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抓,定向培养优质人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7
/ 2

“五育”并抓,定向培养优质人才

甘黎璐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樟木镇显滕小学537127

摘 要:为促进“五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教师应顺应教学改革的需求,摒弃传统老套的教学理念,重视语文教学与“五育”教育的联系,并能够在教学中探索教学新方向,探究到适合语文教学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人才培养;五育;全面发展;五育融合;学科渗透

“五育”并举强调融会贯通,并不是简单的将德、智、体、美、劳硬性拼凑在一起,而是促使他们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所以,教师应对“五育”具有充分的认识,并能够展开理论研究,运用科学化的理论指导语文教学实践,促进优质人才培养。

一、“五育”并抓对于定向培养优质人才的积极意义

1.有助于课堂教学探索实践的开展

语文是百科之母,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承担着夯实学生语文基础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以及加强德智体美劳教育的重要路径。所以,促进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性格和品格,就应结合语文教学的现状,关注课堂教学探索,促使教学内在与教学实践的融合。

“五育”融合是新时代的全新教学理念,促进语文教学与“五育”教育的融合有助于为语文课堂教学指引新的方向,把准教学改革的切入点。由此可见,这并不意味着单纯的进行德智体美劳教育,而是在语文教学中促进“五育”融合,这对于促进语文教学实践的跨越性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2.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新经验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自我认知逐渐形成,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初步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积极渗透“五育”教育,可以有效的总结课堂教学新经验,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促进提升课堂教学整体效果。在语文课堂中,“五育”并抓可以在实践中获得更加丰富、新颖的教学经验,有助于把握“五育”教育与课堂之间的融合关系,进而更好的指导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3.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夯实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积累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传统教学理念下,尽管也会涉及德智体等相关教育,但是教学效果不十分明显,并未达到理想的预期。随着“五育”并举的提出,小学教育阶段对“五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德智体美劳教育与语文教学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贯穿于语文课堂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样,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以及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促使通过语文课堂接受更加全面的教育,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同时能够收货良好教学效果。

4.有助于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下,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对于“五育”的渗透不足。随着“五育”并举的提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智、体、美、劳育人理念,可以更好的指导课堂教学新模式构建。想要促进“五育”并抓的稳健落实,在新形势下探究有效的教学模式十分重要。在新的教学模式中,促进“五育”与语文教学的交融与发展,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五育”并抓,优质人才培养策略

1.育内融合

育内融合就是着眼于语文学科内部的“五育”元素,提炼出有关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育的元素,并对其进行重新梳理与整合,生化教育内涵,全面拓展学生知识结构。

比如,《春节童谣》中涉及到许多传统春节前的准备,像扫房子、磨豆腐、蒸馒头等,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结合文本内容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在发面时帮助妈妈接水和面,在做腊八粥时帮助挑选和清洗食材等,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促进劳育教育。而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拜新年正是尊重长辈,和睦四邻的良好方式,教师即可借此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辛劳,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与父母、长辈沟通,培养情感,由此渗透德育教育。“过了腊八就是年”,由此春节前的热闹气象便得以展开,这也是我国人民在年年岁岁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和智慧,在教学中把握好“腊八”、“二十三”、“二十四”直至“初一、初二”人们的行为变化,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理解,也就是智育与语文融合的体现。

2.育间融合

育间融合就是基于一个方面的教育而对其他领域教育展开教育的方式。比如,在语文学科中有关劳动的内容中选取素材,并结合道德与法治中有关环保的知识整合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展劳动教育和环保教育。这样,即可促进语文与德育之间的融合,深化学生的认知。

《圆明园的毁灭》中浓墨重彩的描写圆明园的恢弘、大气、雅致,并在结尾处道明其毁灭的缘由。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即可就这一原因展开教育,并结合时下热点世界和时政内容讲解国富民强、国泰民安的来之不易,只有国家强大才能抵御外来侵略不敢来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德育教育。

3.跨育融合

跨育融合就是在教学中营造真实情景,利用主体、项目等打破传统教学中的领域限制来开展“五育”教育。

比如《太阳》一文讲述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在教学中,可以搜集其中有助于“五育”教育的内容,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数学学科可以结合太阳与我们的距离、太阳的体积以及温度来开展相关计算训练,提升学生对距离、体积等的认识。美术学科可以结合太阳雨大自然中万物的关系来展开,引导学生理解阳光赋予植物的色彩,推动四季的变化,给予生命,给养万物,鼓励学生用画笔展示阳光下旺盛的生命力,一派和谐、欣欣向荣的景象。道德与法治学科可以结合太阳与风、雨的关系,促进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等的原因,认识到保护地球、爱护大自然的重要以,从而能够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从生活中的细节处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爱护生态的好习惯。

结 语:促进“五育”融合,推动优质人才培养,应依据“五育”教育对语文教学的新要求转变教学理念,找到教材内容与“五育”教育密切相通的部分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语文中认识到德智体美劳的重要意义,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兴趣,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式,促近育内融合、育间融合以及跨育融合。

参考文献:

[1] 章乐. "五育融合"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德育教材建构的策略与限度[J]. 课程.教材.教法,2022,42(9):116-123.

[2] 张卉.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财税人才定向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科学论坛,2022(21):46-48.

[3] 孙明英. "五育并举"人才培养观念的认同构建[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22(4):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