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百年统战工作的基本经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4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百年统战工作的基本经验

喻蓉

保山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保山 678000

摘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不断迈进,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拓宽了执政的群众基础。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统战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共产党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前提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保持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性;统一战线的基本规定性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是根据形势和对象采取不同的策略;统一战线根本立足点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百年;统一战线;基本经验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史,可以从多个角度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历史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必须长期坚持”[1]。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发展历史,统一战线不仅是党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之路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非常注重开展统战工作,积累了统战工作的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也非常注重总结统战工作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不断深化了对统战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一、保持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是建立统一战线的前提

保持思想上组织上的独立性,也就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是开展统战工作的前提,实质上就是要在统战工作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处于统一战线工作的中心地位。建立统一战线,“必须尖锐提出谁领导谁的问题”[2]。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在思想上要发挥党的引领作用,在组织上要发挥党的独立性。

处于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因为没有坚持这一原则,在党成立之初就因此遭受了严重的挫折。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被军阀镇压,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光靠本阶级的力量不足以应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开始积极探索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联合战线。党的二大决定与其他政党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志”[3]。中国共产党主张进行党外合作,但孙中山主张党内合作,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建议共产党正视自身弱小的事实,接受孙中山的建议进行党内合作。中共三大召开,大会的中心议题就是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问题,决定以共产党员个人的身份加入国民党。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国共合作极大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进程,中国共产党对国民革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打破了国民党活动范围仅限于上层社会情况,在各地建立起了组织机构。国共合作的民主联合战线形成后,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工农运动空前高涨与深入,这便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了重大打击。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向前发展,国民党右派内部的反共逆流也在不断增长,他们从国共合作之初就反对社会革命、反对工农运动和反对国共合作,加之共产国际的在合作中的妥协退让和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抬头。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联合战线中越来越放弃了自身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最终导致1924到1927年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的的大革命的失败。由此可见,坚定地坚持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根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必须独立探索结合自身国情党情走自己的路,独立解决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

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统一战线的基本规定性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克敌致胜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繁荣富强的基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统一战线的基本规定性。阶级分析是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工作实践中常用的工作方法,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友,统战工作的前提是团结谁、依靠谁的问题,这是阶级分析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正如邓小平所说,“统一战线的对象,清楚得很,顾名思义,是把一切能够联合的都联合起来,范围以宽为宜,宽有利,不是窄有利。”[4]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注重实行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革命年代提出“不管什么阶级(从工农起资本家止),若果他们不愿做亡国奴,愿尽一点救中国的义务……不管什么党(自生产党至社会党、民主党、国家主义派止)……有一点救国救亡的情绪时,中国共产党都愿意很诚意诚恳的与之统一战线以共同担负起救中国的责任。[5]如果不能把广泛的社会力量动员起来,就不能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党内外、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国内“是依靠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并且广泛地团结了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6];国际上“是依靠了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以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深厚同情”[7]。1956年党的八大开幕词中,毛泽东指出:“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

[8]新中国成立后,一穷二白的国情使得建设社会主义步履维坚,如果不能集中全国社会力量共同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便不能更好地推进。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中国共产党重点要解决人民的吃穿住问题,需要动员一切力量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任务, 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共同奋斗, 还要为促进台湾回归祖国,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共同努力。”[9]团结就是力量,改革开放最重要就是要敢于开拓创新,没有各个阶层共同为改革开放而努力,社会主义现代化便不能最终实现。在改革开放时期实行统一战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实现实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中的深谋远虑。

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统一战线工作中要画最大同心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同心圆的半径要尽可能很大,说明了各种社会力量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早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就指出:“我们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10]

三、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统一是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中要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坚持求同存异。求同存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工作最根本的原则,这一基本经验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规律在统一战线实际中的运用。统一战线的各个同盟之间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在坚持政治底线一致性的大原则下,各个同盟应该享有自由履行其权利与义务最广泛的自由。

