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退构建幼儿户外野趣游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弹”退构建幼儿户外野趣游戏

关华香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江口中心幼儿园

摘要:基于幼儿本位下教师以“弹”退重构户外野趣游戏,教师们将“把游戏还给孩子,把童年还给孩子,把快乐还给孩子”的教育理念作为开启游戏还给孩子把童年还给孩子,把快乐还给孩子”的教育理念作为开启户外游戏研究与实践的第一把钥匙。游戏应该是怎么样,应该给孩子多大的自由和自主,孩子们的需要是什么。老师们开始一步步的认真思考,自我反思,他们不断打破思维禁、突破场地限制打破界限,不断提升幼儿户外野趣游戏的经验,体验创造的快乐;他们试着变化材料,让户外游戏过程更有趣。这是一个理念不断更新,环境不断调整的过程,也是了解孩子,一步一步贴近孩子发展的过程。积极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走进孩子,解读孩子,追随孩子,为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提供更好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将游戏的主动权还给幼儿,让幼儿在户外野趣游戏中玩出快乐与精彩!

关键词: 教师 退   户外野趣 

在户外野趣游戏中教师的退意味着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的转变,教师的退不是退让的退,更不是撒手不管,而是摆正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幼儿主体性之间的关系和位置,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让野趣游戏充满乐趣,也让游戏蕴涵教育的意义、具有挑战性,在游戏中让幼儿的发展看得见,并提供递进性的游戏支持,也体现了教师的退之后再专业能力上的更近一步。

一、多方支持,重构户外野趣游戏环境。

1.调动幼儿主体地位,增强主人翁力量。

教师把权利真正还给幼儿,让幼儿自己来思考解决他们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并把幼儿园户外环境进行重新规划改造的信息告知幼儿,让幼儿表达他们想要的游戏活动区以及想要开展户外野趣游戏活动。为丰富幼儿的经验,组织相关活动,让幼儿讨论或画一画,让幼儿尽情表达他们的游戏需要,收集来自幼儿的小点子与要求,积累来自幼儿本体需要的环境重构信息。

2.明确性目标指向,教师细化落实。

教师是幼儿学习与游戏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环境重构是为满足幼儿的需要,必然要依靠教师的主动参与和管理。教师从孩子的身心发展需求出发,精心设置,大胆实践,让每个角落都蕴涵着对教育的理解,对孩子发展的期待。

3.重视家园共育,沟通促进成长。

幼儿园户外野趣游戏的开展,最大的困惑莫过于卫生与安全。家长认可,家长是否愿意支持,需要家长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管理。可以先过开家长委员会,向家长传递幼儿园户外环境改变信息,以丰富的视频资料向家长介绍不同国家自然教育的先进经验,呈现生态化、自然化的幼儿园环境,引发家长共鸣。

二、自主探究,弹性搭建户外野趣游戏。

(一)在预见中等待幼儿的发现。

对于在游戏中出现的困难,教师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解决,并鼓励幼儿再想想办法找别人出出主意,希望幼儿不仅能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还能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

(二)在团讨中完善户外野趣游戏区域的设置。

老师,游戏时要跑很远的路去储藏室拿工具不方便了。泥区、沙区、戏水区、山坡,不同的区域要变成幼儿自主探究、自主活动的游戏场,便捷拿取、适宜投放的材料必不可缺。从幼儿考虑的角度出发,就近设置材料区。根据需求将不同的区自由组合在一起,通过有机组合,使游戏场地由单一走向多元,使幼儿获得更多自主游戏和锻炼的机会。

(三)在共筹中收集游戏活动材料。

材料的提供方面,教师应更关注幼儿的共同参与,组织幼儿共商议,收集个性化的、幼儿想玩的材料,和幼儿一起收集、制作材料。例如在水区,幼儿想观察水的流动,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了不同粗细、长短塑料瓶子、竹筒、PVC管等,和幼儿一起制作工具,制作出了会喷水的水管。又如,家长和幼儿一起去街上的小商品市场挑选玩泥材料,多渠道收游戏活动材料。

(四)在结伴中留出更多的活动空间。

户外野趣游戏让幼儿之间的互动更为充分,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互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场地与材料的局限,更大的发挥场地和材料的作用,幼儿不仅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和场地,还可以自由结合,与同伴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

在搭建户外野趣游戏中,场地的自由搭配,材料的组合及使用方法的变化,游戏伙伴的自由组合,游戏内容和形式也随之改变,在不同的情境里幼儿的主意越来越多,玩得也越来越自在尽兴。幼儿成了游戏的主人,不再跟着老师做这做那,而更多的是几个人围在一起商量玩法,寻找材料;幼儿争先恐后的将自己的设计和玩法告诉大家,完成设想,体验成功;他们热情的邀请朋友们,老师们一起参与其中,分享快乐。

三、问题生发,助力幼儿玩游戏。

(一)问题让游戏内容更丰富有趣。

一次观摩活动水枪游戏中,幼儿穿戴好雨衣雨鞋及头盔或拿好雨伞,游戏中我追你逃,十分有趣,幼儿玩得不亦说乎。突然辰婧却将水枪对准了参与观摩的教师(撑防晒伞),猝不及防的教师来不及用伞遮挡,裙子淋湿了一大片。教师对观摩教师表示歉意后不但没有责备幼儿

而是马上抓住机会,与大家共同讨论如何在不影响其他人的情况下,又能玩得尽兴。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开始发表意见。

游戏内容就在幼儿的生活中、在幼儿的行动里、在发现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生发。意外的出现,使游戏的规则更加趋于完善,有助于扩展游戏的内容,让游戏内容更丰富有趣。

(二)问题让游戏过程更加尽兴。

老师,我们的水管还没接到我的城堡和公园,怎么就收玩具了,时间太快了。”“我们城堡的护城河差一点就要接起来了, 就差一点。看着孩子们万般无奈的脸,由此引发了讨论:时间去哪里了?”“如何玩的更尽兴?经过梳理发现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减掉活动前后的各项准备幼儿真正玩游戏的时间不到半个小时。于是组织幼儿共同商议如何解决问题,通过讨论后,觉得幼儿们的主意很靠谱,最终采纳了幼儿的建议,在多方的支持下实现了幼儿的想法,此后幼儿个个在游戏的过程中尽情的享受着来的时间。

(三)推动幼儿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乐趣。

玩泥游戏结束后,到洗手池有一段距离,清洗与整理又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但是只有一条路通向洗手池,而且这条路还不够宽,两人并肩走时有点困难。为了防止幼儿在去洗手的路上出现安全问题,教师总是早早地分批让幼儿们去洗手,这样就导致部分幼儿玩游戏的时间减少了,玩的不尽兴。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把问题抛给了幼儿,幼儿们的奇思妙想纷纷而至,最终大家投票选出最美的小路。后来这条小路成了泥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饭后散步时间幼儿都愿意在上面走一走。

户外野趣游戏也是幼儿社会性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游戏中学会与别人交往、合作、规则的制定与遵守等多项技能。户外野趣游戏也培养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让幼儿具有一定的危险应变能力,能够在发生危险时及时地采取保护措施,保护自己。户外野趣游戏应将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与课程资源及相应的活动关联起来,并不断系统化,发展幼儿潜在的能力,使之逐新生长为目标,帮助幼儿在原有的经验水平上获得新经验的提升。

参考文献:

焦荣华.儿童与大自然的关系对儿童教育的启示[J]. 学前教育研究, 2012.(11).

姜少艳. 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味[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

郁婷. 幼儿园户外游戏实战攻略[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7.

郑晶.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 .武汉 .华东师范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