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收获”理念下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3

在“全收获”理念下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

林宗威

厦门市同安区大同中心幼儿园      361100

摘要:文章对“全收获”理念下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展开探讨,对“全收获”教育理念展开详细分析,简述种植活动对幼儿的成长意义,并提出当前种植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立足问题提出几点种植活动开展策略,从而实现“全收获”理念的全面身渗透,促使幼儿在种植活动中得到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在实践与合作中实现自我管理、团结协作,在种植活动背景下提高其综合素养。

关键词:全收获;幼儿园;种植活动;策略

“全收获”理念下的“全”,打破了传统种植活动的局限性,不仅仅让幼儿在活动中收获食物,更是要让其在多层次、多方面出发,在种植活动中收获多种能力,在实践与探索中促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成长。幼儿园种植活动属于一种综合性的活动,该活动能拉近幼儿与自然间的距离,在实践中发展幼儿的劳动意识,在与团队、同伴合作中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教师要利用好这一教育优势,活化种植活动并发展幼儿多方面能力,促使其综合素养得到稳定的提升。

一、“全收获”教育概念

“全收获”中的“全”是指多层次、多方面、多主体,打破传统种植活动中的刻板模式,不仅仅让幼儿注重果实的收获,更是要让其重视种植过程中的发现,通过种植活动延伸多种课程,促使幼儿在种植活动中得到综合素养的提升。将该教育理念运用到幼儿园种植活动中,不仅仅能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需求,还能拉近儿童与自然间的距离,在活动中激活幼儿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形成“多方共赢”的教育模式,锻炼幼儿的各项能力[1]

二、种植活动对幼儿的成长意义

在新课改背景下,种植实践活动成为当前学前教育行业的热门话题。种植活动中其蕴含着极深的教育价值,将其合理开发与应用,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种植活动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种植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需要幼儿的悉心照顾与仔细观察,通过一个周期的活动让幼儿意识到种植过程的不易,同时也能丰富其对自然环境的认知[2]

其次,种植活动能强化幼儿对生命的感悟。在种植活动开展时,幼儿需要每天照顾植物、观察植物,通过漫长的对比与等待了解植物生命力的顽强,同时在种植失败中也能让其意识到“生命的脆弱”,用真实的情境让幼儿获取别样的情感体验,让幼儿了解到生命价值的真谛。

最后,种植活动能强化幼儿的多种能力。在种植活动中幼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而各种意外情况的出现能给予幼儿别样的学习契机。如再发现“新生物”时,幼儿会产生较为浓烈的探究欲望;在观察记录中,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计划;在合作工作中,能强化幼儿团结协作的意识……等。由此可见,合理开发种植活动,能让发展幼儿的多方面能力。

三、幼儿园种植活动现状

(一)忽略幼儿实践教育

在当前幼儿园种植活动中,教师虽然意识到种植活动的重要性,但忽视了对幼儿的实践教育。如在活动出现一点问题或困难时,教师常常会“代为包办”,忽视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就导致幼儿的实践机会有限,无法近距离地观察自然、了解自然,没能充分发挥出种植活动的作用。

(二)教育功能开发有限

种植活动并非让幼儿“收获食物”,而是利用种植户过程展开教学,让儿童获取各种各样丰富的知识。在当前活动中,教育模式存在“局限性”的问题,教师和幼儿注重“果实丰收”,忽略了其他教育功能,没能充分展现出种植活动的教育价值,是当前活动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三)教育活动存在问题

幼儿年龄小各方面能力发展不成熟,所获取的生活、社会经验有限,在种植活动中对植物的丰收与成长具有较多的困惑。而教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其所了解的种植知识有限,在出现不同情况和问题时教师无法帮助幼儿解决困惑,导致活动过程与教育目标相脱节,影响了种植活动的整体质量。

四、“全收获”理念下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的策略

(一)观察自然现象,激活幼儿探究意识

在开展种植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现象,鼓励其说出自己在种植活动中的发现,鼓励幼儿“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在问题的带动下点燃幼儿的探究意识,让其由知识表面深入到科学原理中,在自主探索中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3]

