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色彩的情趣,收获游戏的快乐——中班幼儿美术课程游戏化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体验色彩的情趣,收获游戏的快乐——中班幼儿美术课程游戏化策略研究

叶利锋

慈溪市新浦镇幼儿园315322

摘要:美术能帮助孩子欣赏和发现身边的美,而游戏则是幼儿喜欢的基本活动。考虑到过往美术形式单一、方法机械的问题,我们另辟蹊径,以“美术+游戏”的策略,唤醒幼儿的热情。大家选择可操作性的形式与内容,努力实现课程活动游戏化目标。为了契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我们跟随儿童的需求,在材料投放上体现多样性,在活动过程和评价上强调游戏化。“春风送暖入屠苏”,随着活动开展,教改的春风营造出轻松的成长氛围。我们陪孩子们前行,感受着色彩的魅力,收获到游戏的快乐。

关键词:中班幼儿;美术教学;游戏化策略

自2012年来,教育部颁布《指南》,强调“以幼儿为本”“以游戏为本”,与此同时,社会与时代也在进步,对我们提出“课程游戏化”的期待。考虑到以上因素,我园顺时应变,立足中班美术活动,做出一系列探索与实践。

一、回归游戏的精神,调整幼儿美术实施方向

《纲要》提出,幼儿的活动过程应当是表达认知与情感的方式,艺术活动要体现个性、创造性和游戏特质。但是,在传统美术教学方法上,不少教师容易忽略游戏化策略。被动乏味的学习,机械重复的练习,往往导致孩子美术灵性的泯灭。作为中班教师,我们意识到上述问题,在美术教学中有效运用游戏手法,努力进行意识行为的转型。大家回归游戏的精神,调整幼儿美术实施方向,借助游戏来彰显美感,增加对中班幼儿的吸引力,让孩子愿意参与和体验。

例如,打破美术教学绘画、涂色、粘贴的单一模式,教幼儿做“小手秒变长颈鹿”游戏。伴随着轻快的儿歌:“小手掌呀小手掌,白又白的小手掌……”,老师让幼儿屈起中指,把手按在纸上,勾画出手掌轮廓。孩子们跟着唱:“长颈鹿呀长颈鹿,吃树叶的长颈鹿……”,在教师带动下,勾画出眼睛,鼻子嘴巴和斑点,画出活泼可爱的长颈鹿。活动是浅近的,却也是创意的,我们想,游戏的价值无非是让孩子通过活动实现认知和情感的发展。只要不断为教学活动修枝剪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改进,美术游戏会更符合幼儿的心性。

二、丰富活动的材料,激发幼儿美术游戏兴趣

在作品《游戏与心智的成长》中,罗恩菲尔德提出儿童美术游戏化的观点,希望教育者想方设法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陶行知先生也强调“生活无处不课堂”,孩子喜欢的就是最好的。为此,我们男力为美术游戏提供丰富材料,在天真的童心中播下美的种子。例如,中班上学期,孩子年龄还小,细部肌肉尚在发展,不适合过于复杂的美术活动。老师们选择有趣且利于操作的材料,珠子、纸团、棉签、牙刷、河沙、瓶盖、毛笔、彩泥等,带孩子们或硬或滚或刷或粘贴,体会到玩耍的乐趣,感觉绘画也有别样的快乐。

金秋十月,带孩子们采集种子,开心地制作种子画,作物的种子具有不同的色彩和形状,我们鼓励幼儿利用跨区域材料,很快做出妙趣横生的作品。春花绽放,陪幼儿亲吻花朵,追逐蝴蝶,零距离感受大自然中的素材,在小画板上留下美丽的色彩。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学习,需要的不是管束和要求,而是激发和点燃幼儿的兴趣。”我们想方设法,集思广益,在材料的多元化上下功夫,提供灵动活泼、变化多端的材料,在满足中班幼儿好奇心的同时,复苏他们学习和活动的热情。

三、教学过程游戏化,守护幼儿美术创造潜能

调查表明,学前幼儿有无拘无束的特点,中班的孩子尤其如此。利用这一优势,我们将美术内容和游戏形式融通,使教学过程真正游戏化,让孩子的想象和创造潜能得到很大程度地开发。下面以具体活动为例,阐述对应策略及应用技巧:

1、诱导联想,开启绘画的思路。比如“调皮的毛线球”畅想绘画,让幼儿一边想象一边画画,偶尔做出绕线球的动作,在嘻嘻哈哈玩耍的时候,创作出有意思的作品。又如纸盘魔术师美术活动,我们和幼儿聊天,和大家玩畅想游戏,从圆纸盘联想到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太阳、气泡、皮球、水果、甜甜圈、车轮、鱼眼睛……幼儿笑得前仰后合,小手高举如雨后春笋,让人感慨不已:孩子的思维世界,竟然是如此广阔。

2、示范牵引,尝试游戏并创造。要想让中班幼儿迈开步伐,适度的示范和牵引必不可少。比如上面的纸盘画,老师陪孩子玩“纸盘魔术”。简单的纸盘,老师添上几笔,或者剪上几下,稍作填色及勾画,就变成太阳、手表啥的。孩子目露兴奋之光,争着进行绘画活动,俨然是魔术师,摆弄着,玩耍着,激发出绘画创造的兴趣,不经意间培养出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活动评价游戏化,体验色彩世界无穷乐趣

幼儿毕竟还小,没有明显的功利性目标,正因如此,才能体验真正的快乐。作为教师,我们的评价也应采用游戏策略,让每个孩子的热情都得到呵护。举个例子,这天,我教孩子们做泥巴车,用粘泥块捏制塑形,做适当的镶嵌,涂抹颜色,简单装饰,便成为充满童趣的作品。毛毛虫火车、兔子车、胡萝卜车、螃蟹车……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爱涂鸦,给他们一团泥,一支笔,一些素材及颜料,他们就回馈充满惊喜的成果。面对作品,孩子睁着亮亮的眼睛,期待老师的评价,我们不能敷衍,以免磨灭兴趣和意愿。考虑到中班孩子的实际能力,我们根据辨色能力、基本构图、大胆造型,作出适当评价,设置有趣的“停车场”,按照一二三四的号码,分不同层次展示所有作品。幼儿是聪慧的,他们能大概意识到作品长处,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吸收,甚至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结论:

陈鹤琴先生提出:幼儿天性好动,教育要以游戏为生命,给孩子看一看、画一画、玩一玩的机会。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立足中班美术课程,进行脚踏实地的策略研究。老师们沿着尚美、创美的方向,聚焦幼儿的兴趣点,陪他们睁开心灵的眼睛,手脑结合,大胆操作,将游戏活动与美术内容有机融合。中班孩子的认知倾向于直观与情感,美术游戏符合其发展需求,我们的坚持注定能够收获丰硕的成果。一段时间之后,效果明显呈现出来:有效的游戏化教学赋予教学生机与活力,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基本技能,体验色彩世界的情趣,拥有更加丰盈的内心。

参考文献

[1]钱瑛.对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19,01

[2]郭文娟.陶行知思想下幼儿美术课程游戏化之浅见[J].新课程,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