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招投标阶段的合同与费用管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工程建设招投标阶段的合同与费用管控

何磊

江苏海外集团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区城市规划愈加完善,建筑施工项目的规模不断升高,且随着群众需求愈加多样,建筑结构的精密性和技术性也将随之提升,致使施工难度和成本显著提升,为保障工期稳步推进,必须要利用招投标体制将施工项目分包。基于此,本文通过总结工程建设招投标阶段的合同与费用管控的作用,提出实质性的优化方案,以期提升最终建成质量。

关键词:工程建设;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费用管理

现在施工项目性能多样,结构精密,使用的物料种类较多,基数庞大,每个阶段施工任务都会牵扯到大额的交易合同,一旦管控体系不完善,会导致双方基本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甚至延误工期。对此,施工人员必须要明确自身职能,在工作时建立完善的体制,实时收集成本信息,严格管控造价问题,以保障最终的建设质量。


一、招投标阶段合同与费用管控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招投标合同与费用管控不仅能提升管理效果,还能将风险损伤最小化,进一步提升项目实施的安全性,杜绝边缘化行为,保护职工及群众的基本权益,进而提升工程质量和信息流通性,确保监督管理全面细致,即:

(一)提升安全性

招投标阶段签署合同的主要目的便是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提前做好责任划分,并制定对应的预防方案,尽量避免外部环境影响工程建设的正常推进,即:

1)招投标阶段会进行工程项目成本预算,签署合同后可将许多价格浮动的材料价目进行估算,结合市场信息调查可给出相对准确的衡量标准,后续消耗材料时成本也不会有过多的出入。另外,现有的工程建设团队部分职工为获取利益会利用材料浮动来获益,签署合同后能明确表明材料需求,上报清单时也会有专业职工进行核对,致使施工规范性更强,能有效杜绝许多边缘化行为。

2)招投标阶段的合同和费用管控也是重要的历史数据,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开销可预估本次项目的大致开销,且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许多新型设备的介入会使得成本预算难度大幅上升,尤其是在工期及物料消耗量频繁变化的情况,若继续使用原有的换算方式,会时常出现资金使用超出预期等情况,但在项目实施前签署合同能提前借助历史数据,分析初步方案与新方案的出入,了解新型设备的优势,进而确保后续造价管理更加规范,衡量标准的变化也能有理可依。

(二)提升招投标效率

之所以开展招投标工作,是由于现代建设项目规模过于庞大,内部结构极为精密,由一个承包队伍开展工作耗时耗力,成本消耗严重,但分包后可以提升建设效率,即使需要支付分包费用,但和长时间物料等消耗成本而言只是九牛一毛。但招投标工作的甲乙双方虽会核对资质,但仍存在相互影响的可能性,因此二者很难达到绝对的信任,通常会利用收益作为制衡条件。但招投标阶段的合同和费用管控体制强化为合作双方提供了法律保障,双方只需注意如何完成建设任务即可,即:

1)完善的合同内容:经过体系强化,现有的合同内容需明确表明项目规模。使用的工器具及现场团队组成,并根据分包工作内容预估成本,再针对各项目所需使用的资源进行成本预估,确保明细准确。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现有的合同制度会直接受法律保护,同时还有专属的公共信息交互平台,政府机关会验证参加者的资质,杜绝虚假竞标的情况,再加之规范的公证体系,合同的效力显著提升。

2)公开的工作方式:现有的招投标多为公开方式,甲方将信息及要求向审核部门通报,审核部门会进行竞标者的筛选,并结合甲方建议挑选合适的竞标者进行商谈,达成共识后再合作,且全过程均有公共平台监督,可杜绝违法行为,效果显著。


二、提升工程招投标阶段费用与合同管控效果的措施
(一)严格遵守国家法制
    我国早在多年以前便奠定了招投标工作重要的指导性地位,在各项法律法规及行业体制的作用下,其已经成为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有关部门也随之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用于管理边缘化行为,但由于招投标工作开展之前,几乎所有的工程商业合作都是由承包商和甲方私下决定的,此时会有少数群众对招投标未形成正确认知,或被承包商私下的言语蛊惑,未选择安全稳定的公开招投标渠道,反而继续沿用私下承包方式,致使项目成本管控不力,甚至频繁出现资金断流,工艺停滞的情况,对此项目的负责人,必须要具有法律意识,了解招投标工作的重要性,即:
    1)坚持使用公开平台:我国为保证招投标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合作双方的资质不会作假,不仅出台法律,基于信息技术建立了公开招标网站,还在实地开设了招投标场所,确保项目管理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开展招投标工作。基于此,在硬件配置完好的前提下,必须要对群众的认知进行调整,如此方能降低不必要的隐患问题。首先,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须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地方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也需要通过线上等渠道呼吁管理者学习法律知识,定期组织法律讲座,并要求全员参加,在此期间讲解招投标的重要性,了解我国法律法规对其的界定,教会项目管理者如何利用法律维权,并告知其权威的网站网址和公开招投标场所地址,必要时还可组织观摩,从根源上改变错误的认知,提升招投标的普及程度。


    2)规范招投标流程:现有的公开招投标体制是基于政府支持下,建立的一种新型合作交流模式,其会通过开诚布公的资质探讨和技术交流,找出适配的甲乙双方,达成合作关系后,可以确保资金供应稳定,工艺执行稳定,从而确保最终的施工质量,降低安全隐患和资金供应问题出现的概率。基于此,首先,政府需要派遣专业的工作人员携带公开数据库,对参与招投标的承包商进行资质认定,确保其提供的材料真实无误,对自身资质的描述也无虚假,并为通过资质检测的参与者提供认证标识。其次,法制人员需要介入,对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虚假行为和边缘化协会进行处理,一旦存在着变化,损害公有利益的情况,但需要依照法律进行惩处。

(二)加强过程管理

招投标阶段的合同与费用管理是围绕成本展开的工作内容,参加沟通的双发若想保障自身权益,必须严格遵守行业规定,并选择公开招标的形式,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强化现有的招投标体制最直观的方式便是提升过程管理力度,为双方提供更稳定的交流环境,即:

1)建立电子存档:为确保后续的纠纷能得以妥善处理,有关部门需历史数据及时留存,并在指定设备中储存,但考虑到大量数据会造成设备负荷严重,故而需建立电子云端档案,当数据存储超过一段时间后,将其整合储存在云端数据库中,需要调取时,登录指定权限账号即可。

2)实现多方监督:首先,针对招投标过程中的违法行为需由公安机关接手,追究其法律责任。其次,为确保招投标的专业性,需由监理人员协同监督,其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完善合同条款,并结合实时的市场变化情况,对内容进行微调,并实时关注建设进度,从中调节,稳固建设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同与费用管控是造价管理的基础,有效开展能保障工艺的正常推进,合理控制常见的风险因素,保障施工质量稳定。但由于市场具有多变性,故而招投标阶段的合同拟定需进行市场调查后持续完善,并针对现有的体制进行优化,提升其公信力和管控力度,坚持依法治理,降低外部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康士学. 浅谈工程建设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与费用控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4):3978-3978.

[2]马霞. 工程建设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与费用控制[J]. 文渊(高中版),2021(8):1063-1064.

[3]郑瑾. 浅谈工程建设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与费用控制[J]. 房地产导刊,2020(20):139-139.

[4]郭俊红. 招投标模式下如何管理合同和控制工程造价分析[J]. 四川水泥,2019(3):174-174.

[5]张世欢. 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 建筑与装饰,2020(34):56-56.

[6]荣敏. 浅论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4):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