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背景下职业院校机电专业三教改革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30
/ 2

智能制造背景下职业院校机电专业三教改革路径研究

杨德永

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天津  300162

摘要:在“中国制造2025”政治背景下,中国逐步向技术要求更高的智能制造时代迈进。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人才方面也面临着巨大挑战,需要那些拥有更高专业素养的人才。面临这样的时代变化,各大职业院校必须注视人才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本人以机电专业作为例子,在这里探讨一下在现今智能制造的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对于机电专业的改革方向,包括师资、教材、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希望能和同行共同探讨进步。

关键词:职业院校;机电专业;三教改革;路径

引言

在全国教育会议上总书记习近平曾强调,必须专注于“教好”,以教师、教材、教学方法为核心进行改革,寻求更加有效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于教材改革来说,必须以教师为主体,属于“三教”的重中之重[1]。改革过程中课程建设以及学习内容是以教材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学改革需要教法来贯彻,教师的改革需要改变教学的模式、方法以及手段进行实现。职业院校里机电课程专业性比较强,学习内容也相对丰富,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存在挑战性,学生们既要涉及庞大的抽象知识,又要在学习中贯彻实践,这不仅仅给学生们增加难度,而且也给三教改革增加障碍。

一、职业院校机电专业的教学现状

1.教材内容与“1+X”技能标准缺乏有效对接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把教材当作知识的具现方式,与此同时,教学材料也成了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工具。在职业院校来里,教材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着职业院校的教学效果。然而,根据对职业院校大量教材的分析,许多教材并不能有效表现职业教育方面的特点,职业院校现在的教材实训比重过小,换代速度过慢,对职业院校造成严重影响,不能及时的培养专业素养人才,达不到社会的需求[2]。以学生的视角出发,在当今互联网社会熏陶下的学生,其学习能力以及接受能力非常强,面对枯燥乏味的教材学生会产生排斥心理,现在的教材还是延续以前的老式教育,在学习教材时,无法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让学生的学习没有积极性,枯燥的学习内容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让学生更加难以学习的兴趣。

“1+X”证书制度的实施是“三教”改革的一个典型特征。该制度详细要求了每一个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要取得学历和学位(职业教育本科)证书,还要至少获得一门相关专业的技能等级证书。就目前的现状而言,职业院校正在使用的专业教材大部分还是由教师进行编写,没有让那些工厂企业的技术人员介入,造成现在使用的教材内容和社会需要的那些高素质专业人才不一致,职业院校准备的培训课程也和社会企业的实际生产之间存在差异,而且还和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评判标准存在差异。另外,教材的内容还在延续以前的思想,现在的‘1+X’技能考核更加严格,现在的职业院校和时代不同步,教材不能有效反映现代化教学。职业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反而会购买一些相关技能考核的参考资料和书籍。

2.教学方法理实结合不紧密

职业院校目前实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明显落后与现今社会的发展,因为大多数教师都还遵循着传统的教学体系,教学的时候很少有实践和锻炼的机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更加强调理论知识,很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不要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操作能力了。另外,职业院校的大多数教师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对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理解的还不够透彻。大多数教师仍然把理论知识的教学放在首位,不让学生在学校中多上实践课,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把知识和技能相融合,最后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能力脱节,造成眼高手低的情况。此外,一些职业院校的教师在使用教学方法的时候,已经能够初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并且获得一些效果,可惜还是不能对学生的技能训练起到实质性的帮助,致使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不能得到实践,进入社会工作以后,很难显示出与理论知识相匹配的操作水平。现在社会中普遍出现这种现象,这也说明了职业院校现在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跟不上当今社会的需求。

3.双师队伍缺乏,师资结构不合理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职业院校的教师团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足。超过一半的学校师生比例都超过了一比一十八,某些地方以及专业更是超过了一比二十五。现今的职业院校不断的进行扩招,更是让职业院校的教师团队陷入窘境,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需要跟的上发展[3]。职业院校的招聘也会受到各方面的制约,能招聘到的教师大多都是应届毕业生。行业和企业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那些高素质专业人才,由于学历限制,最后只能用兼职的身份到职业院校教学。现在的职业院校缺乏那些拥有专业素养的领头人,由于教师结构不科学,所以职业院校的学生教育不怎么理想。

