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的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1

论儿童的成长

茅晨鸣

绍兴市柯桥区华舍中心幼儿园:浙江 绍兴 312033

一、社会的成长

在儿童期的初期阶段里,不易察觉他们的社会成长,这是因为在家庭或略大于家庭的社会中,一般的合作或主动的参与里看不出这种成长。儿童过于专注自身和自己的活动,就无法认识环境的需要。前文已经讨论过,社会成长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就是认同自己活动的能力,一直到较晚的发展阶段才会体会他人的需要。

要认同自己的活动,就必须聚精会神。因此,第一个问题是:“小孩是否专注于他的动作上?”只有直接观察后才可以肯定地回答。如果小孩不时停下来东张西望、问东问西,表示没有专注在他的动作上。虽然如此,稍具“训练”的眼睛还是可以从画里看出小孩是否经常“停止”。线条打结或中断,都指向了“停止”。线条打结、没有作用的小圈圈,或是动作中断,都可能显示儿童未能专注于他的动作上。

二、生理的成长

在儿童期里,情感和生理的成长密切关联,尚未发展出成人时期里所看到的补偿和升华作用。一个小孩如果有生理缺陷或有疾病,在视觉表现上会缺乏情感的安全感和蓬勃的生气。成人通常能弥补本身生理上的不足,甚或克服其残疾。”有生理缺陷的儿童不能参与社会环境的所有活动,通常因为他们会觉得不安全,经常会导致其在活动中退缩。因此,在涂鸦中所见到的与情感成长有关的特征,也会指向该儿童的生理成长情形,也就不足为奇。的确,有人已发现,健康的儿童使用大胆有力的动作,而带病的儿童通常使用纤细的线条。一般而言,健康的儿童一有机会就会使用他的力气;他在蜡笔上用力所形成的粗线条可以显示儿童的健康和他的生理成长。当然,我们决不可只引用这个论点作为判断的根据。这点只说明成长的各方面都在创造活动中流露出来。

三、创造力的成长

有些儿童需要外来的启发,但有些则不需要。有些儿童拥有一大堆玩具,却似乎觉得无聊,而有些儿童对一根木棒就心满意足。当然,过度的启发和在儿童身边堆了太多东西,都可能会使儿童失掉主动的契机,但我们也不能否认,打从一开始就有所不同,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创造能力。早在涂鸦阶段,我们就可看到一些儿童专注于自己的动作,从来不必询问怎么画,或征询画得对不对。有创造力的儿童,其涂鸦完全不受外力的影响。甚至他们在一群人里面涂鸦时,也很少发问,或者观看隔壁小孩的作品。对他们而言,他们自己的作品就提供了所有必要的启发。但也有一些小孩不断发问,例如怎么使用材料?或者怎么画?也有些小孩很容易受他人作品的影响。如果有个小孩开始用大圆圈的动作,他们跟着模仿。这种易受影响的原因是缺乏自信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儿童缺乏对自己创造能力的信心,他们习于模仿他人的作品,他们最需要的是提高创造力,但因为他们喜欢有拐杖来掩饰他们“跛脚”的创造力,他们也最容易成为着色练习本和着色图案的牺牲品。一个健康而有创造力的小孩不喜欢模仿,他觉得自己的表现最具有意义。

四、感受的成长

感受的成长不仅重要而且必须。最早的重要感受经验源自身体的动作,与此平行发展的,还有触觉的感受。这两种重要的经验都显现在儿童的创作中。如果一个小孩的涂鸦显示连续的小动作,这个小孩显然在动感自由上有所局限。虽然如此,我必须指出,有局限地使用动作可能是性格倾向的表现,或可能是错误启发的现象。并不是所有的小孩都得用大动作作画!如果强行使小孩这么做,宛如将一个斯文的小孩硬变成粗犷的小孩,没有任何意义。固然儿童使用大动作是较良性的现象,但不能强制要求。任何强制要求都会产生不良的反应。

一个小孩是否喜欢黏土的触感体验,可以从他接触黏土的方式看出。如果毫不犹豫接触黏土,显示他喜欢;如果小孩不想体验触觉,他在捏塑黏土时就会小心翼翼,踌躇不前,端详这类儿童的黏土捏塑,只会看到浅浅的凹痕。不喜欢触觉的儿童会避免对不同的材质有过分明确的接触。如果观察儿童捏塑的情形,可以看到,不喜欢触觉经验的小孩只会用手指尖触碰黏土,通常还只用两根手指头,而喜欢的小孩则使用整个手掌。一旦儿童发现他能控制动作时,视觉感受就会开始。此后,儿童的眼睛就会跟随着他的动作。但动作可以仅依动感来重复,重复的动作不一定显示有视觉控制。虽然如此,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儿童发现他控制和重复动作的能力与视觉感受平行并进。至于儿童是否能以视觉来控制动作的问题,我们只能观察儿童的制作过程才能肯定回答。

参考文献:《卡尔威特的教育》、《创造与心智成长》、《捕捉幼儿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