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幼儿教师行为礼仪的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浅谈培养幼儿教师行为礼仪的途径

刘津平

天津职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职业行为礼仪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尤为重要,不但能够使幼儿教师在幼教岗位上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能够提升幼儿教师个人的素质以及整个职业群体的形象。那么需要幼儿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复的实践来提升幼儿教师行为礼仪,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关键词:幼儿教师  行为礼仪   实践   途径

幼儿教师的行为礼仪也是幼儿教师为人师表的主要体现,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实践中幼儿教师需要面对与处理各种关系,包括师幼关系、家园关系、同事关系,保教关系等。在这些关系中人与人交往是经常性的,那么在各种复杂的关系中,幼儿教师具备良好的礼仪规范是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提升幼儿教师个人修养的途径更是作为幼儿教师践行为人师表的具体表现。

一、幼儿教师行为礼仪的重要性

    (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共同遵守的行为举止规范。人与人之间表现友好的行为举止,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为了沟通与理解,而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规范。在幼儿教育的活动中幼儿教师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与人的交往,而幼儿教师在人际交往中的言辞话语、行为举止、都要合乎礼仪、减少摩擦、增进彼此的感情联系,与对方交往的时候会給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拓展沟通的渠道,使人际交往更加高效。而任何不符合相应礼仪规范的行为都被视为无礼的,是不受欢迎的,不利于人际关系的交往与维护,进而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个人的工作与生活。遵守礼仪规范、彬彬有礼是建立良好人际的基础。

(二)提升幼儿教师的个人修养

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的事业心,也要有关心爱护幼儿的责任心,这些都是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充分体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而幼儿教师在各种人际交往中的职业自信,稳重、举止文雅,谈吐大方以及良好的仪表、仪容、仪态,无不在彰显幼儿教师的专业形象、专业精神以及较高的个人修养。

(三)有利于维护幼儿教育机构的形象

个人是组织的典型形象,幼儿教师的个人形象更多的会代表这个职业群体的职业水平以及幼儿教师整体的形象,甚至于影响着整个教育工作者的群体。社会公众对每一位幼儿教师的评价,都会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对整个职业群体、幼儿教育机构的评价以及取舍。因此重视和讲究幼儿教师礼仪,有利于维护教师所在幼教机构的形象,也在提高幼教机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体现为人师表

幼儿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特别强、喜欢模仿,也常常把幼儿的这种模仿成为录音机、复读机,时刻会模仿教师,尤其是每天在幼儿园与教师相处的时间也较长,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刻都在影响着幼儿。幼儿教师的礼仪及行为对于幼儿而言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幼儿教师的礼仪行为对幼儿具有榜样作用,有利于幼儿从小潜移默化的学习到行为礼仪,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幼儿教师需要运用礼仪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幼儿的榜样,能够做到为人师表。

二、幼儿教师行为礼仪现状

    (一)对幼儿教师适时得体的个人形象不够重视

幼儿教师的仪容、仪表、平时的仪态都能彰显出幼儿教师的形象礼仪,有的幼儿教师并不注重仪表,着装随意性较强,也存在不修边幅,言行举止不文明行为的出现。也有的幼儿教师过于重视自己的外在形象,刻意的打扮,追求时尚,甚至于标新立异。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是与教师形象礼仪不相符合的。这种不适合幼儿职场的衣着打扮,行为举止,不能带给幼儿以榜样作用。同时也会给工作带来一些不便利。例如幼儿教师经常会和幼儿进行相关的室外活动游戏等,如果喜爱穿高根鞋又不分场所,那么工作起来就会很不方便,相反着一双舒服的平底鞋就很方便工作,还有幼儿教师的发型的选择也是短发适宜,如果是长头发就要梳理整齐,避免散乱披发。有的幼儿教师不注重形象礼仪的设计,会给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利,也会影响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形象。

(二)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礼仪的缺失

1、在师幼关系中不能够践行礼仪行为

在幼儿教师看来,幼儿是孩子,有的幼儿教师存在对幼儿不尊重,与幼儿说话的态度不够友善,与幼儿交流的表情过于严肃,忽视了幼儿的需要。个别幼儿教师会存在根据自己的好恶,对于喜欢的幼儿就关注的多,而对于那些并不怎么活跃或者是内向型的幼儿,就关注的较少,冷落了这些幼儿。也导致在教育教学课堂中,每个幼儿的参与的机会也会不均等。还有挖苦、贬损、打骂,甚至于体罚幼儿的情形。

