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护理中出现不安全因素及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心血管护理中出现不安全因素及对策探讨

汪元元,许平华,王琦,徐良新,詹彩虹

马鞍山八六医院 安徽省 马鞍山市 243100

摘要:目的:研究心血管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0例,以及同期参与护理的护理人员12名,对其分别开展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分析发现,导致医疗纠纷出现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护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然后是患者自身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医务人员导致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者、环境因素导致的不安全因素。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易出现一些风险事件,应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能有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不安全因素;心血管内科护理;预防护理

随着近年来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提升,人们的治疗需求也在不断增大,对于医院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医院中的护理工作较为繁琐且任务较重,常规护理工作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由于在心血管内科中,收治的患者大多为老年患者,且大多数患者病程较长、病情较重,在住院期间,若护理工作稍有不慎,则可能造成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本研究就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选出100例为对象,排除合并精神疾病、其他严重疾病、认知交流障碍者。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34—90,平均(54.3±9.6)岁:其中心肌梗死25例,冠脉综合征32例,风湿性心脏病13例,高血压性冠心病30例。同时选取心血管内科护士15名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2名,女13名,年龄26—54岁,平均(32.3±8.4)岁。

1.2方法

对选取的护士和患者进行我科设计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分成三个部分:护理人员因素(医患沟通不良、护理责任心不强、护理专业水平不足、文书记录不规范)、医院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制度缺陷)、患者因素(心理障碍重、治疗配合度低)。患者和护士均在调查人员的监督下完成问卷,回收后将缺填、漏项的问卷视为无效问卷,本次调查发放11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5份。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因素如下:①宣传不到位。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期间未有效为患者宣传相关知识,包括:未告知护理人员科室环境、易出现风险事件的地方以及如何有效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②患者自身因素。许多患者对风险事件缺乏了解而不重视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率得不到有效控制;③外界因素。包括:病房环境因素、未摆放安全提醒标志、未及时消毒清洁等,易造成坠床、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事件对策如下:①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教育工作。在收治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当定期对患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并回顾分析以前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为患者讲解发生风险事件的原因以及避免护理风险事件对于临床治疗的重要性,以促进患者重视度的提升,为患者讲解关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因素,使患者能自我主动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②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医院应当定期开展护理人员的风险事件培训,使护理人员了解安全的重要性。针对科室中易发生风险事件的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加以预防。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升其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在护理过程中严格开展护理工作,尽量减少心血管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2结果

本次调查显示: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中,护理人员因素占14.78%(17/115),患者因素占22.61%(26/115),医院管理因素占4.35%(5/115),其中不安全因素概率最高的是患者自身因素,其次是护理人员因素,最后是医院管理因素。

3讨论

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梗死以及高血压等)患者临床发病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这与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等情况有一定关系。心血管内科疾病相对较为复杂,在心血管内科中收治的患者发病较急,病情变化迅速,如何提升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护理安全度成了临床中的重点问题。随着如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改进。但由于护理工作易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易出现较多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会对医院的医疗水平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也易引起医患纠纷的发生,同时还会造成患者的临床治疗受到较大的影响,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的发生。因此,为了给予患者临床治疗更为可靠的安全保障,医院就需针对心血管内科中的护理风险事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尽量减少护理风险的出现。

对心血管护理工作中采取下列的防范对策,主要表现为:(1)积极提升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为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提升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促进其护理风险防范能力的提升,积极组织医护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积极对我科存在或者潜在的隐患定期开展分析、讨论与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2)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定期组织开展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活动,根据护理人员的能力、岗位等进行定期的分层次、专题化的培训教育。如: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病情变化快,护理人员需掌握系统的急救知识,以便于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表现,并及时开展合理急救措施。如患者在无法测出患者血压或摸不到脉搏时,患者心音消失伴随瞳孔散大等症状时,需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进行心肺复苏术,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不定期组织召开护理角色扮演、护理操作模拟等培训教育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技能水平,能更好的患者提供高质、高效护理服务。除此之外,组织召开护理职业道德培训,开展相关护理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责任心,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在护理工作中懂得维护患者及自身的权益,避免出现护患纠纷。如护理人员要意识到护理文书记录的重要性,能严格遵照规定做好护理文书记录,保持字迹工整,内容完整、准确。(3)加强护患沟通。良好的护患沟通能解除患者和家属的一些误会,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以热情的态度面对患者,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关爱患者。护理人员善用语言沟通技巧和非语言沟通技巧,以诚恳的态度、文明的语言,大方的仪态,耐心、细心的解答患者的疑问,取得患者的信任。并且在巡房时主动热情的询问患者的饮食、睡眠等情况,并适时的关爱患者,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信任感。在通知患者缴费时,耐心说明各项目的收费明细,不得以恶劣的态度催缴。(4)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病区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持病房床单元整洁卫生,定时开窗通风,设置合适的温湿度,给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定时打扫病房,避免出现地板过于湿滑现象。给老弱患者、意识障碍患者加床护栏,避免跌倒。(5)强化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结合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特点适当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如健全交班巡查制度、护理责任制、文书书写规范制度、护理工作流程、弹性排班制度等,彻底贯彻落实,并且在实施中定期总结问题,持续改进。(6)做好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问题、健康认知水平、疾病特点等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将口头宣教、发放健康手册、视频宣教、健康讲座、病友交流会等方式结合起来,并且一对一的查漏补缺,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健康认知水平,能遵医嘱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能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合理安排生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疾病反复发作。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针对其中风险事件发生的因素,采取对应的措施开展护理工作,能有效降低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李颖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7):82-83.

[2]宋颖.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28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