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雷火灸治疗上尿路结石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雷火灸治疗上尿路结石临床疗效观察

 周晶晶 ,王彦红

 滦平县中医院  河北滦平068250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雷火灸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组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雷火灸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第2d见石率、1周排出率、2周排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种组(P<0.05);肾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药物使用频次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雷火灸治疗效果好,可促使碎石排出,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雷火灸上尿路结石;临床疗效

引言:上尿路结石分为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发病原因与代谢异常、慢性泌尿系统感染等有关,患者典型症状表现为尿急、尿频及胃肠道症状等。临床主要通过手术取石、体外碎石等方法治疗,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研究发现,行单一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容易增加复发风险。有研究指出,将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结合雷火灸治疗,可保证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清除碎石[1]。基于此,本文于本院2020年02月~2021年02月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雷火灸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分组,观察组(n=25),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跨度32~60岁,平均(45.56±4.56)岁。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14例和女性11例,最小年龄岁33岁,最大年龄62岁;平均(46.69±5.25)岁。纳入标准:①确诊上尿路结石患者;②有手术指征者;③了解本研究内容,依从性高患者。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系统疾病者;②有恶性肿瘤疾病者;③肝肾功能障碍者。所有受试者临床资料对比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规定,患者家属了解研究内容,积极配合,自愿签署了知情协议。

1.2 方法

    安排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心电图、CT、尿常规等。

对照组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术前半小时饮用500mL水,取患者俯卧位,通过X线机查找结石位置,涂抹耦合剂后于背部进行冲击波冲击。将冲击频次控制在800~2000所有,确保每分钟冲击60次,完成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及时告知患者,并叮嘱患者保证每日的饮水量,在2500~3000mL,增加尿量,将碎石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保证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雷火灸治疗,主要灸膀胱经络、腰背部阿是穴、膀胱俞穴、关元穴、中极穴等,每个穴位雷火灸3分钟,以皮肤发红为标准,一天灸3次,每次15~20。连续治疗3周,观察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排石情况(治疗后第2d见石率、1周排出率、2周排出率);(2)观察患者有无感染等并发症症状;(3)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疼痛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排石效果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排石效果更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两组患者排石效果对比n/%

组别

n

第2d见石率

1周排出率

2周排出率

观察组

25

15(60.00)

17(68.00)

19(76.00)

对照组

25

9(36.00)

11(44.00)

13(52.00)

χ2

9.489

P

<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n

输尿管闭锁

输尿管狭窄

感染

发生率

观察组

25

1(4.00)

1(4.00)

1(4.00)

3(12.00)

对照组

25

2(8.00)

2(8.00)

2(8.00)

6(24.00)

χ2

4.258

P

<0.05

2.3 两组疼痛情况对比

3两组疼痛情况对比/分

组别

n

肾绞痛

VAS评分

镇痛药物使用频次

观察组

25

7(28.00)

3.06±2.46

0.71±0.85

对照组

25

10(40.00)

4.65±2.25

1.66±0.73

t

5.258

2.369

4.214

P

<0.05

<0.05

<0.05

3 讨论

上尿路结石治疗不及时,容易发生肾积水、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状,损害了患者身体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等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能够消除结石。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此种术式较为成熟,方便操作,有诸多的优势。其治疗原理是,将高能声波以非入侵的形式传输到体内,将结石击碎,通过多次冲击,促使结石粉碎,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此种手术方式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但术后复发率较高。相关报道显示,当上尿路结石>2.0cm时,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效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临床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术式。

为消除碎石,提高术后排出率,配合雷火灸治疗,其治疗原理是借助药物燃烧时,产生的热力实现的,并在物理因子、药物因子作用下,直达经脉,有效调节人体气机,从而起到活血化瘀、散结止痛的作用。分析雷火灸治疗机制发现,雷火灸治疗能够加速血液循环、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症状。同时,在药物机理作用下,快速渗透到穴位中,可兴起活血、止痛、祛湿[2]。基于神经电生理视角分析发现,雷火灸能够改变组织感受器细胞膜的通透性,痛阈升高明显,最终可缓解功效。此外,雷火灸有效调节了神经体液系统,满足机体细胞需要的能量。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进行雷火灸治疗,促使输尿管蠕动,促使尿液流通,降低了肾盂压力,加速结石的排出。

本文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第2d见石率为60.00%、1周排出率为68.00%、2周排出率为76.00%,碎石排水率不断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优势(P<0.05);说明联合治疗,可促使碎石排出,防止碎石残留。进一步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出现1例输尿管闭锁患者、1例输尿管狭窄患者、1例感染患者,发生率为12.00%,比对照组的24.00%更低,组间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雷火灸治疗安全性高,有效性强,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雷火灸操作简单,取得疗效理想,全程于无创模式下实施,患者接受程度高,机体可耐受,能够增强体外冲击碎石术的疗效,安全性强,促使碎石排出同时,降低了患者身心痛苦程度,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肾绞痛发生率为28.00%,对照组肾绞痛发生率为40.00%;观察组VAS评分为(3.06±2.46),对照组VAS评分为(4.65±2.25);观察组镇痛药物使用频次为(0.71±0.85),对照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频次为(1.66±0.73);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雷火灸治疗可降低肾绞痛发生率,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患者使用的镇痛药物更少,对患者身体康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研究成果,证实了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雷火灸治疗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雷火灸治疗能够增强疗效,可缓解和改善疼痛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尽快排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季良,肖和峰,陈丽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6):3705-3707.

[2]李思逸,何君伟,张秀琼.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雷火灸治疗上尿路结石临床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03):410-412.

基金项目:承德市科技计划项目“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雷火灸治疗上尿路结石临床研究” 项目编号:202203A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