2、在家园关系中礼仪行为运用不足

家园关系也是重要的人际关系,幼儿教师与家长的交流礼仪行为运用不足。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家长对于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牵挂较多,而家长特别希望获取更多的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信息,会常常与教师沟通,个别幼儿教师会存在不耐烦的情绪。或者遇到幼儿家长反应问题不能够客观、冷静、耐心的倾听,认真的解答或者反馈,容易出现急躁情绪,尤其在双方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而出现误解的时候,极容易失掉待人的礼仪,也较难建立起良好的家园关系,不利于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 

3、在同事相处的时候不重视礼仪行为

同事之间的相处礼仪也是很重要的,同事关系是幼儿教师在同一个环境中一起共事的人,有的幼儿教师不注重同事关系,有时为工作任务斤斤计较,搬弄是非,背后议论他人隐私事情,这些都会影响同事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形成融恰的工作氛围。而有的关系特别要好的同事之间相处随意,也忽视了之间相处的礼仪规范。例如在幼儿面前,互相之间的称呼之间随意,甚至于互相称呼私下的昵称,幼儿看在眼里,听到耳朵里面,也会学着进行模仿。

三、提升幼儿教师礼仪行为的途径

(一)注重学习

1、来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

一些相关专业的礼仪教材书籍较多,可以针对幼儿教师职业领域方面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职业特点的书籍进行学习,在这些书籍中,有的侧重于理论,有的侧重日常实践与操作,可以有针对性地去学习。

2、参加专业培训

目前在许多高校里面的专业课程的设置都开设有礼仪课程的教学,这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讲十分必要,为学生很快的融入职场奠定了基础。另外,一些单位也有对职工的各种专业培训,其中也会包括礼仪方面的培训。这些课程或者培训,能让学习者在短期内掌握相应的礼仪知识。

3、平时多注意观察和总结

在日常人际交往中要多注意观察和总结,能够从中去学习他人的礼仪行为规范。在日常学习工作中通过他人的行为礼仪与学习不懂的,通过学习借鉴他人的礼仪行为,为自己所用,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

(二)加强实践

1、行为礼仪意识的培养

礼仪的实践性极强,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也是礼仪的最终目标,而且礼仪的知识文字通俗易懂,极容易理解,如果不去实践,学习了不去运用,日常不用礼仪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那么学习了等同于没有学习一样。有的人也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但是自己形成的一些固有的行为习惯,改变起来就比较困难,也是怠于改正,认为自己理解明白礼仪规范,到了重要的场合在运用也不迟。而在实际中,一旦遇到了重要的场合,例如面试求职的时候,极容易手忙脚乱,错误百出,应有的坐姿,站姿,言语的表达,面部的表情等应该有的礼仪规范都忘到脑后,事后也是有所遗憾,这就是平时并不注重实践,无法把礼仪规范内化于心,从容自然的表现自己的行为。因此平时的礼仪实践尤为重要,否则无法提高自身整体的素质。

2、规范自己的礼仪行为

    作为幼儿教师要按照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尤其是与之相适应的礼仪行为,培养诚信、友善、谦虚随和、理解宽容的待人态度,形成端正大方、热情友好、谈吐优雅的行为举止,并把这些作为一项基础职业素养去要求自己。

3、纠正日常行为中不良的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会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些不良礼仪行为习惯,需要下定决心去改正,通过他人的行为习惯,去学习借鉴进而改变,同时自身的行为习惯,也会得到他人的评价或者是社会上对一些不良行为的评价,这些都可以为改变不良的习惯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1】吕燕芝 林莉 韩艳.  幼儿园教师礼仪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12

【2】吉文雅 杨兰 张海燕.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  【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1 .

【3】周京峰.高师“准幼儿教师”职业形象塑造初探【N】.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1.9

个人简介:

刘津平   (1971.10——   ) 女  天津市人  法律硕士  天津职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幼儿教师行为礼仪、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