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预警风险评分在急诊创伤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早期预警风险评分在急诊创伤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

阳红

普洱市人民医院  665000

摘要:目的:明确早期预警风险评分在急诊创伤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106例急诊创伤患者进行试验,盲选入研究组(早期预警风险评分)和对照组(常规急诊预检分诊),各53例,对比两组分诊正确率。结果:研究组分诊正确率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早期预警风险评分运用在急诊创伤患者预检分诊中,可以进一步提高预检分诊正确率,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早期预警风险评分;急诊创伤;预检分诊

创伤是指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下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现在创伤主要是以严重的创伤、多发伤和同时多人受伤为特点,致伤因素有机械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包括开放损伤、闭合损伤,特别是现在科技高速发展,比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各种原因,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很高,会对整个身体造成不同的伤害[1]。急诊创伤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若出现创伤性休克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此外,急性创伤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残疾,所以,应该及时对其实施救治[2]。而救治急诊创伤患者的关键在于对其病情的评估,早期预警风险评分是现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为了探析其的应用价值,本次选取了本院2020年1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106例急诊创伤患者,对其实行早期预警风险评分的价值进行探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20年1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106例急诊创伤患者进行试验,盲选入研究组(期预警风险评分)和对照组(常规急诊预检分诊),各53例;研究组年龄19岁至74岁,平均年龄为(43.69±4.31)岁,男31例,女22例;对照组年龄在21岁到75岁,平均年龄为(43.57±4.63)岁,男29例,女24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急诊预检分诊,在患者进入医院后,及时评估其的病情,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进行分诊,对病情比较严重者及时送至抢救室进行抢救,短时间内病情稳定者根据情况将其送入抢救室、清创室处理,普通患者送至病房监测病情。研究组实行早期预警风险评分,设立早期预警风险评分小组,其中包括具有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师,通过早期预警风险评分表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划分,若出现不同意见,将患者的基础信息填写后,结合患者的信息对其的病情重新进行预检分诊,然后送至相关的诊室[3]。早期预警风险评分标准为:0-4分为一般疾病,指导其进行常规就诊然后进行治疗,治疗后实施二次早期预警风险评估,按照评分结果指导其前往相关治疗科室;5-8分为普通重症患者,指导其进入观察治疗区域实施治疗;大于9分为危重患者,快速将其送至抢救室进行救治。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的分诊正确率,分诊正确率=第1次分诊正确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利用软件SPSS25.0处理,计量、计数资料用x±s、(n,%)表示,差异性对应t、2检验;依据:P<0.05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分诊正确率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分诊正确率对比(n,%)

组别

n

抢救室

观察治疗区域

普通诊室

第二次分诊

分诊正确

研究组

53

11(20.75)

13(24.52)

29(54.71)

2(3.77)

51(96.22)

对照组

53

15(28.30)

23(43.39)

15(28.30)

9(16.98)

44(83.01)

2

/

/

/

/

/

4.970

P

/

/

/

/

/

0.026

3讨论

由于现在我国的交通和建筑业的发展,导致临床急诊创伤患者越来越多,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也越来越大,如果护理质量不能得到保障,会对影响到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急诊门诊是医院中人流量最大的科室,大部分分诊医护人员是以自身的经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因此难免会出现误诊的情况,最终会影响患者病情的治疗。评估患者病情是急救工作的重要一步,据有关研究显示,呼吸、心搏骤停会对患者的生命产生严重威胁,是发生不良事件前的常见生理指标,如果可以尽早明确这些指标然后实施处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避免发生不良事件[4]

急诊预检是临床急诊科的一项工作,是患者进入医院首先进入的区域,因创伤的影响,促使患者的心理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需要以良好的态度面对患者,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据有关研究证实,早期预警风险评分是急诊科的重要分诊工具,其可以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早期评估,对拉进护患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作用。本次研究中对急诊创伤患者运用早期预警风险评分后,结果显示,研究组分诊正确率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了应用早期预警风险评分对提高分诊正确率有重要作用。早期预警风险评分属于临床的新急诊预检评分系统,其在患者进入医院后对其的病情进行早期的评估后,将其输入系统中,然后根据系统进行分诊,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分诊准确率,降低误诊的发生率,获得最佳的治疗时机。

根据以上所讲,将早期预警风险评分运用在急诊创伤患者预检分诊中,可以进一步提高预检分诊正确率,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胡颂红.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创伤留观患者陪检及转运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9):3.

[2]韩旭,臧舒婷,段慧茹,等.修正休克指数结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价值探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6):2.

[3]张丽梅,景莉芬.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留观患者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人人健康,2020,519(10):94-94.

[4]梁桂兴,陈妍,刘文利.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胸痛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