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1
/ 2

【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5-20224月收治的72例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6)和研究组(n=36),常规组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总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要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56%,常规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44%,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具有确切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总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

急危重症患者病情较为凶险,病情发展速度较快,致死风险较高,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急诊救治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1]。在患者急诊救治中需要对齐进行转运,把患者转运到相关科室,在其转运中具有较大风险,容易出现意外事件,对患者预后非常不利,因此做好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转运工作。预见性护理,属于一种新型护理干预,近几年被广泛应用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可以有效分析和判断患者情况,预知存在的护理风险,提前做好准备,保证护转运效果。下文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5-20224月收治的72例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对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5-20224月收治的72例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6)和研究组(n=36)。在常规组中,有22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年龄段在24-70岁之间;在研究组中,有23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年龄段在25-70岁之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基础护理。利用平车进行转运,转运过程中尽量不要大幅度移动患者;且在院前急救转运期间评估患者病情,监护患者生命体征,且被动执行医嘱,在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进行处理。

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第一,急救护理前预见性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救护车物资进行清点,保证物资玩呗,带交接班时进行1次清点,以防遗漏,且及时把遗漏物品补充完整,急救仪器设备在使用后需要充好电,以备下次使用[2]。第二,转运前预见性护理。配合急诊医生给予患者急诊抢救,在抢救中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且通过询问患者或其家属,对其既往病史、发病情况进行了解,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预测转运途中有可能出现意外事件,准备好转运途中意外事件的抢救物品、药品,再和对应科室进行联系,通知对应科室医生提前达到抢救室,对绿色通道进行开启,做好院内接诊准备。第四,转运中预见性护理。在转运中需要时刻陪伴患者,不要发生碰撞,及时对患者口腔、呼吸道内分泌物进行清理,保证呼吸道通畅;对各种管道情况进行观察,以防出现脱管、堵塞、移位等情况[3]。创建静脉通道,严格控制补液情况。第五,转运后预见性护理。把患者转运到科室后,需要做好交接工作,把相关信息报告给责任护士,且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积极监测。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总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的比较采用t值检验,计数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代表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总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总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要短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1 两组患者总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情况比较(spacer.gif±s

组别

例数

总抢救时间(min

分诊评估时间(min

急诊室停留时间(min

研究组

36

37.40±4.20

2.85±0.45

15.40±3.50

常规组

36

48.50±6.40

4.10±0.76

19.50±4.00

T


5.474

5.639

4.526

P


0.05

0.05

0.05

2.2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56%,常规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44%,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2

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脱管

导管移位

堵管

仪器设备故障

总发生率

研究组

36

12.78

12.78

00.00

00.00

25.56

常规组

36

38.33

25.56

12.78

12.78

719.44

X2






4.526

P






0.05

3.结论

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病情较为凶险,病情进展较快,如果没有及时给予患者有效治疗,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死亡。急危重症患者主要是在急诊科室进行院前急救、病情评估,在初步急诊抢救后,需要结合患者病情,转运到相关科室,开展后续治疗,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但是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时,也因为患者病情进展较快,加之患者生命体征不够稳定,非常容易发生意外事件,进而影响到转运工作和后续治疗。因此,在转运中需要利用有效护理手段进行干预,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预见性护理,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是针对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干预、规避,进而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在本文研究中,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通过转运前、转运中、转运后等护理干预手段,对转运中有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进行全面规避,可以有效突出护理前瞻性,有效预防意外事件发生。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应用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可以有效缩短总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小红,陶玉燕,张茹.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转运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研究[J].名医,2020(10):186-187.

[2]袁玲.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143-146.

[3]陈燕,陈婷,刘姗萍,吴月英.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06):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