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张曦

鹅湖镇卫生院  江苏无锡  214117

【摘 要】目的:探讨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接诊的120例静脉输液患者,运用摸球法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实施个性化输液护理,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疼痛评分、心理状况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穿刺疼痛评分、心理状况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输液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穿刺疼痛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输液的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个性化输液护理;静脉输液护理;应用效果

    静脉输液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用,因其起效快、疗效确切,是患者选择最多的一种治疗方式[1]。但在进行静脉输液时,护理人员会遇到患者不配合输液、患者血管过于细小穿刺失败等情况,对护理人员的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在输液过程中,患者会因输液时间长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再加上自身疾病的影响,无法积极配合输液,导致穿刺处肿胀、针头脱落、私自调节滴速等不良事件,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护患纠纷。对此在静脉输液护理中实施个性化输液护理,提升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穿刺疼痛程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使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得到缓解。此次研究观察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接诊的静脉输液患者120例,运用摸球法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24-61岁,平均(44.25±7.34)岁。常规组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26-64岁,平均(45.68±7.4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输液护理,实验组实施个性化输液护理:(1)选择输液工具。根据患者病情和输液需求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短期治疗和单剂量用药的患者使用留置针,长期输液和药物为高营养、强刺激类使用CVC、PICC置管,减轻患者的痛苦。(2)规范化护理。成立护理管理小组,组长由资深护士担任,制定合理的排班制度,保障护理人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严格执行三查八对,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用药信息等,确保输液的安全性;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护理质量。(3)健康教育。输液时给患者讲解输液相关知识、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方式等,询问患者需求和感受,提供轮椅和热水袋,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建立和谐互信的护患关系。(4)创造舒适环境。确保输液室的环境整洁、卫生、空气清新,提供热水和一次性纸杯,卫生纸放在随手就能拿到的地方,准备一些医学报纸杂志等,打开电视供小朋友观看,从各个方面提升患者的输液舒适度。

1.3 观察指标

    采用面部表情疼痛量表(Wong-Baker)评估两组患者的穿刺疼痛评分,满分10分,分数越高代表静脉输液患者的疼痛程度越高。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数越高心理状况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穿刺疼痛评分和心理状况评分

    实验组的穿刺疼痛评分与心理状况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穿刺疼痛评分和心理状况评分对比[±s/分]

分组

例数

穿刺疼痛评分

心理状况评分

实验组

60

2.16±0.37

9.51±3.62

常规组

60

3.48±0.65

23.18±4.36

t

-

13.671

18.685

P

-

0.000

0.000

2.2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分组

例数

穿刺处肿胀

针头滑落

液体外渗

私自调节滴速

总发生率

实验组

60

1(1.67)

1(1.67)

1(1.67)

1(1.67)

4(6.67)

常规组

60

3(5.00)

2(3.33)

4(6.67)

6(10.00)

15(25.00)

x2

-

7.566

P

-

0.006

3讨论

    静脉输液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常见内容,也是临床上的基础治疗措施,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病情,起到治愈效果,还能将药液输送至患者体内,补充营养物质,保障患者体内的稳定环境[2]。静脉输液是使药液直接进入患者的血液,一旦出现差错或问题,会出现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如果护理人员未按规定完成静脉输液护理工作,严重则会出现重大医疗事故,导致护患纠纷[3]。对此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确保护理质量,使护理工作更加科学、严谨、全面,从而帮助患者尽快康复。个性化输液护理能够通过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治疗效果;通过宣传教育,加深患者对输液知识的了解,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情况;通过规范化的护理模式,规避用错药、输错液等风险,确保患者的输液安全,并在定期培训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为患者打造舒适、整洁的输液环境,让患者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输液,放松身心,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穿刺疼痛评分、心理状况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由此可见,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输液时的穿刺疼痛感,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减少穿刺处肿胀、针头脱落、私自调节滴速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玉英. 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健康大视野,2020(18):186.

[2] 王越凤. 探讨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38):278-279.

[3] 于芬. 个性化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科学养生,2021,24(19):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