统一性主要是指思想上的一致性和利益的一致性。一是思想上的一致性,“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包括巩固已有共识、推动形成新的共识,这是基础和前提”[11]。通过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最广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中国共产党每一阶段的统一战线都贯穿着一个主线——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体现,是统一战线各个联盟的心声与共识。爱国主义最深层次的体现就是坚持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这是所有中华儿女拥有的共同价值目标与价值旨趣。“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12]中国共产党在力量弱小时需要统一战线,在力量强大、长期执政后还需要统一战线,搞革命需要统一战线、搞建设和改革还需要,根本原因在于统一战线是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二是利益的一致性,无论是革命年代统一战线中的阶级还是和平年代统一战线中的各个阶层,与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具有利益上的最大一致性。各个联盟主体隶属于中华民族,都希望实现本联盟阶级或阶层的利益诉求,而在各种不同的诉求中,最核心的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解放,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统一战线内部利益关系的多样性,是以爱国这一核心思想的一致性来进行维系的。因为只有国家好,每一个中国人民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各个联盟主体也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在坚持大联合和大团结的基础之上,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充分照顾同盟者的利益。统一战线中的每一联盟的主体都有其不同的利益诉求。我国社会阶层的多样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中的各个主体利益的多样性。要让统战对象更好地发挥作用,就要尊重统战对象的利益多样性。一致性是多样性的前提,多样性是一致性基础上的多样。中国共产党非常善于在统一战线中发扬“广交朋友、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合作共事和自我教育等优良传统”并“把正确的政策与良好的工作方法结合起来,使党外人士在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很好地发挥作用。”[13]这正是在尊重各联盟的差异性基础上形成的重要工作方法,只有坚持多样性,才能更好地调动各联盟的积极性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正如改革开放后,党提出的对宗教人士的统战工作方法,就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不要求宗教信徒放弃他们的宗教信仰,只是要求他们不得进行反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要求宗教不得干预政治和干预教育。”[14]在此基础上,实现宗教人士的信仰自由与合法活动。这就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生动体现。

四、根据形势和对象采取不同的策略是统一战线的根本工作方法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发展历经了不同阶段,不同阶段面临的形势和统战的对象是不同的。根据不同形势和对象采取不同的策略,是历史分析与阶级分析方法在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实践中的运用,也是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根本方法。

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建立了国共统一战线。由广大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这一时期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建,处于幼小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与国民党合作进行革命的策略方针。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主要是建立两个联盟:工、农、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工、农、知识分子和非劳动者的联盟。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主要任务就是以两个联盟为基础,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启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新篇章。统一战线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英美派。这一时期统一战线的主题是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这一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包括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广大华侨、各界民主人士及其他爱国分子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地方实力派。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就是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这一时期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将他们团结在统一战线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空前巩固。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从领导人民夺取政的党变为了长期执政的党,统一战线中的各个主体对中国共产党的向心力更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爱国统一战线,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15]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也包括“两个联盟”:“一个是由大陆全体劳动者、爱国者组成的,以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联盟;一个是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国外侨胞,以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联盟。这两个联盟构成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整体。”[16]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和维护世界和平服务。当然这一时期的统战工作仍然有重点。尤其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在建立和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的同时,党领导人民开展了抗美援朝战争、土地制度改革和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在三大运动中制定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统治残余势力的统战策略。改革开放新时期,实现了统一战线上的拨乱反正。适应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成为统一战线的两大任务。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立新时代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联盟。”[17]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主要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

五、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统一战线的根本落脚点

统一战线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的国体,是中国共产党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

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两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健康发展,就需要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协调发展、良性互动,这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党的十三大提出以党内民主来逐步推动人民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条切实可行、易于见效的途径。[18]。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19]党的十七大进一步突出了“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20]的政治建设的战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再次强调“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21]

众所周知,统一战线主要发挥着凝聚人心整合社会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作用。统一战线凝聚各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最终体现在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互动的实践过程中。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互动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扩大政治参与。而扩大政治参与是统一战线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党内民主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化与制度化,中国共产党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实行最广泛的选举民主,扩大普通党员的政治参与。人民民主就是以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为民主的根本内容,健全民主制度,保障广大人民的民主参与渠道,使人民在政治参与中保有各方面的民主权利,如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只有更好地发扬人民民主,才能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在党内实行民主,同时也要拓宽民主的范围与形式,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民主,这与党的统战工作具有内在一致性。说到底,统一战线是沟通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重要渠道,而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统一战线的最终落脚点。


本文系2020年保山学院校级课题“艾思奇哲学研究范式在党的创新理论通俗化、本土化实践中的运用”(项目编号SKPY20200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喻蓉(1987-),女,保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1页。

[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92页。

[3]《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39页。

[4]《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29

[5]《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432-433页。

[6]《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页。

[7]《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5页。

[8]《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4页。

[9]《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3页。

[10]《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236页。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04页。

[1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25页。

[13]《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351页。

[14]《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14页。

[15] 参见:中共中央统战部编著:《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年。

[16]《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499页。

[17]《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7页。

[18]《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498页。

[19]《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266页。

[20]《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739页。

[2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