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民法典,护航军旅人生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8
/ 2

学习贯彻民法典,护航军旅人生路

杨茜如

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471000

一、民法“典”亮军旅人生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标志着民法典时代的到来。

(一)民法典颁布的重大意义

5月29日民法典通过的第二天,习近平主席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题就是“切实实施民法典”,这显示出民法典的颁布不仅是法律界的大事,也是全党、全国的大事。这次政治局集体学习,习近平主席对民法典颁布的重大意义作了充分阐释:

第一,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这一点概括了民法典对于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标志性意义,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典”字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以“民法”命名的法典,其颁布标志着一个权利保护新时代的到来。

第二,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说过,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民法典很好地完成了从基本权利到民事权利的过渡,将老百姓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文化教育、从业生活等方方面面囊括进去。

第三、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一种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行政治理方式。对国家而言,法治是基础、是支撑、更是保障。民法典的制定会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习近平主席对民法典意义的阐释,明确了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确认了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的作用。

打开民法典,我们能看到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和侵权责任编等7编,共计1260个条文。民法典以1260个条文回答了一个自然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等各项权利,包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密码,是一部真正的“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二)民法典开启民事权利保护新纪元

孟德斯鸠曾经说过,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这体现出民法应当秉承的人本主义精神。我国民法典充分彰显“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开启民事权利保护的新纪元,保障包括军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化对人格尊严的保护。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我国民法典最重要的创新和亮点之一,开创了民法典制定的先例,为世界各国有效解决人格权保护问题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人格权有很多种类,像我们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都包含在内。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来临,公民的人格权更容易受到伤害。不论是满天飞的骚扰电话,还是社会事件中一轮又一轮的网络暴力,都在侵害着我们的人格权益。民法典及相应配套法律的规定,将极大加强对人格尊严的保护。

第二,细化侵权责任制度保障。通过各项民事责任制度充分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民法典通过各项规则守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例如,在侵权责任编的产品责任部分规定了惩罚性赔偿责任,将对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行为构成有力打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划分,保障“车轮上的安全”;法典还重点完善高楼抛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相配套,保障“头顶上的安全”等。

第三,对新时代新问题进行有效回应。将“绿色原则”写入民法典,要求公民在民事活动中节约资源、保护生态,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民法思路。维护网络购物秩序,明确只要在网上下单购物,即与卖家成立电子合同,只有在商品被买家签收之后商家才算完成合同,强化对公民网络购物的保障。此外,民法典还细化了情侣在恋爱期间转账的法律性质,明确特殊数额的 “520”、“1314”等转账将被认定为赠与,在分手后无权要回等,为此类民事纠纷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解决方案。

(二)民法典提升军人权益保障新境界

当前,国防和军队发展进入新时期,军人荣誉和合法权益也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近年来,《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退役军人保障法》、《军人保险法》、《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等多部政策与法律法规相继修订出台,使得军人权益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而民法典的颁布,更是开启了军人民事权益保障的新境界。法典的设计赋予权利保障以体系化,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健全和充实了民事权利种类,完善和细化了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规则,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权益保障体系,以尊重和维护广大官兵合法民事权益。

军人军属都是公民,都享有民法典规定的各项权利,承担民法典规定的各项义务。所以说,民法典的每一条几乎都与广大官兵及其家属息息相关,深刻影响着每个军人的日常生活。在此基础上,民法典还针对军人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对维护军人军属权益和国防利益做出了一些特别的规定。例如,民法典第185条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近几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戏说”“歪曲”英烈形象的事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民法典进一步确认了《英雄烈士保护法》的规定,明确了此类案件的民事责任,从更高层面加大了对英雄烈士依法保护的态度。民法典1081条规定现役军人离婚的特别保护条款,即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应当征得军人同意,但是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为了与民法典配套,2021年1月1日新的《军队人员婚姻管理若干规定》施行,还对军人结婚、离婚具体程序作了专门的规定。民法典第254条规定国防资产属于国家所有,明确国防资产归属。同时,民法典关于“特别法人”的规定,也让军队在参加民事活动时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等。

民法典为何要设置这种对军人军属的特别规定呢?这是基于军人职业的特殊属性和军人军属因此承担的特殊义务,所做出的的权利义务对等性的规定。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民法典当中的一些特别规定,落实并细化了对军人职业的尊崇与保障。

二、学习贯彻民法典,做时代法治尖兵

民法典作为民事权利保障的宣言书,极大地提升了军人权益保障的境界,促进了依法治军理念的现代化。推动民法典的实施,能够有效汇聚依法治军新动能。

军校学员作为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的重要主体,是我军未来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主要来源。因此,大家要在“兵之初”的关键阶段,积极学习贯彻民法典,争做时代法治尖兵。

首先,要学习好民法典。依托学校开展的《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准确把握民法典的主旨精神、核心要义,掌握民法典的体例结构和创新亮点,重点熟悉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条文内涵,真正让民法典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结合未来职业定位,理解民法典当中所包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深刻感悟民法典所体现的价值导向、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

其次,要遵守好民法典。革命军人守纪律。对于民法典规定的各项义务,都应该严格遵守。杜绝高空抛物,积极举报相关行为;尊重他人人格权,尊重他人尊严与隐私;构建良好家庭关系,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等。我们要以民法典为遵循,把法治精神、法律原则、法律规范变成日常生活自觉的反映,变成行为本身必备的规律,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能力。

再次,要使用好民法典。对于民法典赋予的各项权利,我们应在熟知的基础上提高用法的意识和能力。当自身的权益受到损害时,不能“算了”,“就这样吧”,“认倒霉吧”,要增强维权底气,学习通过民事调解、民事诉讼等法定途径主张和维护自身和家属的合法权益。在发挥自身主体作用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提升法治素养。

最后,要宣传好民法典。我们作为青年学员,有能力也有义务做民法典的传播者。向家人、朋友阐释好民法典的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推动民法典走向实处、深处。多关注社会上和生活中的法治事件,多参与法律实践活动,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做普法的典范。

习近平主席指出,依法治军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式,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民法典的颁布与实施,将更好地指引我们每位学员的现实生活,护航我们的军旅人生长途。在座的各位学员,愿我们永葆投身依法治军实践的热情,为凝聚强军兴军伟业奉献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