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中家庭关怀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儿科护理中家庭关怀应用效果

李群惠

杭州市富阳区妇幼保健院

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儿科护理中家庭关怀应用效果,提高儿科护理水平。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收的儿科患者86例进行研究,分解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有43例患儿。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应用家庭关怀护理方式。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出错率。结果:研究组出错率比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且各项数据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儿科护理环节,以常规护理方式作为根本,增加家庭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护理出错率,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患儿的身体健康得以恢复,并且可以尽量的推广到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动临床医疗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儿科护理;家庭关怀;护理模式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医疗水平日益提高,传统护理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所以医疗领域必须要做出改进和调整,更加关心与爱护患者,关心患者生命健康,为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提供帮助和支持。儿科患者比较特殊,年龄较小,依从性比较差,心理、身体都处于高速发育的阶段,所以护理难度更高。随着医疗领域的发展,家庭关怀护理模式不断的应用到实践中,使得儿科恢复方式有了新的指导,可以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各项治疗措施有效的执行下去,才能帮助患儿生命健康的恢复。在儿科的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了解患儿特点,结合心理、身体方面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护理方式,有足够的耐心,发挥出家庭关怀护理方式的优势,不断的提升患儿的依从性,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治疗活动,以更好的帮助患儿的生命健康恢复。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接收的86例患儿进行研究,分析了解家庭关怀护理模式的优势。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收的儿科患者86例进行研究,分解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有43例患儿。研究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2-13岁,平均(4.33±1.51)岁;常规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1-12岁,平均(4.02±1.75)岁。患儿家属同意参与本次实验。

1.2方法

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比如监测患儿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治疗情况、加强营养护理、保持语言沟通、落实出院指导等。按照医嘱给患儿使用药物,且随时观察患儿的身体变化情况,一旦有较为强烈的负面情绪,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给患儿造成刺激性反应。具体来说,应做好下述几点:

(1)营养护理:患儿入院治疗时,加强饮食方面的控制,根据患儿身体情况、治疗状态做出合理的饮食调整,比如胃肠疾病的患儿,禁止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的食用;每次进餐后,应食用一些新鲜的水果,保持足够的维生素供应,从而提高患儿身体抵抗力。此外,还要注意食物之间的相克,以免给患儿身体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

(2)心理护理:儿科护理的实施中,应保持和患儿家属的良好沟通与交流,对患者的需求有足够的了解,迎合患儿的喜好,并且给予患儿想要的东西,才能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获得患儿的信任,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活动,防止存在过多的负面情绪而影响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护理人员使用温柔的语言,关心患儿身体,获得患儿与家属的理解。

(3)出院指导:患儿临近出院时,加强出院指导,让患儿与家属都了解到注意事项,如果发生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的情况,应积极和医院保持联系。

研究组以常规组的护理方式为基础,融入家庭关怀护理模式,主要如下所示:

(1)亲情护理:儿科接收的患者年龄都比较小,外部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在穿刺或者输液时,容易造成患儿的哭闹、不配合等。这时,在输液或者穿刺前,可以播放一些动画片,转移儿童注意力;选择经验丰富的护士操作,保持动作方面的轻柔,并且轻声安抚患儿,防止发生严重的不良情绪。在与患儿沟通时,需要使用温柔的语言,提高患儿的依从性,才能更好的提高医疗护理水平。

(2)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在病房内合理的布置,营造出家庭温馨的氛围,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应放置一些玩具、图书等,并且选择患儿喜欢的卡通人物漫画,粘贴在墙壁上。利用家庭氛围的营造,消除患儿的不安心理,可以尽快的适应陌生环境。

(3)对患儿家属进行宣教:家属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落实家庭关怀护理模式,提高护理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在护理环节,护理人员和患儿家属保持沟通和交流,对患者的喜好、心理状态、身体情况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有足够的了解,才能落实护理措施。此外,还要重视家长的健康教育,认识到遵从医护人员意见的重要性,提高对专业医疗知识的认识,才能提升护理水平。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差错率;统计两组患儿的满意度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1.0软件开展统计分析,计量用例表示,对比用t检验;计数用率(%)表示,组件用x2检验。如果P<0.05,说明有统计差异。

2结果

2.1护理出错率

研究组出错率为6.98%(3/43),低于常规组的25.58%(11/43),有统计差异(t=12.691,P<0.05)。

2.2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研究组

43

30

11

2

95.35

常规组

43

20

13

10

76.74

X2

14.421

P

0.000

3讨论

随着医疗领域的高速发展,护理水平日益提高,很多先进护理模式研发和应用,比如家庭关怀护理模式,对于护理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儿科接收的患者年龄都比较小,有些患儿都无法沟通,语言交流难以进行,所以护理风险相对较高,一旦患儿不配合,容易造成严重的护患纠纷发生,比如患儿家属对于护理有过高的期望值,对医护人员有过分的要求等,极易造成护患纠纷;有些患儿家长对于医院环境要求较高,往往提出更换病房或者单独设置病房的方式,影响医疗活动的开展。对于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采取家庭关怀的护理模式,消除家长与患儿的顾虑,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开展护理活动。通过医院环境的改变,以更好的消除患儿的恐惧、紧张心理,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护患纠纷的发生,才能更好的提高护理的水平。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中应用家庭关怀护理模式,有着非常明显优势,医疗活动顺利进行,帮助患儿身体恢复,构建融洽的护患关系,对于提升医疗水平有帮助,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艳.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肾病综合征患儿临床干预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7):132-133.

[2]孙保玉.家庭关怀应用于儿科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效果评价[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2):64-65.

[3]张爱淋,柳明仁.共情在家庭参与式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护理研究,2020,34(07):1230-1233.

[4]刁春艳,刘萌,刘璐.家庭护理干预对儿科患儿的护理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03):546-547.

[5]李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5):10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