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认证背景下《美术欣赏》虚拟教研室的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8
/ 2

师范认证背景下《美术欣赏》虚拟教研室的实践探索

马立洪,朱志乐

济南大学

摘要:探索在师范认证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美术欣赏》虚拟教研室,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所发挥的新作用,以及在新课标视角下混合式教学的创新实践路径;培养学生将课本资源与本土化美术资源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将美术经典的新解读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道德温度、且师生喜爱的创新课程,并构建科学有效的可持续改进的虚拟教研室管理机制。

关键词:美育、虚拟教研室、美术欣赏

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院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对于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提出了达到认证标准的相关数据。[1]对于师范专业的美术生来说,《美术欣赏》课程是最基础的理论课程,也是大学毕业生走向中小学教师岗位后所讲授的最重要的一门美育课程,且是提高美术教学技能的重要实践课程。因此师范类专业美术生可以通过《美术欣赏》课程,拓宽对于“大美术”学科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而虚拟教研室可以很好地整合高校与中小学美术教师团队,构建基于师范认证背景下《美术欣赏》课程的新模式。

一、现状分析

师范类专业认证以OBE(学习产出)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高校与中小学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的学情、教学目标、课堂资源等方面存在诸多的区别,高校的《美术欣赏》课程多为前沿理论的讲授,这也是导致美术师范毕业生无法很好地将所学的美术知识转换到中小学的《美术欣赏》课堂中;目前高校的《美术欣赏》教学大多缺少对于学生教师技能的培养,且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内容过于生硬,缺少“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精神内涵。

二、解决思路

1、《美术欣赏》虚拟教研室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表现为两层含义:1、坚持“以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让学生在理解《美术欣赏》课程知识点的同时,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传授能力与备课能力,以及与“新课标”相融合的研究能力;2坚持“以中小学学生的问题导向”为中心,引导大学生将课本资源的教学目标与中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要求相结合,以及与地方民间美术资源相结合,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化自信。

2、《美术欣赏》虚拟教研室要加强美术资源与红色革命文化、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能力,将《美术欣赏》的育人功能放在中小学美育的重要位置上。

3、把大学与中小学的《美术欣赏》课堂相结合,打通内在知识点的转换,并组织大学生在学习《美术欣赏》期间的周末时间,利用第二课堂开设中小学《美术欣赏》线上公开直播课,用于检验教研室的教学实践成果,并及时发现问题,便于可持续提高虚拟教研室的作用与影响。

三、虚拟教研室的建设

1、人员配置

高校与中小学的教师团队在《美术欣赏》课程上可以形成优势互补,高校的《美术欣赏》教师团队在科研成果、理论水平上具有很明显的优势,而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师团队则在对于新课标的实践、中小学学生的五大核心素养的探索、中小学学情分析上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为了提高大学生学习《美术欣赏》的实用性,加强大学生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认识,增进高校与中小学的教师团队关于《美术欣赏》课程的交流,将建设区域《美术欣赏》授课教师群,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数量不得低于一半,课程群的建设计划由所在地区区域课程群,将逐渐发展为所在省区域课程群。在课程群中每个学校设置一名教师作为召集人,负责资料的收集与反馈工作,在课程群中的每个高校设置一名学生观察员,负责高校《美术欣赏》课程的调研工作。

为了实现跨地区、跨校、跨学段的混合式教学研究,交流的方式主要包括召集人与虚拟教研室成员组建的微信群、区域授课教师组建的的钉钉群、现场观摩示范课的腾讯会议、优秀课程公开直播间。

2、教研交流

召集人与虚拟教研室成员组建的微信交流群,每个星期召开一次线上会议,主要是整理课程研究的最新进展;由授课教师组建的钉钉班级群,每半个月展开一次课程的分享。钉钉群中的每位授课教师每半年要上传1个45分钟的《美术欣赏》教学视频,并在所在地区的美术馆或者博物馆中录制1个10分钟的微课视频,内容可以涵盖国画、油画、雕塑、书法、设计、民间艺术、摄影、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方面。两年后由虚拟教研室挑选出50个优秀教学视频和20个微课视频,作为案例材料,整理成册。

四、教学改革实践

1、在新编撰的《美术欣赏》教材中,加强美术知识与红色文化的融合,以及与民间艺术、当代地方美术资源相结合,深度挖掘美术资源中的育人作用,做好《美术欣赏》课程的思政建设,并探索美术经典作品在新时代的新解读方法,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

2、钉钉群中的授课教师每次线上交流要围绕1个交流主题,交流的主题由召集人和教研室成员共同设置,在此项交流中,引导教师探索出同一主题的不同授课方式,并探索出适合该课程的不同教学道具。每年举办一次线下座谈会,就虚拟教研室取得的成果(包括教学视频、微课视频、教学案例等)展开讨论,打通高校与中小学关于《美术欣赏》课程的深度交流。

3、挖掘线上优秀视频课程资料的建设,在由虚拟教研室成员挑选出的50个优秀教学视频和20个微课视频中,整理出20个优秀案例,包括视频的教学设计方案、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路径。让大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微课视频,并结合优秀案例的研究,去研究优秀美术课程的制作过程,创建情景式美术知识学习的新模式,情境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2]。大学生学习视频教学和优秀案例后要每人写出一份心得体会,由教师挑选出典型的学生心得体会,最后将所有成果汇总为一本融合新课标、教师教育学、红色文化等思政元素、地方美术特色资源、艺术综合测评为一体的实用性教材。便于为虚拟教研室的可持续教学研究提供素材,把虚拟教研室建设成区域《美术欣赏》课程群教师的“精神家园”

4、虚拟教研室组织区域课程群中的老师每个月开展一次网络直播课,便于检验虚拟教研室的建设问题;在召集人的微信群中,每个月组织一次教研会议,总结活动目前面临的困难,并商量出解决办法,为虚拟教研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美术欣赏》虚拟教研室将组建高校与中小学的《美术欣赏》教师集体备课的共同体,探索在师范认证背景下,融合新课标、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一体,创建出具有时代精神、道德温度、师生喜爱的《美术欣赏》新方案,让大学生在《美术欣赏》的课程中学到实用的美术职业技能,让中小学学生在《美术欣赏》中提高美术核心素养,提高文化自信,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参看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论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A].2017-10.

[2]孙慧.数字化时代资源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J].艺术大观,2021(23).

作者:马立洪,男,1986年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现为济南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为具象表现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