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四种学习习惯——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四种学习习惯——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为例

刘映丽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教师发展中心 514300 

【摘要】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形成初步的科学观念,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具有初步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此,小学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依据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践,就如何通过培养学生提问、观察、质疑和倾听的学习习惯以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进行深入探究,以此为后续相关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思维;学习习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创新探索,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初步从整体上认识自然世界,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同时还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发展基本的科学思维,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今后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基于学科的本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对于学习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科学和应用科学的过程中能够像科学家们一样时刻秉持着科学的态度,能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提出新颖的观点和切合生活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未来创新精神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一、利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

由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多数是以探究活动为主,然而要想更好推动探究活动的开展,教师就要让学生对于探究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并且小学阶段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学生对于外界事物还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学生这一身心特征展开教学活动。

例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中《研究磁铁》这一课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利用提前准备好的道具进行观察,教师首先在白纸上放一个回形针,然后利用磁铁让回形针在纸上舞蹈,这一想象很快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面对这一现象有的学生就会向教室进行提问:回形针为什么自己会动呀?为什么隔着东西还能够产生吸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马上就会被调动起来,虽然学生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并不是什么新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对于学生而言都是通过教学能够获得答案的,教师创设这样教学情境的目的就是让为了能够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因为问题意识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对于那些内容感兴趣教师都能够及时发展,而且学生在提出问题后对于后续开展的探究活动具有推动作用,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后会衍生出不同程度的新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开展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勇于提问的好习惯[1]

二、利用对比现象中培养学观察的习惯

探究和实践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小学生成长阶段往往都是通过探究实践来观察和认识世界,所以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引导学生从观察开始,激发学生在探究实践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打开思维的大门,促使学生通过相应的观察获取到更多所需的资料内容,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中《认识常见的岩石》这一课时,由于这一课时内容需要用到稀盐酸去检验大理岩,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将稀盐酸滴落在水磨石的地面上,而且学生也会发现滴在水磨石地面上也会产生气泡的想象,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基于这一现象进行深入观察,让学生主动探究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愿意,促使学生能够总结出大理岩和水磨石地面成分有哪些相似之处。可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就是在让学生的大脑搜集更多信息,并针对信息内容进行不断思考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赋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观察,促使学生在提升观察能力的同时,还能够不断深入探究科学中的异常现象。

三、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

质疑是获得知识的前提,对于小学生来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质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学生具备相应的质疑能力才能够培养学生良好学科核心素养,并且质疑精神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能力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力为学生营造质疑探究的心理环境,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够在探究活动中稳固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中《搭支架》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划分,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利用多根吸管搭建出不同的框架结构,保证搭出的框架能够承受一定的重点,这是教师可以在学生搭建过程中向学生提问:大家认为在建设桥梁中选择什么样的结构更为合适?这时有的学生认为六根的更安全、有的学生认为四根的更省材料、有的学生说要考虑到当地的地形特征,不能够为了节省资金而影响到生命安全等等,这是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论述自己的观念,让学生从简单的知识分析上升到思维逻辑层面,促使小组学生之间能够达成共识。由此可见,良好的质疑环境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所以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内容,同时还要利用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进而塑造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

[2]

四、利用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还不具备很好的自控力,在教学中往往学生都想将自己所知道的内容分享给老师和同学,面对学生这样的行为特点教师不能进行严厉制止,如果教师过于严厉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针对这样的情况置之不理,那么就会影响到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基于这样的情况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以此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时,教师如果发展有些学生没有仔细倾听时,在台上学生发言完毕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老师刚才没有听懂,有哪位同学能够帮助教师重新讲解一遍,这时候学生就会踊跃向教师展示自己,通过经常性的采用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形成倾听的好习惯,同时还能够集思广益到更多不同内容的科学知识内容,从而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科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不断创新优化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促使学生在教学中能够不仅仅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够更好的锻炼自身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形成基本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吴政平. 创新思维方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J]. 新课程,2022,(18):134-135.

[2]陈燕燕.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J]. 考试周刊,2022,(11):5-8.

[3]《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出版,202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