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门诊治疗的护理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精神病患者门诊治疗的护理技巧

叶云云

   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    241000

摘要目的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探究。方法以等量电脑随机法抽取我院门诊于2021年1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88例精神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常规组和特殊组,每组44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特殊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适应量表评分(CAS)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BPRS)。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实验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特殊组的护理满意、CAS及BPRS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病患者接受临床专业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切实改善其病情,增强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更加积极的配合医护工作,有助于尽早恢复健康。

关键词:精神病;综合护理;应用效果

精神疾病主要是人产生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其认知、情感及意识等方面的表现都很异常,自制力差且行为古怪,可能会攻击身边人,不能正常进行工作并完整自理活动。近些年,我们国家患精神疾病的认识逐渐增多,大多数病人都呈现出了间歇性发作的特征,并具有很高的复发率及致残率[1]。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切实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其尽早恢复健康。对此,本实验将我院门诊近两年收治的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传统护理及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给临床研究和推广提供帮助,具体如下。

1一般资料和实验方法

1.1资料

以等量电脑随机法抽取我院门诊于2021年1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88例精神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常规组和特殊组,每组44例。特殊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7-54岁,平均(40.77±0.59)岁;病程6-17年,平均(11.73±0.46)年;常规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28-55岁,平均(41.36±0.21)岁;病程7-18年,平均(12.06±0.17)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在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给予传统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应在患者治疗期间对其饮食、个人卫生、心理、用药及运动等方面做好干预工作,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数据并及时记录。

特殊组在传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具体内容为: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全方位掌握患其现存的心理问题,了解其可能会碰到的心理问题,在护理工作中增强和患者的交流沟通,帮助其在内心慢慢树立良好的疾病治疗信心,使其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缓解或消除其负性情绪。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以真诚、亲和的态度面对患者,坚决不可出现训斥、训斥患者的情况,通过包容、支持、鼓励的态度给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于老年患者,可按医嘱给其提供相应的助眠药物,确保其睡眠充足,增强对患者日常生活行为的辅助干预,通过恰当有效的措施持续加强其生活自理能力;还需重视对患者人身安全的护理干预,将安全标语张贴于病房中比较显眼的区域,若患者行动不方便应做好防滑措施,在走廊、洗手间等场所装置扶手,同时确保公共区域的畅通性,以此充分减少外界因素对患者个人安全的影响,经过对其生活行为的训练,促进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尽快恢复,护理人员应根据所有患者病理特征的差异性建立科学恰当的康复运动计划,以此更好的对其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干预。

1.3观察指标

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评价表记录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表现,并进行综合分析。护理满意度主要分为三个指标,既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评价总分是10分。非常满意为8-10分,基本满意为5-8分,不满意为5分以下。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另外,通过适应量表(CA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两组护理后的精神状况进行评估[2]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0软件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特殊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组别

n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特殊组

44

19

23

2

95.45%

常规组

44

9

26

9

79.55%

x2

/

/

/

/

5.091

P

/

/

/

/

0.024

2.2两组精神状态比较

特殊组的CAS及BPRS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两组CAS及BPRS评分的比较[n(±s)]

组别

n

CAS评分

BPRS评分

特殊组

44

21.43±3.65

83.78±12.37

常规组

44

37.37±5.94

71.85±11.85

t

/

11.425

4.620

P

/

0.000

0.000

3讨论

精神病患者缺乏良好的自知力与自制力,无法正常思考,治疗期间时常有抗拒情况的出现,并直接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采用综合护理对此类患者进行干预,护理人员可针对其身体状况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其精神稳定和后续治疗有重要意义

[3]。本实验采用的优质护理措施是近几年临床新兴的一种护理模式,其更加重视人性化干预,使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心态,消除或缓解因疾病产生的不良情绪。优质护理的开展可以使所有护理人员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工作中,明确自身职责,将被动转变成主动,加强其责任感和自觉性[4]。使护理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患者存在的身心问题,并告知主治医师,保证了护理安全性。

综上所述,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接受优质护理干预,不但可以改善其精神状态,还能够提升患者和家属的满意程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加强患者的信任度与依从性,进一步确保了护理质量,可大力推广于临床上。

参考文献:

[1]张会,李雪. 健康教育结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患者中的作用[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2):33-36.

[2]柳婷. 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用于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6):832-834.

[3]饶晶玲. 针对性护理在预防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坠床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10):126-128.

[4]张静,王林,李佳,高黎妮. 模块式岗位培训法在精神病专科医院门诊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8):24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