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邯郸幼儿教育水平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8
/ 2

提升邯郸幼儿教育水平研究

牛志梅

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邯郸  056001

摘要:高质量师幼互动是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重要基石之一,儿童视角是高质量师幼互动的重要基石,儿童行为有效正确解读有赖于教师的儿童视角,而儿童行为是否得到有效正确解读直接影响到师幼互动的质量及学前教育质量。本文旨在通过儿童视角,解读儿童行为,提供成人及专业工作者理解儿童有效路径,从而提升邯郸幼儿教育水平。

关键字:邯郸幼儿教育  提升  师幼互动  儿童视角  

 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高质量的师幼互动是高质量学前教育形成的基础和关键。高质量的师幼互动有助于儿童情感等全面健康发展,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形成的基础在于正确解读幼儿行为,幼儿行为正确解读有赖于教师的儿童视角,仁爱、尊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形成教师儿童视角的关键要素。教师能否运用儿童视角解读儿童行为直接关乎其能否正确解读儿童行为、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同时直接影响到园方各项活动能否良好实施及家园共育的质量,进而关乎到邯郸幼儿教育水平。下面将以两个个案例进行实证:

案例一:一个小班刚入园女孩的遭遇

某幼儿园小班孩子刚入园两周,一天一位小女孩在老师准备打开动画片时,她趴在地上,突然老师大喊“***你站起来,最讨厌你这软骨头,没脊梁的东西” “想想咱们小时候,地上没这么干净咱们也不往地上趴”……

分析:“我们小时候就不往地上趴”

笔者认为这位老师的“小时候”应该在六七岁,最早在四五岁。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013年5月5日报道,加拿大科学家弗兰克蓝经过长期研究后发现:神经元发育使幼儿健忘,在他们四五岁前,大脑内的海马状突起处于高度变化状态,因此无法稳定储存信息;新神经元形成,会对以往记忆造成破坏……直到孩子六七岁记忆力才会开始走向正常。1

分析:孩子为什么往地上爬

1.阶段性和连续性。孩子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孩子平均15.6个月才学会走路,他(她)来到你的班里才3岁多一点,甚至不到3岁,两种行动方式还并存这正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生动体现。2.灵活性、清楚。她趴下站起来这样的动作很方便、灵活,如果让我们趴下站起……不一会我们可能是累趴下;他们趴在地上玩玩具可能有我们还不知道的原因。3.复演论。我们人类就是从爬行到直立,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也会经历人类的发展经历。4.自然性。孩子在婴幼年时期自然性的东西更多一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是逐步建立起来的,卫生、礼仪这是人类社会所有的,需要后天习得。

分析:这种趴地的行为管不管

要管,但是管的时候还是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简单、直接甚至粗暴。教师可以协商、建议或者讲明道理。怎样不伤害孩子情感又能让他符合集体的生活要求,让他的集体生活不受影响顺利进行,这才是教师要思考和践行的。幼儿趴地的行为还是要管的,因为孩子要社会化、要学会保护自己……轻轻的说一句“你坐起来吧,趴着会被别的小朋友踩着你的,地上的小细菌也会爬到你手上,快坐起来”。有时候我们都会是无知的,但是我们厚爱了、尊重了应该错的不那么远!

案例二:

幼儿园里幼儿进入中班后都要开始用筷子吃饭,奶奶、姥姥甚至爸爸妈妈们每天都会焦虑的问“我孩子能用筷子吃饭吗,我怕他(她)吃不到嘴里”还有奶奶们直接说“这么小用什么筷子”……对使用筷子很不能理解。一天早晨,安妮的妈妈站在走廊通过窗户望着吃早饭的安妮,突然急急切切的闯进来“安妮,那样拿筷子不对”;又是一个早晨,薪薪的妈妈也十分焦虑的拉住我说“我家孩子筷子老拿不对……”;一天午饭时我的同事也是我班的家长来到我们班,看到糖糖后便说“糖糖你拿筷子拿的不正确”,我问“怎么不正确?”糖妈“跟别人不一样就是不正确”……。

孩子究竟什么时候可以用筷子,如何用筷子这个问题笔者想必须解决好。它关系到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信任与否,关系到孩子自信心、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首先必须解决家长的各种疑问。

分析:孩子什么时候可以用筷子就餐

筷子是中华民族特色的进餐工具,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已经已经有能力和需要练习使用筷子吃饭,因为有研究表明(林磊,李蓓蕾,董奇,Claes von Hofsten,2003)4到5岁期间,儿童使用筷子的精确性发展十分迅速,儿童完成测查任务所需的夹取次数迅速下降,5到8岁期间发展缓慢;4到5岁期间,儿童使用筷子的有效性发展十分迅速,儿童完成测查任务所需要的的时间迅速下降,5到8岁期间发展缓慢;4到5岁期间,儿童使用筷子的稳定性发展十分迅速,儿童在完成测查任务过程中调整手形的次数下降,5到8岁期间发展缓慢。并且筷子使用技能的发展有助于手部控制成熟水平的提高,增强手部小肌肉的协调能力,4岁的儿童不仅可以用筷子,并且使用筷子的精确性、稳定性、有效性都在迅速发展的时期,所以幼儿园才会在中班让幼儿开始使用筷子。

分析:哪种用筷模式正确

究竟何种使用筷子的方式是“正确”的,这个问题涉及到筷子使用的动作类型。在一项研究中(林磊,董奇,孙燕青,Claes von Hofsten,2001),根据握持筷子的位置的空间模式的不同,可以总结出8中不同的使用筷子动作模式。研究也表明(林磊等.3—7岁儿童与成人筷子使用动作模式的比较研究.心理学报,2001,3:234)儿童与成人被试中均存在8中筷子使用动作模式;……;在各儿童组中,使用率最高的模式是模式四(只有六岁组中,模式八使用率最高……)。所以家长不必要纠结孩子用孩子的方式,孩子使用筷子的模式会随着自然成熟和成人的适当示范有所变化,但也应知道也许孩子拿筷子的方式一生都会与“你”不同。教师和家长能做的就是鼓励儿童并为儿童正确示范,如果总是纠结孩子用筷模式,会影响孩子的自我效能感,降低其自信心。

幼儿园是孩子幼年期最重要的地方,“她”是孩子清醒时活动最多的地方,他们和教师待在一起活动的时间甚至超过了他们的爸爸妈妈。教师正在成为他们的经历,构成他们人生经历的内容,并终将影响他们的人生。构建高质量的师幼互动,能够从源头提升邯郸幼儿教育水平,正是“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幼儿教师与幼儿的高质量互动是提升邯郸幼儿教育水平一重要路径。

文献:

[1]刘绪源,《美与幼童》[M].南京: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179

[2]董奇、陶莎,《动作与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7

郝丽娟,邯郸市第三幼儿园,056000,河北省邯郸市

课题编号:2021132(邯郸市202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