如再一次种植活动中,中班幼儿对“昆虫”产生了较为强烈的探究兴趣。在活动开始时,一些幼儿开始还在观察植物的成长变化,没多久就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所吸引,并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如:为什么有些虫子是绿色的,有些虫子是红色的?为什么有些昆虫会飞,有些只能在叶片上?这些虫子平时吃什么?等。面对幼儿五花八门的问题,教师可利用好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幼儿对观察的现象展开深入探索。如在种植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回到家中收集资料;或鼓励其在益智区、图书区中探索答案,引导幼儿对观察到的现象展开自主学习与探究,巧用问题点燃幼儿的学习意识,让其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而在幼儿寻找到正确的答案后,教师还可针对幼儿的答案进行深度引导。如幼儿在寻找到正确答案后,争先恐后地向教师和同伴介绍不同昆虫的特点及习性。教师耐心聆听幼儿的讲述,在讲述完毕后再次提出问题。如:这些昆虫住在哪里呢?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它?它们是益虫还是害虫?对我们的植物有没有危害呢?等,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再次提出问题,通过新的问题引导幼儿再次展开深度探索,在种植活动中激活幼儿的探究意识,全方位渗透“全收获”的教育理念。

(二)分组合作完成,强化幼儿合作能力

种植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而幼儿园属于“集体教育”的氛围。在“全收获”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合理开发种植活动内容,从不同视角入手,激活幼儿能力,促使其在综合性活动中获得全面的成长。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是教师的重点教育工作之一,也是当前社会对人才考核的重要标准。教师可利用种植活动的契机,在活动前将幼儿进行合理分组,举办小型“合作竞赛”活动,从而进一步强化幼儿的合作能力[4]

以大班幼儿种植活动为例。时值暮春时节,正是展开种植活动的最好时期。为进一步强化幼儿合作能力,教师可在活动前将幼儿进行分组,并为每个活动小组发放相同的教育任务,让幼儿在种植过程中展开合作。如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将班级幼儿分成4-5个小组,并对各个小组讲道:“在今天的种植活动中,需要大家完成松土、挖坑、播种、填土、浇水等工作,每个小组成员人数相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相同的活动道具。请各个小组成员合理分工,看看哪组小朋友完成任务的速度最快,完成质量最高!”在这一活动中,教师使用了“团体竞赛”的教育模式,突出了“小组合作”的特性,要求幼儿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幼儿具有较强的胜负心和求知欲,竞赛活动的开展能让幼儿的团体意识得到增强,通过团队竞赛的方式意识到“同伴”与“合作”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合理开发种植活动,突出“全收获”教育理念的优势,助力幼儿优秀品质的养成。

(三)随机生成活动,丰富幼儿科学认知

我国幼教之父陈鹤琴曾讲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种植活动是拉近幼儿与自然环境的最佳途径,而在幼儿种植和活动中也会出现多种情况。幼儿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状态及现象,观察儿童的活动状态,利用幼儿对自然的疑问和困惑随机生成活动,用自然界的丰富知识点燃幼儿的认知,丰富幼儿科学知识储备,让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如在种植黄瓜、丝瓜、苦瓜等植物时,幼儿种植经验有限,不知道此类植物需要建立“攀爬架”。而随着种植活动的不断深入,植物幼苗越长越大,幼儿也发现了问题:“为什么这些植物蔬菜苗无法站起来?它们怎么了?”教师观察到幼儿的种植问题后,随机生成了科学探究活动《蔬菜苗的秘密》,并将其投放在科学领域活动,构建了一节别样的活动。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对幼儿讲道:“种植园的蔬菜一天天长大了,但是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一些植物无法“站起来”,它们是生病了吗?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教师根据幼儿的观察和疑问随机生成了科学活动。而随着这一活动的诞生,幼儿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更加浓郁的探究意识,七嘴八舌地提出了多种猜想。最终,师幼共同翻阅百科全书查找了一些资料,发现,“黄瓜、丝瓜、苦瓜等植物需要建立‘攀爬架’,蔬菜会顺着架子向上爬,慢慢地就‘站起来’了,才会结出各种果实”。在找到正确答案后,幼儿和教师店共同商量“攀爬架”的制作方式,没多久幼儿便收集到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大家一边商讨一边策划,解决了种植区的问题。

