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渗透健全人格教育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初中信息技术渗透健全人格教育的实践研究

彭莉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一中学   657000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使其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既要掌握基础知识,又要掌握基本技能,尤其还要注意培养和养成良好的人格。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人格教育;教育方法

引言

新课标要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与知识能力有关的认知、判断、想象、批判、创造、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重视对信息道德、信息伦理、信息文化的理解和内化,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培养良好的使用电脑和网络的行为习惯。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人格教育。

一、对信息技术人格教育的认识

信息技术的人格教育是指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将信息技术知识与信息技术技能相结合,以实现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努力,通过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形成一个健康的人格。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人格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计算机病毒、网络安全的保护等都是促进初中生人格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 Word环境下,校报的设计、网站建设等方面的因素都可以帮助学生在人格上形成审美的结构。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不仅是初中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是信息技术教育自身的需求,如果学生没有情感的发展,就很难真正地达到人格教育目的。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在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校要培养出精神饱满、道德纯洁、体能健全的人才,教学要有很大的改变。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人格教育更多地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进行了阐释,认为它是一种必要的工具。仅以实用的手段进行培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不可能得到提高,学生的意志、情绪等心理素质也不可能得到有效地提高。从新课标的引入,以及新教材的运用,不难看出,在重视知识的同时,也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唯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才能真正地提升信息技术的能力,从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

三、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便捷与威胁并存。近几年,计算机进入校园,给初中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也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可能,这对于推进我国初中教学改革和发展,提高初中生的信息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数字化乐园里,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并存。计算机和互联网对初中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此外,在多媒体教学、电脑网路等环境中,过度强调人机互动,使虚拟的情境代替真实,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人格。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和教学中,许多学生乃至许多老师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技术层面,只注意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亮点”和优点,忽略了人文、道德、法治、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在运用电脑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不道德的行为。

学生在初中阶段所表现出的人格不健全的现象大致概括为:

(一)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喜欢玩游戏、聊天、贴吧、网络小说等,经常出入网吧;

(二)在网上有与真实情况不符的行为,有违反网络伦理、网络文明的行为;

(三)不注意、不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不了解网络的相关法律、法规,认为网络是完全自由的、开放的;

(四)对网上出现的新颖的社会和文化现象容易接受,而忽视了对其的识别;

(五)不爱惜学校微机室、教室多媒体设备,不能正确、规范地使用有关设备,在信息技术教室中存在的违纪违规行为;

(六)要认识到科技的美感,要提高技术与艺术、文化相结合的意识与能力。

四、初中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思考

(一)巧用教材,拓展延伸

教科书是老师和学生的最直接的基础。目前的信息技术教科书中含有大量人格教育材料,我们应该从实际生活中运用与电脑紧密联系的人格教育材料,对其进行持续的人格培养和激励,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建塑和完善人格。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可以借鉴国外优秀的教材,比如英特尔?在未来的教学设计中,问题设计可以分为内容型、单元型、基本型。前两项主要是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后一项是对高级思维和人格教育的发展,将人格教育与知识的掌握结合起来。此外,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计算机病毒、信息获取、计算机黑客、盗版软件的使用等方面,与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探讨,以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

(二)以身作则,指导激励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要做到遵守纪律、勤学苦练、严谨求实、客观评价自己、和蔼可亲等良好的人格,从而影响和感染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如学校要求学生穿鞋套进机房上课这项规定,那么老师们也必须穿着鞋套进入教室,那就更有说服力了。在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的前提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纠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主体性。要正视不同的智力、心理、人格的差异,切实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用多元的评估系统对每位学生进行评估,以实现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强的精神,培养和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分层教学设计,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是必要的教学条件。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人格,就必须正视他们的智力、心理、人格等客观现实,切实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以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分层教学,培养学生人格。

比如,当学生初次使用 Excel的时候,在讲解了其基础功能以后,可以给学生分配三个不同的级别,分别是初级、中级和高级。基础作业符合课程的基本需求,要求学生能准确地找到具体的单元,例如选定 ES;中等题是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要求学生在特定的单元中键入数字,例如A1中输入3O,Bl中输入20;而高层次的作业,对于有较好基础的同学来说可以起到拔高的作用,例如要求学生能够在单元格中进行计算,如在c1中得出Al同B1的和。这种模式可以让大多数同学在合作或自主学习的情况下,完成中等水平的作业,从而建立起自信,并在以后的知识中继续摸索。

(四)开展多元化活动,培养健康人格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将人格教育与课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来强化人格教育。在课堂上,计算机病毒、网络安全的保护等方面对初中生的人格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WORD中的小报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在人格上培养审美趣味。

在课余时间,老师可以安排同学们轮流讲励志故事,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斗志。在节日期间,适时地指导同学们使用 WORD软件,为家长和朋友们制作精美的卡片,以促进学生的感恩之情。透过设计有关环保主题的网页,培养同学们对环保的认识。从我开始,和谐家园依靠每个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的健康人格得到全面的发展。

结语

总之,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地学习和运用人格教育的材料。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通过对学生进行合理的人格培养,使其在心理上形成良好的人格素养。

参考文献

[1]郭婷. 中学信息技术课中的人文素养渗透探究[J]. 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0.

[2]刘碧英.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人格教育的融入[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 000(014):227-227.

[3]姚雪华. 浅论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格教育[J]. 考试周刊, 2014(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