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株距对黄芩生长效应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5
/ 2

不同株距对黄芩生长效应的影响

胡宇蕾,王佳,胡梦瑶,吕慧茹,杜蓓*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医药学院 陕西 西安 712046

摘要:本研究通过前期对武功县长宁镇上庄村土壤进行取样,测得当地土壤粘性适宜黄芩种植,在当地选取不同株距30*1030*1530*2030*25对黄芩进行种植,结果显示30*1530*2030*25株距的黄芩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都有显著提升P<0.0530*1530*20株距黄芩产量显著提升P<0.05,通过研究可为黄芩的种植技术及资源有效利用起到积极的探索作用。

关键词:黄芩;生长效应

国野生黄主要分布于西北、东北各省区其他省区如四川、云南也有分布[1-3]。近年来于国内外市场对黄药材需求量与日俱增,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产量急剧下降,不能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4]。而人工种植黄芩将是未来的主要货源渠道,而由于环境因素及种植条件的影响,黄芩产量并不可观,因此本研究通过种植黄芩并对农户其进行规范化指导,提升黄芩产量和品质。

项目组成员前期对武功县上庄村进行暑期调研,该村是我校定点扶贫单位,我们团队成员通过农户走访、土壤组分测定,确定当地适合种植中药材黄芩[5-9]。黄芩以其根入药,味苦、性寒,为临床常见清热燥湿中草药,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病、痈肿疮疖等。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芩苷、黄芩素等具有抗菌、抗炎、调节人体免疫等作用[1]本研究通过选取不同株距的黄芩在武功县进行种植,探索不同株距对黄芩种植的影响,一方面使农户增收,也为黄芩的种植技术及有效资源利用起到积极的探索作用。

1实验材料

1.1实验药材

黄芩种子,购于咸阳千百草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1.2实验试剂

二氧化锰、赤霉素、酒精、次氯酸钠、双氧水。

1.3实验材料及工具

地膜、催芽器、劳动工具等。

2实验方法

2.1黄芩浸种

首先提前挑选优质良种,选择饱满、充实、健康的种子。准备好合适的容器,在容器内倒入30-50℃左右的温水。其次是浸种消毒:将种子一边浸泡一边搅拌,浸种过程中需要避免种子被烫伤,等水温下降后,再将种子浸泡一段时间,种子浸泡好后,放在稀释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3-5分钟,然后清洗干净。将处理好的种子用湿润纱布包裹起来,放在20-25℃的环境中,大约3-5天后,种子就会萌芽长出。

2.2育苗

在百草园进行育苗工作,对试验田进行翻地整地,按行距20-25厘米,开2-3厘米深的浅沟,将幼苗均匀播入沟内,覆土约1厘米厚,播后轻轻镇压。因种子小,为避免播种不均匀,播种时可掺5-10倍细砂拌匀后播种。播后及时浇水,经常保持表土湿润,大约15天即可出苗,待幼苗长到8-10cm左右将其移栽。

2.3移栽

当育苗高8-10cm时,将幼苗连土取出,放入容器内备用。按照行距30cm,株距1015202530在武功县上庄村对田地里进行开沟栽植,栽后覆土压实并适时浇水,也可先开沟浇水,水渗后再栽苗覆土。定期对幼苗进行田间管理,包括除草、除虫、施肥、浇水、遮阴处理等。

2.4黄芩生长指标测定

待栽培苗长出三片叶子后开始进行生长效应的测定,每周固定时间进行测量,分别测通过不同株距黄芩的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进行测定并记录。等到黄芩采收季节对其根部进行采挖,并计算亩产量。

2.5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才(x±s)的方式表示,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One-Way ANOVA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表示结果具有显著性意义。

3实验结果

3.1黄芩生长指标测定结果

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30*1530*2030*25株距的黄芩株高、叶片数、叶面积都有显著提升P<0.05),30*1530*20株距黄芩的产量显著提升P<0.05),而30*25株距黄芩产量虽有所提升,但无显著性意义,说明株距与产量之间并不是正相关关系

1不同株距对黄芩生长效应对影响x±sn=100

组别

株高(cm

叶片数

(个)

叶宽

cm

叶长

cm

产量(kg

30*10

62.3±18.37

88±13.37

0.53±0.02

3.11±0.37

260.5±15.1

30*15

82.3±19.11*

115±15.1*

1.03±0.21*

5.81±1.02*

310.8±20.3*

30*20

85.7±18.53**

122±13.37**

1.42±0.30**

5.78±1.31**

339.5±23.6*

30*25

86.7±18.22**

133±20.12**

1.55±0.32**

7.78±1.53**

280.1±13.2

注:与30*10组比较**P<0.05 *P<0.05

4结论

通过此次在武功县上庄村进行调研并进行试验田对本研究发现,黄芩30*1530*2030*25株距的黄芩株高、叶片数、叶面积都有显著提升

P<0.05),说明随着株距的不断增加黄芩地上部分生长极为茂盛,而黄芩药用根部产量30*1530*20株距显著提升P<0.05),30*25株距黄芩产量虽有所提升P>0.05,但无显著性意义。由于黄芩药用部位为根部,因此本研究确定黄芩30*20株距适合种植黄芩,我们将黄芩种植过程编造成册,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促进黄芩产量增收,提高农民收入,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此外由于黄芩地上部分产量较高,本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黄芩地上部分含有黄芩苷,这将是我们后期将要进行开展的内容,通过对黄芩地上部分有效成分的研究,以期为黄芩资源的有效利用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辛文妤,宋俊科,何国荣,.黄芩素和黄芩苷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3,(6) :647-653,659.

[2]李艳玲,樊克峰,汤法银,.黄芩不同炮制品抗炎镇痛作用比较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0,(3) :51-52.

[3]高山林,陈柏君.黄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优化[J].中草药,2004,(3) :312-315.

[4]邵玺文,韩梅,韩忠明,.水分供给量对黄芩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6,(10) :55-58.

[5]陈宇鸿,沈仁富,陈海红.黄芩中微量元素的测定与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2) :3008-3009.

[6]苏淑欣,李世,黄荣利,.施肥对黄芩根部黄芩甙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6,(6) :23.

[7]田伟,谢晓亮,温春秀,.黄芩对土壤中重金属吸收规律的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7,(1) :15-18.

[8]江绪文,李贺勤,王建华.盐胁迫下黄芩种子萌发及幼苗对外源抗坏血酸的生理响应[J].植物生理学报,2015,(2) :166-170.

[9]郭菊梅,陈红刚,曹瑞,.氯化钠浓度对黄芩幼苗生长情况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4,(47) :4497-4499.

基金:陕西省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立项项目,项目名称:黄芩株距对生长效应的影响,编号S202113123014

作者简介:胡宇蕾、王佳胡梦瑶吕慧茹,药学专业2019级。

通讯作者:杜蓓,女,汉族,陕西渭南人,讲师,研究方向:药物活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