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学,快乐无边——幼儿园区域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8
/ 2

区域教学,快乐无边——幼儿园区域教学探究

林霞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科裕幼儿园  518107

摘要:3~6岁年龄段的幼儿生理、心理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幼儿比较好动,内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不论看到什么,都想试一试、摸一摸。而幼儿园中所创办的区域活动与幼儿的以上特点高度符合,在区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没有教师过多的干预指导,幼儿拥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活动,不受他人的干扰。在多次的实践中能发现,参与区域活动的幼儿积极性强烈,热情高涨,每个孩子都会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尽情地在活动中玩耍嬉戏,从中获取更多的学习、生活经验,连一些综合能力较弱的幼儿也会积极参与其中。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教学;有效性

前言:简单来讲,区域活动主要指的是幼儿在特定环境中遵循教师的指导,根据自身的需求以及兴趣,自由选择材料,自主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区域活动具有游戏性特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幼儿园以游戏为基础活动的要求,在轻松、和谐、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幼儿能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综合能力。在幼儿园中,区域活动是一种课程组织模式,具有开放性、个性化等教学特点,能有效完善集体教学的缺陷。但在区域活动开展期间,教师应避免放任自由、过度干预,而是要适度、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幼儿,真正体现出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和作用。

一、整体规划,合理划分

在设计、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以及空间位置[1]。活动室内部、外部的空间是相对有限的,只有将活动区视为整体进行合理分配和规划,才能保证每一个区域得到有效的应用。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区域活动划分成学习、社会、运动三个区域,引导幼儿根据自身的兴趣喜好,选择不同区域参与活动,在自觉遵守规则的基础上,自由地选择材料、同伴、教师,进行多维互动,从而构建完整知识体系,体现出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
二、根据特点,巧投材料

区域活动的设计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时期的孩子正处于综合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形成的关键阶段。而且,同一年龄段的幼儿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区域活动的设计开展以及材料的投放需要满足不同层次儿童的实际需求,紧密围绕“最近发展区”理论,根据主题实际内容投放相关材料。

比如,在窗户、走廊、墙壁等位置上悬挂一些练习纽扣,投放一些喂给小动物的食物、编辫子的皮筋等。通过材料的合理、正确投放,引导幼儿自由、自主练习,使是幼儿能在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中与材料进行有效互动,避免活动中幼儿过度集中、拥挤。

三、师生合作,制定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2]。”所以,教师在制定区域活动的规则时,应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其中,让幼儿拥有强烈的成就感。

比如,针对小班阅读区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阅读规则,让幼儿利用简单的线条绘制出小朋友的模样并标注相关数量,表示阅读区域中可以容纳的人数。随后,继续画一个嘴巴,在嘴巴让画一个手指,表示阅读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安静。最后,绘制一个大大的书柜以及摆放好的图书,提醒幼儿在阅读结束后应该将图书放回原来位置。这些富有新意且充满想象力的设计能让幼儿拥有设计规则的成就感,有利于强化幼儿的自信心,促使幼儿主动参与区域活动。

四、明确角色,适当引导

在区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不能自由放任幼儿开展游戏活动,但也应避免过度干预[3]。从幼儿主体出发,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让幼儿掌握活动的权利,使其拥有良好的活动体验。虽然,教师是区域活动的组织者、创办者,但也不能只关注幼儿的兴趣和意愿,而是要对幼儿进行耐心、细心的观察与指导,时刻掌握幼儿的活动状态,在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应积极、及时地将材料具体玩法以及区域隐性规则等精准地传达给幼儿,引导幼儿进行多个领域的操作与学习,使幼儿将零散的知识转化成系统知识。

比如,在大班的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拿出一个“乒乓球”和一个“网球”,让幼儿猜测这两个球哪个球会先落到地面上?在幼儿不同观点的相互博弈中,有的幼儿认为乒乓球会先落地,有的幼儿认为网球会先落地,在幼儿的相互争论中,能真正激活幼儿的探究欲望。这时,教师抓准时机进行适当指导,增加一些不同类型的球体,让幼儿展开深度探究。

五、因材施教,尊重个体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对幼儿展开的指导方面主要包含幼儿的操作状态、材料的选择以及应用情况、幼儿是否遵守区域规则、幼儿的安全是否存在威胁等。通过对幼儿整体活动的观察和记录,掌握幼儿的个性特点以及兴趣喜好、优点缺点等,针对幼儿展开有效指导,立足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指导管理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尊重个体。

六、顺利开展,体现价值

在区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从不同角度体现出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和作用,利用好不同区域的教育功能,关注幼儿的知识学习以及技能训练,重视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优秀品质的培养,使区域活动预期目标得到实现。

比如,在进行大班角色游戏“包春卷”的过程中,部分幼儿需要扮演顾客,有的幼儿需要扮演“春卷站”的老板和服务员。在小朋友的相互碰撞中,“春卷”可能会落到地上。这时,教师这应该提醒扮演“老板”的幼儿不能将掉在地上的春卷继续提供给顾客,要保证食物的卫生。看似“不起眼”的区域游戏,其中蕴含着大量德育教育机会,不仅能让区域有活动更顺利地开展,还能真正体现出区域活动的价值和作用。

七、科学评价,促进提升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开展期间,教师应针对性地针对性地制定活动评价标准,并逐步打造具有系统化特征的评价体系,让评价标准转变成具有可实施性的内容。如,针对区域材料制定标准的配备、投放表格,对区域活动的类型制定策划表格,制定区域活动空间的标准等,以此帮助教师更好的检查自身工作落实情况。

另外,教师可以在区域活动开展期间用电子设备拍摄幼儿参与活动的照片,根据照片内容对幼儿的行为、活动成果进行客观评价。在活动结束后,通过重现情景的方式让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鼓励幼儿,在不断肯定的基础上提高要求,以此促进幼儿提升。

结论:总而言之,幼儿园所创办的区域活动对幼儿来讲,是充满欢乐、趣味、自由的活动空间,幼儿在参与过程中,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主动创造、积极创新,使幼儿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符合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目标。所以,作为幼儿园的负责人,作为幼儿的引路人,幼儿园中的领导人员、教师应积极地创新、改革,总结活动经验,不断地进行反思,利用好每一个区域平台,让幼儿启蒙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吕颖.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 山西教育(幼教),2022,(08):54-56.

[2]李芹. 区域游戏一定“绘”有趣——绘本与幼儿园区域游戏融合分析[J]. 山西教育(幼教),2022,(07):61-62.

[3]钱苏梅.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学做合一”探究[J]. 好家长,2020,(59):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