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5
/ 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李树梅

济南市南山仲宫街道中心小学   山东济南:250115

摘要:

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全课程中来,让教学课堂成为有效的教学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有利于有效课堂的形成。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主体性;积极性

“有效教学”,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加涅的观点,就是凡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活动就是有效教学。作为老师的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有效性的尝试,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

叶圣陶先生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

小学语文课堂的开端以趣味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导入,将课文的学习变成知识奥秘的探索活动,在进入学习之前便勾起学生对此篇课文学习的兴趣。我有次在讲解《猫》(人教版第七册)这篇课文时,这样问道:“猫,大家都很熟悉。你平时所了解到的猫是什么样的呢?猫会不会像我们人类一样也是有性格的呢?会不会有的猫性格古怪呢?老舍先生今天要给大家带来一只什么样的猫呢?”学生这时对于自己熟悉的话题,很容易打开思路,也急于了解今天要学习一只什么样的猫,也充满着兴趣,他们便急于去课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学习自觉、主动去学习课文,学生也学得比较轻松,兴趣盎然。课文的导入有很多种方式,还可以通过“谜语”、“故事”、“悬念”等等。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课文的导入趣味性对于有效课堂的教学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们老师还有必要去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竞争。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学生在竞争中显得十分的活跃,在朗读课文时,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的声音响亮;在学习生字时,比一比谁认得最快,谁写得最好,谁组的词语多。个人比赛,男女生比赛,小组比赛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就会喜欢学习。上课时就能积极参与课堂,注意力集中,能够自觉进行学习,敢于思考,敢于提问,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这样便很轻松地掌握知识并学会运用。

二、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能思考、能活动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学得好坏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教师的努力都是为使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学,都是为了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该怎样去发挥呢?第一,老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争当主人。老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和学生一起订好学习目标。学生的主人意识越强,学习意识也会越强,会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去实现自己订下的目标,学生由被动到主动,接受的知识也就越多。第二,开放课堂,成为民主的课堂。有的老师曾总结出“五让教学法”:书本让学生读,见解让学生讲,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这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老师不再一味地霸占课堂,将课堂的主体交给学习,老师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教师的管理井井有条,有讨论,有聆听。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动口、动手、动脑,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工,可以通过读、说、写甚至是画、演等方式来展示自己所得的收获。

三、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面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我们应创设情境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鼓励学生勤思多问。顿说过,“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而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有成就的人,都是善于思考的人。我们老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应多启发,要多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学问学问,又学又问。“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好问也需要培养,好问不能胡问不能瞎问。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提出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作为老师不能大肆地去批评他,而是做好引导,让他比照他人的提问,再回想自己的想法,从而发现自己思维的毛病,学习他人思维的方式。提倡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种方式。当个人面对困难解决不了时,应当去寻去帮助。“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他人意见,要给他人做出评价,这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也变得浓烈,学到知识也是更多,甚至有了他人的思维方式,学生也成为了课堂的小主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也不能闲着,应走进学生,给予及时的帮助以及指引。在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再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教学课堂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其次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还要放心给学生独立思考时间,自身也要虚心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多倾听,做实际的评价。在课堂中,我总是教导学生要学会倾听。认真听其他学生所提出问题,所发表的见解,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身的提升,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内容和他人比较,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倾听完毕后,做出实际的评价,找到他人的闪光点,或是提出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比较。

相互批改作业,对知识进行再次回炉。当学生成为小老师,批改同学的作业,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做起来特别认真,要求特别严格,不放过一丝小的错误。这是对自己知识再次回炉、检验,也锻炼学生的评判能力,也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

2《教学改革与创新》主编阮望兴、朱建人

3《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余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