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核心问题提升低段小学生数学学习内生动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用核心问题提升低段小学生数学学习内生动力

韩幼兰

杭州市闻涛小学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为研究用核心问题提升低段小学生数学学习内生动力的措施,本文以核心问题概述作为切入点,分析用核心问题提升低段小学生数学学习内生动力的意义,根据低段小学生实际具备的数学相应能力,提出用核心问题提升低段小学生数学学习内生动力需要设计核心问题,培养学生自信心等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核心问题;低段小学生;数学学习;内生动力

内生动力是指因组织内部生存发展需要而产生的自发动力,如果内生动力足够,则学习就是轻松愉悦的;反之,则不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激发小学生的内生动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进步,使其更好的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感受学习乐趣。因此,如何运用核心问题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内生动力是现阶段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明确核心问题的意义和内涵,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运用。

一、核心问题概述

(一)核心问题概念

核心问题是基于课时核心知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关注数学核心素养、引领课堂教学情境性的问题。核心问题也可以理解为教学目标的具体化[1]。其来源于教师对班级内学生的认知特点的充分了解,并在课堂的教学活动当中倾听学生的想法进行教学实践反思,通过教师的不断优化、凝练和总结,核心问题成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

(二)核心问题内涵

从本质上来讲,核心问题具有教学工具属性[2]。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核心问题涵盖了数学知识的深刻意蕴,它通过问题链将数学体系、思想方法进行串联,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感悟数学逻辑思维方式,通过“主问题”联合“小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当中,并掌握“抓重点”的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用核心问题提升低段小学生数学学习内生动力意义

(一)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

通过核心问题的提炼,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3]。以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为例,该阶段的学生已经能够简单的了解一些数学定理,但却不能够全面进行概念的掌握和迁移,这时就需要教师利用核心问题对学生进行思维逻辑的锻炼。以《长度的认识》为例,二年级的学生能够简单的运用米、厘米等单位进行描述,如一条马路宽10米,但他们不能够进行单元换算,无法清晰掌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关系。但通过教师的引导,利用学生熟悉的工具进行引导,如学生的手指等,这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长度的概念,培养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利用核心问题,通过问题引导,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内生动力[4]。以小学二年级学生为例,该阶段的学生自控力不强,自我调节能力较差,虽然有强烈的表达欲,但对自我的评价偏高,受到挫折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而从二年级开始数学的难度开始提升,这时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然会使学生丧失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埋下隐患。通过核心问题,学生能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拥有较大的自主权,能够充分体验到探索的乐趣,进而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用核心问题提升低段小学生数学学习内生动力策略

(一)设计核心问题,培养学生自信心

教师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对课本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总结,并基于重难点进行核心问题的设计,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而提升学生的内生动力。教师要准确把握课时中的重难点,并以此作为确立核心问题的重要依据[5]。例如,在讲解《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时,学生能够明白公式的含义,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却不会使用,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核心问题进行引导,具体如下:首先,教师要进行简单问题的引入,比如10以内的加减法,再到百以内的加减法,再逐渐加深难度;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解决加减法问题。当学生能够一步步解决问题时,学生的自信心会上升,认为自己可以做到,进而能够引导学生,使其从“认为可以做到”,逐渐进步为“可以做到”,以此逐步提升学生的内生动力。

(二)派生核心问题,建立主观能动性

派生核心问题,需要教师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和串联,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建立主观能动性。以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为例,该年龄段的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评价中发现自身的价值,并产生兴奋感和自豪感,同时该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虽然并未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但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中发现问题之间的关联并进行记忆。因此,教师要注重核心问题的派生,利用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建立系统的“进阶式研究学习体系”,并在提问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夸奖和鼓励,使学生形成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愿意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三)运用核心问题,激发学习动力

教师要运用核心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内生动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性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和选择,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利用好信息化教学工具,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内生动力。

通过核心问题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产生质的飞跃,例如郑泉水创办的清华“钱班”,他通过系统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内生动力,使学生由几乎没有论文发表转变为每届学生发表的论文平均数量在20篇以上,甚至申请了7项发明专利,由此可见核心问题对内生动力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小学数学是为学生打下后续数学学习基础的关键,面对个性差别大、自控力不强的低段学生,教师应当选择符合其身心发展特性的教学方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另外,教师要注重利用核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自信心的提升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可以”的力量,进而提升学生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张玲. 依托核心问题,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J]. 教育家,2022,(33):60.

[2]张家金. 核心问题视域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22,8(18):188-191.

[3]石菡. 核心问题:小学数学学习“有迹可循”的引领路径[J]. 小学教学研究,2022,(26):79-81.

[4]陈镇水. 小学数学课堂核心问题驱动探究性学习的策略[J]. 名师在线,2022,(29):17-19.

[5]洪丽萍. 基于“核心问题”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索[J]. 学苑教育,2022,(20):82-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