经验,作为首次参加如此大型比赛的我校选手,同样的镇定自如,在比赛中发挥出色。利紫晴和李泽林同学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 利紫晴在桥梁承重赛中获得了一枚金牌 , 李泽林获得银牌。在桥梁设计赛上,李泽林获一枚银牌 , 利紫晴获一个二等奖的好成绩,实现了渴望站上全国赛场领奖台的愿望。在颁奖会上 , 无比的自豪和骄傲的他们,脸上挂着自信、喜悦的笑容,而我也因此获得全国科技优秀辅导员的称号。作为辅导老师的我 , 为自己的付出得到如此可喜的收获,也倍感欣慰。

  正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在这次教学中能全心投入地探索研究,敢于带领学生于无路处辟出新路,持之以恒、不畏失败、反复钻研、刻苦拼搏,让学生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得到了全新的体验与技术的提高,既进行科技创新教学的探索,也让学生学会了制造木桥模型,可喜的是这10年来获得优异的成绩。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市建筑模木桥梁设计与承重比赛方面共获一等奖4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9个,其中参加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教育竞赛中获得3枚金牌、3枚铜牌,参加东莞市建筑模型现场制作比赛中共获11枚金牌、11枚银牌、6枚铜牌。我感到建筑模木结构桥梁设计、承重赛,对参赛选手的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能有一个全新的提高。科技教学对培养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起到了一个积极的作用。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探讨,为祖国培养更多的科技苗子。

参考资料来源:

1.《科技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后备人才》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科技教育工作综述

2.《基础教育培养创新型科技后备人才的思考》

---- 北京科协

3.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