二、智能制造背景下职业院校机电专业三教改革路径

1.多措并举,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师资队伍的建设、管理及工作活力的激发是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教师属于培养专业人才的组织者以及实施者,他们的教育理念,技能水平等将决定着学生的专业水平。针对这方面,职业院校需要设立专门的领导工作组,带领教师团队整体改革。成立核心的教学队伍,其中必须包括高素质专业教师、企业里的一流职业专家,制定教师的专业学习计划,使用专业研修平台,让学校的师资团队逐步向优秀团队靠拢。另外,院校也需要对改革大力支持,对教学事业倾斜资源。院校需要把专业的授课教师送进企业实践,实际体验企业的发展与需要,让教师发自内心的想要改革;利用职业教育集团、企业工作室、企业研发中心给教师建立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用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校企合作,建设职教特色新形态教材

第一,职业院校和企业里的专业人士一起编写专业教科书,既可以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一线技术人员,又可以为企业的工人当作岗前培训以及日常进修。在职业院校中建立模拟工作场所,能够真实的体验一线工作内容、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工作的真实场景。另外,还要建立一个能够结合教材内容的活动中心。教材内容里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现实场景衬托出来,能够更好的调动学习兴趣,编制过程如图1所示。

1教材项目任务设计架构

第二,“教学做一体化”职业院校要给教材配备基础资源和课外资源,基础资源教应充分体现教材特征,其中包含线上课程、PPT、动手能力、课外拓展等。能够很好的体现在教学的所有环节,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为了保证知识的完整性,教材里面包含的知识点业要匹配相对应的网络资源,作为教学或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法,要和教材进行同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实现。

第三,开发活页教材。在这里用机电专业作为示例,需要在机械加工类企业操作模式、产品的开发设计、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的基础上,开发和设计工作手册类型的活页教材。这种新型的活页教材必须以学生为重心,专业能力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来开发和设计,加强“工作手册”的影响,减弱“教材”的特征。通过工作手册活页教材的深度研究,来实现职业院校的闭环学习体系,如图2所示。

2开发工作手册式活页教材的闭环式流程

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要素包括以下三点:(1)活页教材的内容选择非常重要,需要选择企业生产现场的员工任务、操作规范、现场情况、工作评估和进修学习等情况,把学生们的实训课程详细划分成多个阶段,让学生可以在学习或实训的时候随时查阅、验证、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难题。(2)把所有的工作流程都详细的记录下来,创建出每个流程所对应的学习场景,在场景中给学生安排任务。根据工作流程,给学生设计索引类型、任务类型、问题归纳类型、测试识别类型和总结反馈类型的活页教材。(3)职业院校专业课教材必须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分析教材所需的资源,研究开发纸质教材无法承载的网络资源。

3.学做一体,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法改革

教学方法改革重点在于怎么教的问题,其核心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中心,以学做一体的形式来融合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

第一,给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确保学生能够更好的吸收和消化教材内容,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知道学生在课前的学习情况,然后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教学方式[4]。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住重点,要让学生快速学会教材里的理论知识,另外,学生们在学习时难免会出现误区,教师要在课外对这些容易产生误区的地方进修归纳,在课堂上重点讲解,避免让错误的发生。课堂上教师要经常提问一些问题让学生主动回答,给学生多做交流,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学习结束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能巩固所学的知识重点。

第二,以教学改革为指导,实施学做一体化教学。让学生融入到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实训过程要以真实的工作流程为基础。教学内容需要引进企业文化,使学生在实训场景中掌握专业知识,并且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养。学生在学做一体化的过程中反复实践,能够把知识和技能进行融会贯通。面对现代社会产生的岗前培训班、学徒班等,需要把课堂设在工厂一线上,严格按照员工的标准进行教学,加大学生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让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岗位,实现真正的教学教育改革。

结语

总而言之,“三教”改革在职业院校里必须进行,现在的职业院校教师团队匮乏,教材更新慢,教学方法落后,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实施改革职业院校才能够使自身的教师团队、教材和教学方式得到更好的优化,能够让职业院校的整体教育水平更上一层楼,也能让从院校毕业的学生更加快的融入社会,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婉军. 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1(7):25-26.

[2]黄玉兰. "三教改革"背景下基于"STEM+"理念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研究——以电气专业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 2021(24):78-81.

[3]曹昌仁. "三教改革"和"1+X"证书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电脑与电信, 2021(9):38-41.

[4]王敏. 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实施[J]. 东西南北:教育, 2021(3):287-287.

作者简介:杨德永(1976—),男,天津市武清区人,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现代加工系系主任,高级讲师,大学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类专业一体化教学和专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