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经费的预算执行及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1
/ 2

浅析高校经费的预算执行及控制

侯长红

山东省临沂市临沂职业学院 276017

摘要:对于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新矛盾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本研究指出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关注高校经费配置问题,需要分析高校内部经费分配和外部资源配置现状。有利于地方高校公平合理地配置资源、科学有效地使用经费。对于我国地方高校教育资源配置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对于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和教育公平问题,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经费预算;配置;高校

正文:

1前言

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则是从“人民对有学上的需求同教育机会供给不足的矛盾”转变为“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同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价值追求。当前和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我国教育发展方向也将从“高速增长、资源重点投入”迈向“高质量发展、资源公平合理配置”。

在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建立围绕“资源要素”的办学标准体系。在学生生均拨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设施保障等方面建立办学标准,完善办学条件,并实行资源的动态调整。

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为 4430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7.8%,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到,“十四五”期间是教育高质量发展时期,在新的外部环境和政策环境下,教育改革与发展将面临许多新目标、新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1年工作要点》指出要聚焦高等教育不平衡发展矛盾并全面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革命,再次聚焦高等教育公平和质量,即实现高等教育均衡的、充分的发展。

2我国地方高校教育经费配置现状

2.1我国地方高校发展现状

根据《2021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21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688所,其中中央直属普通高校118所,地方普通高校2570所。除7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外,中央直属校还有工信部直属高校7所、国家民委直属高校6所、公安部直属高校5所以及其他部委直属高校24所。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北京市的中央直属高校数最多,达41所;其次,江苏省和上海市均有10所中央直属高校;湖北省有8所中央直属高校,排名第三。有9个省(自治区)没有中央直属高校,包括5个省和4个自治区。地方普通高校中,江苏省以157所的数量占据首位,广东省以150所的数量位居第二;山东、河南、湖南三省地方普通高校数超120所,位列第三;湖北、四川、河北、安徽四省紧随其后,拥有地方普通高校数超110所。

2.2我国高地方高校教育经费配置现状

《2010-2020 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显示,我国各省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的标准差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从2009年的5414.98元增长到2019年的15126.04元,这说明我国各省地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差距在不断扩大,我国地方高校发展的不均衡程度在加深。2019年,我国各省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差达到15126.04,标准差年增长率为26.75%,我国各省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上的差距已经十分悬殊。2009-2019 年,我国各省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差年增长率波动较大,说明我国地方普通高校之间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我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没有形成合理的增长机制。

3优化我国地方高校教育经费预算配置的对策

3.1健全高校教育经费保障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法律明确和厘清各级政府责任,是保证高校财务自主权的基本前提。并且,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些法律对于不断变化的高等教育发展需求,并不完全适用。因此,为促进我国教育公平发展、推动经费和资源合理配置,教育经费相关法律法规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不完善且缺少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规定,在拨款过程中存在管理不规范、程序执行不到位的现象。

3.2改进现有高等教育财政绩效拨款模式

在我国,高等教育公共财政资源配置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分别是“基数+发展”阶段、“综合定额+专项补助”阶段和“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阶段。这三个阶段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将视角局限在“单纯的资金配置方式”的现象,忽视了高等教育职能履行、学科和专业成本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高等教育公共财政资源配置模式过于“公式化”而缺乏实际变通,在地方高校财政经费配置实践过程中问题重重。为引导高校合理使用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引入了基于绩效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方法,并相应地采用了绩效拨款的资源配置模式。

在西方,绩效拨款被称为“基于绩效的大学资助”。“基于绩效的大学资助”系统包含六大核心思想——提高生产力、用类似市场的激励措施取代传统的命令和控制系统、更强的服务导向、权力下放、制定政策和签订教育服务合同、加强问责制。基于绩效的资助使大学更加独立自主,能够自由支配经费预算,不再是所谓的“行政外壳”,并且能够保证大学办学过程中引入更具战略性的管理方法。此外,对于政府而言,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权责,构建地方高校发展的“负面清单”和“正面清单”制度,更好地释放地方高校经费使用和财务管理的自主权。

3.3完善多元化筹资机制和投资办学体制

多元化筹措资金可以看作对高等院校财政经费投入的有力补充,它可以促进地方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从社会、家庭和个人三个方面,可以拓宽高校筹资渠道,降低家庭补助标准。高校可投资兴办企业,获得校办企业的利润收入,接受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的赞助。此外,还可采取间接的筹资方式,如国际化合作办学、接收海外留学生或向国际教育机构申请项目资助。政府应出台专门性的指导政策,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投资办学体制,从政策和制度保障方面激发社会筹资意愿,颁布对于地方高校资助的免税减税政策,鼓励和引导校友等社会力量参与捐赠。通过高校间的合作、联盟、合并等形式,促进高校间学术交流和课程资源的共享,不仅可以实现学科融合发展,而且能够大大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例如,开展联合研究和课程开发,可以降低研究创新成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地方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通过合并重组等方式,集中了现有教育资源,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促进学科建设与地方产业互动,推动地方优势学科、紧缺专业建设,推动地区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与新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晓琳.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研究[J].教财会研究,2019,30(06):75-78.

[2]胡素英.我国高校财务治理中的财权配置现状与优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9(04):19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