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治疗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0
/ 2

小儿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治疗进展

邵晓娟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萧山医院  浙江  杭州  311200

要:小儿急性胃肠炎疾病作为儿科中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致病因素和小儿不洁饮食等相关,患儿一般有呕吐、腹泻、腹痛以及恶心等症状。若是病症严重患儿会有全身中毒症状与精神萎靡症状,甚至会昏迷,对其生长与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所以需给予其对症治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表现,提升疗效。

关键词:小儿急性胃肠炎;思连康;蒙脱石;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布拉酵母菌

小儿胃肠炎疾病为小儿群体中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病症,目前伴随经济飞速发展,国民饮食在逐步地变化和发展,使得此类疾病患病人数有所增加。由于小儿胃肠道依旧处于发育阶段,没有较高的防御作用,所以发生轻微感染与功能障碍就有可能患有小儿胃肠炎。此类患儿典型症状表现为肠道组织内部病毒或是细菌感染,大多数是因为大肠杆菌造成的。所以需探析治疗方式,以期选取更高效和安全性的用药方法。

1 思连康+蒙脱石散疗法

思连康药物内主要的成分为机体正常肠道内正常的细菌,对肠道内正常的球菌群直接的补充,对机体内正常的肠道蠕动维持,对肠道菌群的平衡度加以调节。那样的细胞将于肠道中特异性地生长,进而降低细胞的炎症,治疗小儿胃肠炎治疗。嗜酸杆菌可降低患儿肠道内的大肠埃希菌与志贺菌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对机体内氧气控制,进而给双歧杆菌等诸多的厌氧菌提供繁殖的环境,使得其加速生长[1]。蒙脱石散为消化道黏膜保护剂之一,此药物主要是消灭病原体、吸收病原体与消化道中黏液糖蛋白结合,增强肠道中粘液的黏度,加速上黏膜的恢复,将辅助患者胃肠部炎症症状高效缓解。患儿在服用思连康药物之后,肠道内将会有生物性屏障出现,而且乳酸杆菌可产出醋酸、乳酸等多种物质,进而减少患儿肠道内pH值,对致病菌的繁殖加以抑制,逐步的建立其完善的肠道菌群,确保机体的免疫力显著增加。

2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蒙脱石散疗法

适宜的补充维生素能够提升肠道内有益细菌的种类与数量,重新的构建其肠道屏障,加速损伤黏膜的修复速度,提升机体恢复力。其中,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药物为四联活菌制剂药物之一,其可迅速地补充肠道内的乳酸杆菌,出现过氧化氢、乳酸杆菌,对机体肠道内环境有效改善,抑制有害的细菌生长,使得肠道内菌群平衡状态恢复,促使细菌的状态逆转,重新的构建出生物屏障。可粪链球菌与枯草杆菌会引起肠道出现缺氧的环境,使得肠道内厌氧益生菌繁殖力明显加强。对此,将二者联合运用可使得肠道冲洗力迅速恢复,增强机体肠道免疫力。可证实,而菏泽联合运用能有效缩短疗程,发挥出迅速止泻的作用[2]

3 蒙脱石散+布拉酵母菌疗法

布拉酵母菌为新型的微生态真菌抑制剂药物之一,于肠道内属于临时的一种益生菌,对于病原体的生殖抑制性比较强,可降低微生物对于黏膜产生的损伤性,对肠道的功能加以保护。加之,此种菌为纯天然的产品,一般在六小时之后就会从消化道排出,对于儿童来讲并没有副作用[3]。其对消化道内细菌具备较强的附着能力、抑制能力以及吸引能力,所以具有较强的止泻作用。同时,其会对机体肠道产生直接的影响,提升患儿抗分泌刺激、营养刺激、抗炎刺激、免疫刺激抗炎作用。将二者联合运用,可将病毒与病菌对胃部产生的侵害阻断,逐步地建立起屏障,将其消化系统的微生态循环改善。有学者研究指出,蒙脱石散+布拉酵母菌治疗方式的运用,可明显改善患儿的炎性因子,提升疗效。其中,IL-6为临床中多见的一种炎症指标,其参与到机体多种免疫活动中。IL-10为受抑制性细胞因子,由经由细胞Th2合成、分离刺激细胞因子加速的冲动和冲动地产生;TNF-α为引起级联反应激活与间接提升感染风险度的一种动机因子[4]。有学者对炎性因子和小儿肠胃炎疾病间的联系产生研究,结果证实,血液内IL-6、IL-10、TNF-α水平显著比对照组高。可证实疾病因子水平和急性炎症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治疗中疾病会逐步地被控制,儿童对于IL-6水平、IL-10水平、TNF-α水平敏感度有所降低,可证实上述三种炎症因子可运用在儿童早期肠道炎症改善中[5]

4展望

目前对小儿急性胃肠炎治疗中一般会运用西药疗法,可伴随不良反应持续,药物不规范运用等问题的发生,会引起患者病况更为严重。对此,对患者治疗过程中运用益生菌治疗方可改善患者症状,疗效明显。所以临床中需更为深入的探析益生菌药物联用方式,以期提升疗效。
参考文献:

[1] 何丽英. 小儿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治疗进展[J]. 婚育与健康,2021(5):34-35.

[2] 付伟,韦艳丹. 蒙脱石散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对小儿急性胃肠炎患儿炎症反应及症状改善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20,49(9):1141-1142.

[3] 王横溢. 益生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9):43-44,74.

[4] 周茹,周振兴,李娟,等. 分析患儿肠道内微生物的变化与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之间的关系[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1,28(4):546-548.

[5] 肖怀秋,李玉珍,林亲录,等. 益生菌喷雾干燥影响机制及优化策略分析[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45(8):24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