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培智教育生活化数学教学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小学培智教育生活化数学教学策略探讨

杨义成

无锡市梁溪区特殊教育学校  214013

摘要:培智教育的主要对象为智力存在障碍的特殊儿童群体,他们在认知能力、抽象理解能力等方面,都发展得比较缓慢。而数学是一个抽象程度较高的学科,因此,特殊学生在对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充分结合特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生活化教学法就是一个比较适合于培智教育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将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比较具象化的数学问题,契合与培智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思维特点。本文对小学培智教育生活化数学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培智教育;生活化;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培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学会各项生活能力,并更好地适应社会。数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它充分渗透到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各个领域当中,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因此,培智学校应当高度重视数学教学的开展。由于培智学校学生在智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差,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培智学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认知,教师可以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化元素与数学理论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呈现给学生,开展生活化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坚持生活化教育理念,整合教学内容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2016 年版)中提到生活数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培智学校学生能够掌握的、必须的、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的教学观念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要首先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结合当前生活化教育课程理念,从培智学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树立全新的生活化教育理念。在这基础之上,教师应当充分整合课内课外的各种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开发出更加契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有效发挥出生活化教学对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

具体而言,教师一方面要对生活数学教材进行深入研读,挖掘其中的生活化元素,筛选教学重难点,从而设计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将教学重难点有效嵌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学习解决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数学活动中去。教材属于一个平面文字图像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排版限制,很难将所有的数学知识呈现在教材课本之上。但是,作为新教材的使用者,我们要潜心研读,深挖教材编写的意图,充分利用好教材上每一段话、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图片。

在生活数学低年级阶段的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的主题都是培智学校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活动主题。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认识6的教学内容以“我升班了”为主题,与学生升到二年级的实际正好切合,正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真实的场景。再例如五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则是以包饺子的情境呈现,在后面的学习练习中还会出现很多生活中大数量物品,如一盒蜡笔、一箱牛奶、一箱矿泉水等等。因此,我们要深入解读生活数学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生活场景和生活元素,在生活情景中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其次,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课外资源,以有效拓展教学空间,更好地为学生呈现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教材的呈现一定程度受到限制,但是随着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培智学校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通过教材上的生活元素,以点带面,在网络上寻找更多同类的生活化教学素材,帮助学生在更加丰富多彩地生活元素中得到练习。

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造教学情境

数学知识的海洋中,有很多内容是比较抽象的,例如我们最常用的数字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然而,培智学校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却是非常困难的。而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则相对更加具象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培智学校学生的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提炼出各种情境,并将数学问题与具体的生活情境有机融合成为一体。在进行数前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抽象的概念需要我们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例如在进行高矮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让高矮不同的两个学生尝试够一够柜子上的东西,高个子同学能够拿到,矮个子同学拿不到,以这样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认识高矮。再比如,进行长短的教学时,我们可以用两根长短不一的吸管让学生去喝饮料,短吸管喝不到,长吸管能够喝到,然后我们就可以一起来认识长短。

这样,就能够把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灵活而巧妙地转变为浅显易懂的常用物品,进而有效促使学生在情境当中进行沉浸式的学习,在不知不觉当中学到数学知识,有效丰富生活常识,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一方面也要关注数学的学科本质,这样才能有效创建出合理的情境,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生活经验——教学情境——数学知识”的循环思维,促使学生实现数学知识的迁移,并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问题辨别能力。

三、挖掘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培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活技能,从而能够在走入社会之后,适应大环境,独立解决各种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就应当引导学生一起,来对自己生活当中所可能遇到的各种数学问题进行有效挖掘,从而带领学生一起来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这样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实际生活的场所包括学校、家庭与社会。因此,教师就可以性这三个场所来分别入手,挖掘其中的数学问题。其一,挖掘学校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场景出发来提炼数学问题,引导大家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其二,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家庭环境中探索数学问题,可以增强学生对生活数学的认知程度,并逐渐提升他们的数学感知能力。其三,挖掘社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育的实质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将教材内容延伸到社会生活中是极为必要的,可达到锻炼他们社会交际能力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是一个抽象程度较高的学科,而培智学校学生在认知能力、抽象理解能力等方面,都发展得比较缓慢。因此,特殊学生在对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会面临更大的困难。这就要求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师必须充分结合特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生活化教学法就是一个比较适合于培智教育的教学方式,从坚持生活化教育理念,整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造教学情境;挖掘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明艳.培智学校数学学科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28):193-194.

[2]胡燕娜. 生活化教育模式在培智学生数学教学中的应用[C]//.教师教育论坛(第五辑).,2019: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