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

余顺心

湖北省仙桃市长埫口镇大福小学  433024

摘要:由于不同学生在各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运用不同的授课方式,同时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一来,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推动全体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和科学性特点的学科,这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探索能力、科学认知能力和理论运用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小学生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掌握这些技能。对此,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就要改变以往的授课模式,要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科学的层级划分,通过分层教学的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从而使所有小学生都能从中收获符合自己真实求知需求的数学知识,并借此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本文根据当前小学数学课程的教育现状,探究开展分层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分层教学法的概述

对小学数学教育而言,分层教学法指的是教师依据小学生真实的数学学习状况和他们当前的认知水平将其进行合理的层级化分类,并且,能在授课的过程中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层级化、分组化的数学知识教育,以此来提高班级整体的学习质量,提升班级所有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分层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如何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层级分类,也就是说教师所划分的对象是班级所有学生,而分层的依据则是这些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所以,在层级划分之前,教师要认真观察班级全体学生,要依据事实判断他们各自的学习能力、思维水平、学习态度和思想观念,然后再根据这些要素进行类别或层级的划分。由此而得到的各学习小组就会呈现出独有的特点,比如,有的学习小组各成员综合学习水平相当,有的小组学习思维较为相似,有的小组更善于解决问题等。而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学习小组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从而更有效地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

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掌握各个层级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

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要想真正实现有效的分层教学,就要先了解班级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要通过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等环节掌握小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和实际学习的能力,这样教师才能依据这些有效的信息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的层级分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在第一时间就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其实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先发布一份随堂小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来判断全班学生对上节课知识或者基础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再以此结果为基础对小学生进行层级分配。另外,小学数学教师为了从更全面的角度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师生互动沟通或者组织家访活动。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交流方式和交流内容探索出他们真实的个体情况,但是,这种方式还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一些偏内向的小学生很难积极主动地对教师袒露心声,而一些比较叛逆的小学生也不愿意对教师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家访与师生沟通相配的模式,通过与小学生家长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使其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知道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然后再进行合理的层级分类。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定期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从多学科的角度探知每名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进行小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分析时,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要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明确班级所有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认知能力,然后再从这一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其次,教师还要对小学生的日常学习习惯、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态度、实际心理特征等要素进行分析,明白情绪和状态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之后再进行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例如,当小学生的学习情绪比较饱满时,他们就会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知识的探索活动,这也能促使教师的各类教育活动顺利高效的开展;而当学生的学习状态比较消极时,就会出现不良的学习现象。由此可见,数学教师要想创建高效的分层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绪,这样才能根据这些已掌握的信息进行合理的认知层级分类。

(二)按照不同层级制定分层教学任务

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对班级学生进行了深入了解后,就可以根据学习能力、学习需求、学习效果等要素把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层级分配,之后,教师还要对不同层级、不同组别的小学生进行授课内容的规划与安排,从而制定出更具有层次性特点的教学任务,以此来满足所有学生的求知需求。在同一节知识讲授中,认知水平较好的小学生要完成更有难度的学习任务,要实现更高的学习目标,数学教师也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具有自主探究性特点的课外知识;针对学习水平较低的小学生,教师要选取一些更偏于基础性的数学知识进行讲授,要让他们牢牢掌握基本的数学原理和数学公式,而不是要求他们跟上所有人的学习进度。对于分层教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对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进行科学的层级化设置,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小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布置更多弹性化的学习任务,并且,引导他们对课外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性的探索和研究。对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演示性的教学活动,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帮助他们强化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促使他们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结合不同层级设定课程评价制度

小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作为教师首要的教育对象,他们在认知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心态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促使他们拥有强大的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才能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才能用平和的心态收获更多的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所创设的分层教学模式不能只关注到课堂的授课活动,也要考虑到教学评价环节,要充分发挥课程评价对小学生所起到的促进作用,用分层的理念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相对应的教育评价,以此来纠正他们的认知态度,并借此帮助学困生建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充分发挥出教学的效果,就要重新确认教学的目标,要合理地将因材施教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从全方位、多角度出发为班级学生设置层次化的学习任务,在满足学优生真实求知需求的同时,增强学困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同时通过师生互动与交流的方式加深对班级学生的了解,从而设计出更符合他们心理特点和学习习惯的教学模式,从而真正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海龙赵晓燕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07)

[2]黄世英小学数学课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20,(01)

[3]栗勇让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三角形面积计算》为例[J].教育革新,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