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维拓展训练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小学数学思维拓展训练方法

黄英姿

浙江省义乌市艺术学校

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应用数学学科知识来分析、思考数学问题,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成为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

一、学会观察数学问题特征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学会观察数学问题的特征。教师既要引导学生从数感的角度来观察数学问题的特征,又要能从数据处理的角度来观察数学问题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形成数感,能够通过归纳总结找到数学问题的规律。

例如,(1)12.06+5.07+2.94= ;(2)30.34+9.76-10.34=。教师引导学生不必计算,直接应用数学经验来分析,式(1)和式(2)哪个计算结果比较大。学生提出式(1)的计算结果小于式(2)。这是为什么呢?刚开始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应用枚举的方式列出数字,然后在数个具象化的案例中找数学问题的规律。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写出10、9、13、54……等一系列的数字。为了便于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规律,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必须两组数据,比如10与9的比较、13与54的比较等。教师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找规律。然后集思广益,分享自己找到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应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学习,是由于有的学生的思维水平不足,他们的学习经验也不够的缘故。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共享学习经验。学生完成探索以后表示,结合数学实践,看一个数是不是最大,就要从比较同位数的最位开始,看哪个数最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次高位。比如10比9大,这是因为10的最高位是10位数,9的最记位数是个位数,此时为了便于比较,为9补0,视它为09,此时进行比较,10的最高位上的数是1、9的最高位上的数是0,1比0大,10就比9大。将这一经验应用于式(1)和式(2)结果的判断中,学生不必观察小数及个位数的判断,而需完成10位数计算的判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的计算经验形成的数感,对这两个数学案例中的数据进行判断。通过估算,式(1)10位上的数字在20左右,依据为式(1)上10位数字的计算为12+5+2=19,结合个位数字的计算,误差不超过1,而式(2)的计算结果约摸在30之间。即30+9-10,9和10两个数字结果很相拟,一加一减可以去掉,它最高位的计算结果是30,误差不超过2。比较两个式子最高位的计算结果,式(1)小于式(2)计算的结果。

学生在处理数学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学会枚举数学问题,找到数学问题数量关系变化的规律,找到判断的依据。接下来,学生才能够应用数感完成数学问题的简单判断,或者应用计算完成数学问题的计算。

二、学会数学思想应用方法

在分析数学问题时,如果学生能够应用数学思想来分析数学问题,那么他们就能够从宏观的角度搭建数学问题的框架,运用用数学思想来解决各种问题。在小学时期,小学生需要掌握数形思想、整体思想、方程思想等几种数学思想的应用方法,这是教师开展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例如,小哲骑自行车,花了2小时,行驶了8千米路,请问小哲平均1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路?学生可以应用两种方式来解决问题。一种是应用算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依据是就是路程问题来列算式:总路程÷时间=速度。结合以上的问题列算式8÷2=?。有的学生提出,以上的算式是如何形成的呢?教师引导学生列数据表:小哲1小时,行驶了?千米路;2小时,行驶了8千米路。此时学生会发现?÷1=8÷2,因为小哲的平均速度是固定的,以上的数学问题存在了等量关系。当列出等量关系以后,学生发现,列方程式,其解题的思路与列算式的方式是一样的。此时学生发现弄算式的解题思路和列方程式的解题思路有相通之处。学生在解题时,固然可以直接应用列算式的方式来直接解决问题,然而学生可能并不清楚算式形成的原理。然而学生应用方程思想来分析问题以后,就能深入的理解算式形成的机理。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此为案例来分析,在什么时候适合直接列算式解决问题,在什么时候适合应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学生表示,如果数学问题较为简单,能够直接应用一个算式来概括,那么可以应用列算式的方式解决问题;假如数学问题较为复杂,则学生需要分析数学材料,依数学材料建立等量关系,即应用方程思想来分析问题。通过深入的探讨,学生理解了方程思想的应用特征、流程、优势等。

数学教师需要应用典型的案例,让学生看到数学思想应用的机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数学思想应用的方法,使学在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体悟。教师应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熟悉一些常见数学思想的应用方法,然后学生能够应用数学思想剖析各种数学问题。

三、学会完善知识体系建构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以后,他们学到的知识可能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的,学生没有形成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如果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善,在应用数学知识时,会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每引导学生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就应用科学的思维工具来形成知识体系,然后结合知识体系的形成来验证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生完成全等三角形的学习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来回顾知识点,然后自下而上的建立“全等三角形”的构建。通过回顾知识点,将知识分类,学生会发现自己完成了全等三角形的判断、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这三方面的学习。学生可以应用这些知识点,解决相应的全等三角形相关的数学问题。而当学生完成了相似三角形的学习时,教师应用迁移学习的方法来建立相似三角形的思维导图。此时学生会发现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有相似之处,那么它们的相同之处在哪里,相异之处在哪里,教师引导学生应用列表格的方式呈现出来。完成这样的学习,学生便能对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理解更加深刻。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自下而上的建立知识体系,应用概念图自上而下的建立知识体系,应用表格对比知识点。教师开展这样的教学,能够学生深入地、系统地理解知识,并应用思辨的思想去理解知识,从而学生能够透彻的理解知识,形成了完善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完成理论知识转化。

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遇到问题时,找到解题的需求,然后根据需求灵活的完成数学问题的判断、分析,找到数学问题计算的方向。使学生受到全方位的数学思维训练,学生只有具备了数学思维,才能够顺利的应用数学学科知识解决各种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