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立足于幼儿的观察与发现,在儿童提出问题后,教师随机生成了科学活动,以“攀爬架”为主题,让幼儿对种植现象展开科学探索。这一活动的构建立足幼儿的种植经验,尊重了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问题的提出,生成了趣味活动,在自由探索中丰富幼儿对植物的认知,合理开发种植活动,在主动探索中丰富了幼儿的科学知识储备。

(四)感知种植过程,建立勤俭节约意识

在“全收获”的教育理念下,虽然要求教师从多个视角出发使幼儿得到多方面能力的增长,但也要合理利用种植活动,让幼儿感受种植的活动过程,了解到果实丰收的来之不易,在实践中强化幼儿的情感态度,让其建立“勤俭节约”的意识。

首先,教师要予以幼儿丰富的实践机会。如在初春时期,教师要带领幼儿开垦荒地、松土,做好种植前的活动准备。在该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准备好儿童铲子、手套等工具,让幼儿走进自然环境中,在劳动中体验种植活动的不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得出现“代为包办”的行为,要尽量让幼儿完成任务,拉近幼儿与自然的距离。其次,在种植活动开展后,教师要引导幼儿每天观察种植区的变化,并带领幼儿定期为植物除草、松土、捉虫,通过亲身实践与幼儿丰富的情感体验。最后,在丰收时节中,教师要带领幼儿亲手采摘自己种的植物,并将果实送到幼儿园的厨房,拜托厨房的叔叔阿姨将其加工,让幼儿品尝自己的收获。这一整个种植流程蕴含着丰富的实践契机,在种植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回顾整个的种植过程,并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这种教育方式能让幼儿实际体验到一颗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植物的成长周期也会让幼儿更加清晰地了解,果实丰收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其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水果的来之不易,让其在亲身实践与真实体验中建立“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意识。

(五)展开记录分析,提高幼儿多种能力

种植活动是一个漫长的活动周期。在“全收获”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利用好“种植活动”周期,引导幼儿对整个种植活动展开记录与分析,通过记录整个种植过程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分析力及前书写技能,达成“全收获”理念的全面渗透

[5]

首先,在“前书写”技能的培养中,教师可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教师可引导幼儿建立植物记录手册,让幼儿用绘画和符号记录每天天气情况、植物的成长状态。如:“太阳”代表晴天;“水滴”代表雨天;“云朵”代表阴天;一片叶子代表发芽;一朵小花代表植物开花……等,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符号记录植物的成长过程与变化,从中发展幼儿的“前书写”技能。

其次,在观察力的培养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每天自己观察植物的成长状态及周围自然环境的变化,根据自己观察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记录,创设一本《植物成长档案》,让幼儿在记录过程中丰富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同时也能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最后,在分析能力的培养中,教师可引导幼儿结合《植物记录手册》和《植物成长档案》进行分析,让幼儿分析、对比自己的种植过程,结合两个手册的内容对植物成长进行分析,让幼儿更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进一步强化幼儿的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将“全收获”理念为教育基础,对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开展提出几点教育建议。“全收获”理念下的幼儿园活动,既能激活幼儿对自然界、新奇事物的探究意识,还能让其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正确的合作技能。身为幼儿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该教育理念的教育价值,从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幼儿情况调整种植活动,在实践中开拓幼儿的思维,让幼儿体会到种植活动的意义和乐趣,在实践活动中让其得到多种能力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赵晓洁. 浅谈"全收获"理念下种植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J]. 世纪之星—小学版, 2021(5):2.

[2] 孙丽玲. "全收获"理念下的学前儿童种植记录初探[J].  2021.

[3] 龚定华. "全收获"理念下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的教育价值[J]. 文学少年, 2021, 000(030):P.1-1.

[4] 臧晓国. "全收获"理念下开展种植活动的有效途径[J]. 科学咨询, 2021.

[5] 邹晨静. 种植活动促进幼儿"全收获"的教育策略[J]. 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 20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