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种策略提高幼儿园音乐活动实效性

/ 2

运用多种策略提高幼儿园音乐活动实效性

                              ,季芳

绍兴市上虞区爱弥儿幼儿园       312300

幼儿园音乐活动是以音乐特质为基本元素的活动,是一种以创造为目标、音乐领悟为主体的艺术教学形式。通过丰富的音乐游戏和多样的音乐环节来创造表现的机会,幼儿从中可以发展情感和美感,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因为当幼儿参与表演和实践体验时便实现了自己的艺术想象,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发展了基本音乐能力。既然音乐教育对幼儿健康全面发展有着这么多的作用,那么教师组织的每个音乐活动就要打动幼儿的心,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提高幼儿的音乐技能,培养他们的艺术情操。

因此要提供自主表达的音乐空间,让幼儿乐于学习、自由发挥想象和创造,从而提高音乐活动的实效性。

一、图谱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图谱这样的视觉符号起到了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的作用。我在音乐教学的五个领域中利用图谱进行教学:

1、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利用图谱

由于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理解力和音乐修养都有限,孩子厌倦单纯听的音乐教学。运用图谱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化,能帮助幼儿形象地掌握音乐的性质、旋律、节奏、特征、曲式结构特点,强化音乐审美感受,提高音乐记忆效果。如《水族馆》图谱中表现 A段音乐水草的生长的锯齿线和 B段音乐中小鱼游来游去探望水草的波浪线。这些符号对幼儿理解和再现乐曲的特性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提示作用。

2、在歌唱活动中利用图谱

歌唱是音乐教学中感受、体验审美情感的直接手段。歌唱可以使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可以培养他们的乐感和美感,可以丰富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如果在歌唱教学中能利用图谱来表现歌词内容,一来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二来可以表现歌曲独特的演唱风格。如《买菜》歌中,根据歌词进行图谱的设计。这首歌曲中出现了比较多的蔬菜名称,幼儿记忆起来有点难于是在设计图谱时,到唱蔬菜名时,将对应的蔬菜画上去,这样可以起到提醒幼儿接下来该唱哪种蔬菜了,把这首歌曲诙谐、滑稽的歌曲性质演唱出来。

3、在韵律活动中利用图谱

幼儿园韵律活动的形式、内容越贴近幼儿生活就越容易激发幼儿学习热情,也越容易为幼儿学习掌握。为了让幼儿能更好的掌握韵律活动的,利用图谱为载体,向幼儿传授韵律活动的精髓。在中班韵律活动《摘果子》中,将幼儿重点学习的踵趾小跑步制成了图谱让幼儿重点学习。

4、在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利用图谱

对于认知水平有限的中班幼儿,专门设计了一些生动,形象的图形符号来代替乐器出现在乐谱中。例如:打击乐《郊游》图谱中表示小铃的、表示铃鼓的~~~和表示圆舞板的“●”,以此来帮助幼儿消化难以掌握的节奏与音型。还可以通过动作来串连图谱,通过图谱又来串连音乐,这样本位一体化的串连方式将繁杂乐谱简而化之,便于幼儿对乐谱及演奏乐器的记忆和掌握。

5、在音乐游戏中利用图谱

在音乐游戏中,幼儿必须根据音乐的性质、情感、节奏、结构等要求进行游戏,所以,幼儿首先必须理解音乐,才能更好地去表现音乐,进行音乐游戏。如中班音乐游戏《小白兔和大黑熊》中,根据歌词设计的图谱为1、小白兔在跳、游戏;2、小白兔蹲下;3、选拨大黑熊;4、大黑熊寻找小白兔;5、大黑熊蹲下。当幼儿看到图谱时,自然会进行表演并进行游戏。

二、多通道参与教学模式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幼儿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契合幼儿的审美心理特点,运用多通道参与模式,引导幼儿将自身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运动知觉等充分调动起来进行感受和学习。

(一)在歌唱活动中的运用:巧用游戏,唱与动结合

小班歌唱活动小老鼠找朋友:运用多通道参与模式,教师事先根据歌词设计了找朋友猫捉老鼠两个游戏环节。在活动中,教师一边唱歌,一边扮演着小老鼠邀请幼儿一起到台前唱:幼儿一边跟唱,一边扮演小老鼠的好朋友老猫要捉的对象。幼儿不仅可以通过找朋友做出邀请的动作,还可以通过游戏中重复的的动作过程,更好地把握这首歌的节奏和旋律。在整个歌唱活动中,幼儿边唱边模仿教师的动作或自创动作,几轮下来重复的歌唱并没有让他们感觉枯燥,而是一直兴致高涨。两个游戏与歌唱的巧妙结合,增强了幼儿唱歌的趣味性和学习歌曲的效率。

(二)在韵律活动中的运用:巧用故事,听与演结合

运用多通道参与教学模式,教师在活动设计时可以适时加入图画或语言的刺激,激发幼儿进行动作想象。例如,在大班韵律活动毛毛虫的一生中,以故事情节的巧妙嵌入帮助幼儿进行乐曲的理解和表现,幼儿不仅可以听音乐做律动,还可以根据故事想象画面,从而在律动中感受到毛毛虫找食物中的兴奋与失落、 毛毛中蜕变中的煎熬与冲突、蝴蝶飞舞时的轻柔与自在,并进行相应的动作创编。

(三)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中的运用:巧用舞蹈、图示,看与动结合

在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中,乐器演奏是主要的教学内容。例如,在中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

赛马中,教师可以先让幼儿欣赏二胡独奏《赛马》;然后将全班幼儿分为三组,每组选一名幼儿在队列前做指挥,指挥的幼儿要根据教师的提示适时加入蓝天白云、骑马扬鞭、牧民欢庆三组舞蹈动作;接着全体幼儿一对一结伴,一个做指挥表演。另一个欣赏,然后轮换角色。通过欣赏和表演指挥的舞蹈动作,幼儿既从听觉上也从视觉上把握了音乐的节奏特征,又充分感受到了音乐的情感和特色,激发起对大草原和少数民族生活的好奇和向往。

(四)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运用:巧用绘画,听与看结合

在一些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多通道参与模式,结合图片带来的视觉刺激让幼儿了解音乐的情感色彩。例如,在民乐欣赏活动喜洋洋中,幼儿一边欣赏音乐,一边欣赏过年的图片,包括一串串高高挂起的红灯笼、一挂挂啪啪作响的鞭炮、一碗碗端上桌的饺子……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更加了解了民俗民风。而欣赏完音乐及图片后,幼儿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在音乐活动中,只有通过多种手段增强活动的有效性,用音乐打动和熏陶幼儿的心灵,引导幼儿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才能使幼儿真正成为音乐的主人,在音乐中焕发生命和智慧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