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农村学校课后服务活动的实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双减背景下农村学校课后服务活动的实践探究

唐幸兰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教育局  湖南永州  425300

摘要:“双减”政策落地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全面实行课后服务模式。对不少学校来说,课后服务是个新生事物,要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更是新的挑战。针对小学校内课后服务质量提升问题,本文基于学校是课后服务实施主渠道的角度,提出学校眼睛向内、挖掘潜力,依靠自身优势,有效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可操作策略。

关键词:双减;农村学校;课后服务

1农村学校课后服务活动的重要性

“双减”政策的落地,意味着更多的学生将回归校园参加课后服务,能否留住学生自愿参与校内的课后服务,是需要高质量课后服务来做支撑的,可以说,课后服务质量问题已成为今后中小学学校教育的焦点问题。“双减”政策落地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全面实行课后服务模式。对农村学校来说,课后服务是个新生事物,要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更是新的挑战。针对农村学校校内课后服务质量提升问题,本文基于学校是课后服务实施主渠道的角度,提出学校眼睛向内、挖掘潜力,依靠自身优势,有效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可操作策略。

2农村学校减负增效的现状分析

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制度和新课程要求改革的背景下,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现阶段教育的终极目标。“双减”政策现已开始大力推行,但农村地区的学校在减负增效方面依旧面临巨大考验。

2.1城乡差异和传统观念影响

农村学校减负增效工作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就是城乡之间教育观念上的巨大差异。现今农村地区仍有许多家长受到大众媒体的舆论导向影响,应试教育的教育理念目前依然被广大农村学生的家长所坚持,认为考试分数是衡量学生学习状况的唯一标准。随着城镇化脚步的不断加快,更多的农村学生和家长向城市教育机构转移,这使得本就薄弱的农村基础教育机构被迫合并乃至撤销。特别是对于家庭条件贫困的学生来讲,学业的负担压力和家庭的生活压力都使农村地区学校的减负增效工作雪上加霜。

2.2教育模式和师资队伍有限

从教学手段和方式来讲,农村的教学资源和条件同城市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比如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设备,这种城市学生司空见惯的教学手段,对农村孩子来说是陌生、新奇的。即便是现如今经济发达的时代,粉笔、黑板仍是许多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工具,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仍然是教师。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毫无自主性可言的单纯学习,极易产生厌学心理,甚者辍学外出打工,很大程度影响着减负增效工作的推进和落实。以此同时,因经济条件、生活环境落后,农村地区教师的薪资待遇也很难得到保证,师资队伍的不足和流失也影响到学校的减负增效。

2.3家长观念和自身素质制约

农村地区学生家长教育观念的落实是在农村学校减负增效工作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每个学生家长都对子女赋予极高的期望,在他们看来名校毕业、高等学历都象征着未来生活中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多的工作机遇。即便是学校提倡减负增效,但到了家长这里,无疑是拒绝的。农村地区的家长由于自身知识和素养的不足,对子女的教育往往只是将关注重点放在子女的学习、生活及身体是否健康,心理问题和综合素养方面的教育则无暇顾及,难以胜任。

3双减背景下农村学校课后服务活动的实践探究

3.1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规章制度

《指导意见》和“双减”政策赋能中小学校是课后服务的主渠道。做好课后服务对于不断改进教育供给的结构调整、构建新的教育良好生态、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课后服务有其独特的使命,首先是帮助学生在校完成好家庭作业,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同时要帮学有余力的学生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其次是帮助家长解决下午放学后不能按时接孩子的困难。如果把课堂教学认作“第一课堂”,课后服务就可以看成“第二课堂”。做好“第一课堂”是学校的特长,要做好“第二课堂”,对于学校而言存在许多有别于日常教育教学的新挑战。要想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项目,学校就要成立专门的“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来进行研究,并由校长担任组长,学校其他部门都共同参与。领导小组成员要做到既有分工又能做好协作配合。“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要为课后服务制定科学合理的活动设计和作业布置控量提质标准与评价办法、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实施方案与评价方法、安全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错峰弹性放学管理办法、教职员工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以及引进校外优质教育资源制度等。“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要对课后服务做好宏观指导、统筹协调、综合管理、考核评价等。

3.2兴趣项目多样化,素质提升有目标

为了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让学生都愿意选择校内课后服务,农村学校必须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在兴趣培养方面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让每个学生在校内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中都学到一技之长。为做好此项工作,学校首先应围绕自身在体育、艺术方面的特色项目来做文章,可将其他项目作为调节和有力补充,满足家长培养学生特长之需要。之所以称为特色项目,是因为学校具有开展特色兴趣班的师资、器材、场地等资源优势,这是学校开展非学科类兴趣班的先决条件。为了让学生、家长能够感知到学生在兴趣培养方面有能力提升,辅导教师应按一门课程的标准来思考某个专项兴趣班或者社团活动,在文艺方面,根据音乐、美术、书法、舞蹈等课程特点,注重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在学生掌握必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

4结束语

在双减的背景下,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在于参与人员服务理念的转变,各种管理制度的落地、兴趣培养策略的改变,阶段性展演与比赛舞台的搭建,以及对于教职工服务效果进行激励性考核评价的落实。小学课后服务对于促使学校改善、优化课后服务的方式,更好地发挥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建设高质量的课后服务体系,构建新的教育生态环境,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积极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付卫东,郭三伟.“双减”格局下的中小学课后服务:主要形势与重点任务[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4(01):68-76.DOI:10.13763/j.cnki.jhebnu.ese.2022.01.008.

[2]杨清溪,邬志辉.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落地难的堵点及其疏通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Z2):42-49.DOI:10.14121/j.cnki.1008-3855.2021.z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