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你了解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一文带你了解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胡露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腹盆肿瘤内一科  湖北 黄石 435000

化疗是肿瘤疾病常用的治疗手段,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从而延缓病情恶化速度,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提升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外周静脉或中心动脉是化疗药物常用的给药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无需反复穿刺等优点,但易发生药物外渗等不良事件,影响化疗治疗效果。加强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及预防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化疗顺利结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接下来,小编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1.化疗药物外渗的定义及病因

外渗是指在静脉注射液体(包括液体或药物等)过程中,药液意外渗漏到周围皮肤组织中。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经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给药时,化疗药物意外渗漏到皮下或皮下组织,引发局部结缔组织损伤。导致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较多,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具体原因为:

(1)药物因素:药物浓度过高,或者药物输注速度较快,容易发生药物外渗。

(2)血管因素:患者长时间接受化疗治疗后,会促使血管壁变薄,增加血管脆性,降低血管弹性,从而导致血管硬化,发生药物外渗。

(3)操作因素:①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不熟练,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低;②血管选择不当,选择有损伤的血管;③针头固定不牢,针头脱落;④拔针后按压针眼方法不准确等。上述因素都会导致化疗药物外渗。

(4)其他因素:①患者不配合刺穿血管;②输液量大;③静脉注射部位弯曲;④针头滑脱等。

2.化疗药物外渗的危害

(1)化疗药物外渗对炎性细胞的生成具有抑制作用,容易导致局部皮肤组织坏死,迁延不愈。

(2)化疗药物外渗会损伤纤维组织,增加组织的修复难度。

(3)化疗药物外渗会促进药物与组织细胞的DNA结合,诱发正常细胞吞噬坏死细胞的链性反应,导致愈合缓慢。

3.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1)紧急处理:①一旦发生化疗药物外渗,需要立即停止化疗药物注射,并暂时不要拔掉穿刺针,采用5ml注射器连接好穿刺针后进行慢慢回抽,尽可能抽吸出刚刚渗出的药液,尽量减少渗出的药液,并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和护士长。②抬高患者的患肢,时间控制在24h~48h,防止局部皮肤受压,改善血液循环状态,促进血液回流,减轻局部组织的肿胀程度。③根据患者所选用的化疗药物,采用毛巾进行热敷或冷敷,或者取50%硫酸镁进行湿敷。④对于剧烈疼痛者,在主管医师指导下,给予患者100mg的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或者给予2mL的2%普鲁卡因+5mg地塞米松进行局部封闭治疗。⑤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屈肘、握拳、外展以及内旋等功能锻炼,一天锻炼2次,一次20min,防止关节强直、肌肉萎缩等不良事件的发生。⑥加强创面观察:通常情况下,在化疗药物外渗3天~10天后会发生外渗损伤溃疡,护理人员需加强对创面的观察,且观察时间在10天以上,促使创面尽早愈合。

(2)局部外敷:①冷敷:对于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氮芥、紫杉醇等化疗药物,在药物外渗24h内可采取冰敷,从而减少渗出药物的吸收,抑制某些药物的局部破坏功能;同时,通过冷敷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对组织细胞的损伤程度。②湿敷:对于长春新碱、吡喃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阿克拉霉素、足叶乙甙以及米托蒽醌等化疗药物外渗24h内,可采用50%硫酸镁进行湿敷,促进外渗液体的吸收。③热敷:对于长春碱、长春地辛、长春花碱、长春新碱以及长春瑞滨等化疗药物发生外渗24h~48h内,每天采用毛巾热敷,一天至少热敷4次,每次热敷时间为15分钟~30分钟。通过局部热敷能够扩张血管,促进药物的分布和吸收,促使药物快速分散在损伤部位,常适用于非DNA结合型药物外渗。

(3)解毒剂的选择:①针对环磷酰胺、长春地辛、长春花碱、长春新碱、长春瑞滨以及紫杉醇等化疗药物,通常取300u透明质酸酶与2ml生理盐水混合后进行局部注射,从而减少溃疡的发生。②对于蒽环类化疗药物,常选择右雷佐生或右丙亚胺作为解毒剂,同时也可在药液渗透局部皮肤涂抹二甲亚砜。③针对阿霉素、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等化疗药物,常选择5mld的8.4%碳酸氢钠与5mg的地塞米松混合后进行局部注射,从而减少外渗药物与DNA相结合,减轻炎症反应。④对于氮芥、更生霉素、顺铂、放线菌素及丝裂霉素等化疗药物,可选择硫代硫酸钠作为解毒剂,从而抑制炎症反应,避免组织坏死。

(4)当深部组织出现中心静脉化疗药物外渗时,需要进行X射线检查,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4.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

(1)正确合适使用化疗药物。护理人员需提前了解化疗药物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化疗药物的给药方法和给药浓度,了解化疗药物的输入速度,从而避免化疗药物渗液的发生。

(2)根据化疗药物选择合适的血管。护理人员应根据化疗药物判断血管位置,对于发疱性、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不能选择手足背上的小血管;对于需要长时间接受化疗药物治疗的患者,可帮助其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帮助其保护大静脉;对于常规采血和非化疗药物,可采用小静脉;对于化疗患者,最好采取静脉插管的给药方式。

(3)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和培训穿刺的相关知识,要求其熟练掌握穿刺技术,不断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在穿刺成功后采取正确的方法固定好针头,防止针头滑脱及刺破血管壁。在完成输液且拔掉针头后,指导患者准确按压针眼部位,按压时间为2min~5min,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需延长针眼按压时间。

(4)提高患者配合度。化疗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其在治疗期间减少活动,若是存在异常情况,需及时报告护理人员。

小结:本文通过介绍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病机制及危害,同时带领大家了解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知识,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提高化疗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