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低结构材料在区域活动中“趣”味盎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3

让低结构材料在区域活动中“趣”味盎然

王井娴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昆仑幼儿园

摘要

《指南》中指出“应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材料是组成环境的元素,是自主性区域游戏活动实施与开展的核心,它对孩子行为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

【关键词】 低结构材料   活动状态   发展水平   自主  提升

【正文】

近几年,“低结构材料”成为我们热议的话题,一个罐子、纸盒,碟片、石子、蛋壳儿、种子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结构简单易取。当前,这些低结构材料在幼儿的游戏区中已是令郎满目,丰富多样。那么,它与我们熟悉的高结构材料有什么不同呢?

高结构材料:一个小汽车,有自己固有的形状,操作与玩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幼儿一旦掌握了材料的使用规则,就能较快地按自己的构思完成作品容易获得成功感。与之互动中,由于活动方式受限,材料显现结果固定,教师需直接控制。

低结构材料:一张纸,可折、可剪、可贴;一块石头,可扔、可堆、可敲;无具体形象性,操作性强,幼儿可按自己的兴趣和想法任意操作、摆弄材料。因材料无规定玩法,资源可自由调动,只需间接支持与帮助幼儿发挥其想象与创造。

再来看一下给老师带来的是什么?前者,频繁更换材料——解放教师。

诚然,高结构材料在低幼年龄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低结构材料在游戏玩法上更具有开放性,更利于幼儿多形式的主动探索与学习。

随着对《指南》逐步的学习与内化,老师们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

材料——成本、效用成正比?(幼儿既喜欢玩,又乐于探索,对材料兴趣持久)

幼儿——自主游戏?自主学习?(怎样激发更多的潜能)

教师——能否看懂幼儿的行为?是否有宽裕的时间去观察、去解读?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高结构材料在低幼年龄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低结构材料在游戏玩法上更具有开放性,更利于幼儿多形式的主动探索与学习,即为幼儿拓展材料操作和使用区间,给幼儿最大的想象和发展空间。于是,我们以低结构材料本身的特质为基点,在灵活材料之“运用”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与实践:

一、低结构材料运用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材料投放是否有效成为评价区角游戏质量的重要指标,可以说优化区角游戏首先要优化游戏材料。在教师投放低结构材料中应凸显三个特点:即不设目标但有隐含着学习与发展目标;操作方法具有一定的探索型、多种无限可能性;结构具有多样性、不确定性。让幼儿能有按自己的兴趣、意愿决定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用什么玩?我们发现,在低结构区域活动过程中,幼儿不断的与周围的人、事、物等相关因素产生着互动的关系。

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来源:结构越低,想象空间越大,生活中各种常见物品,在保证安全、卫生的前提下,除了教师、家长收集外,班级设置不同形式的“材料超市”,“百宝箱等”,鼓励幼儿积极、主动,成为游戏材料的收集者,中大班幼儿可自主制定需求计划,让幼儿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缺少什么样的游戏材料。

内容:想象、创造是幼儿游戏的特征。对于成品玩具,幼儿只会问这是什么?它是干什么的?而对于一些非成品材料,幼儿就会问这是什么?”“它像什么?”“它可以用来干什么?虽然托小年龄段幼儿操作材料多以仿真成品或半成品玩具为主,但小班下学期以后,便开始出现用替代物进行游戏了。因此,我们将报纸、泡沫、包装盒、各种瓶瓶罐罐等多种可塑性强、不固定玩法原始材料,开放性的投放到建构、美工、科学、数学、生活区、娃娃家等区角中去。教师不对材料作任何设计制作,也不对材料的玩法作任何规定,幼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可以变换花样玩。

玩法:小小的瓶盖,来看看孩子们是怎么玩的?拧的工作、找朋友(配对)、粘贴装饰、串一串,数一数找规律、走迷宫、拼一拼,摆一摆、下跳棋、火柴棍玩拆等一系列学习性游戏活动,由此可见,低结构材料有着这样几种形式的玩法。

直接使用——如:“彩线绳”,中班美工区幼儿用各种各样长短不同的线装饰花瓶、粘创意粘贴、制作瓶娃娃;动手操作区内编织、发、串项链、尝试系鞋带;民间游戏区内两人一组合作“挑花线”“翻绳”“抖空竹”, 益智区内开心的玩魔术《变变变》,即幼儿用不同的方法作用于同一种材料。再如大班“美食工作坊”内,幼儿选用餐巾纸、彩泥、瓶盖、塑料袋、扣子、彩色吸管、扑克牌等制作多味烤串,即用同一种方法作用于不同的材料。

替代使用——对于熟知的材料,幼儿可用娃娃家的碗和盘子玩“车轮大战”与“转陀螺”,用听诊器替代淋浴用的莲蓬头,用碎布当成蔬菜,手指饼干盒当手机,很认真的给妈妈打个电话。这些“反常规玩法”,客观上也实现了材料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组合使用——将多种材料自由组合运用,拓展其功能。如:大班幼儿在建构区玩“垒高“游戏,起初幼儿选择易拉罐、奶箱、纸箱,纸杯等材料。到后来由单一材料变成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自然的让幼儿随着多样性材料的组合变化而兴趣高涨而持续。

二、低结构材料运用的适时性和灵活性。

判断一个区域材料是丰富还是缺乏,应依据幼儿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的增减,而非材料数量的多少,教师心中有目标是前提,材料一定要定位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适时投放,保证材料的可玩性,以满足幼儿兴趣点,经验迁移之需要。

如:小班幼儿对玩具城堡里色彩鲜艳的小汽车的青睐远比自制的小汽车,当幼儿拖拉小汽车的游戏兴趣大大减弱时,可在他们往返的途中投放一些包装盒、纸板、沙包等大小不一的材料。幼儿把它们当成高楼、大树,小桥,推拉小汽车绕障碍行,或从纸板上压过去,这些低结构材料会进一步激起幼儿游戏的兴趣,让他们乐此不彼。当看到有的小伙伴在“装车运货”,就像在小超市往购物车里装商品一样,就都纷纷模仿,看谁装得多,游戏经验和行为将游戏再推向高潮,在老师的介入下,有的幼儿索性会丢掉小汽车,用泡沫板、纸箱装货托运,幼儿发现这样运的货物会更多。

托班幼儿对低结构材料虽还没有潜在的想象与探索,但对有些低结构材料也会直接产生兴趣、渴望与之互动得到满足感。这时可适时的提供报纸、棉花、小面团、海绵等材料,通过撕一撕、团一团,做好吃的小面条、面片、小馒头。在制作中若由于经验的缺乏,出现了困难。便需要调整从高结构入手,提供一些成品供幼儿欣赏的图片或一些仿真制作的成品等,让幼儿在与这些材料充分互动中积累认知经验,得到成功体验之后,材料再从高结构中慢慢转化为低结构。当然,如果幼儿在游戏中还没有产生对材料的需求时,教师不必立即呈现自己认为必要的材料。

三、低结构材料运用的层次性与动态性。

因幼儿不同的经验基础、操作能力等,提供材料要有层次性,而且层次必须建立在尊重幼儿在心理发展上的不同速率”,体现由浅入深、从无到有、彼此共享的动态性,以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按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如:投放在生活区内不同大小、材质的珠子、托小班提供勺子和碗,起初托班幼儿用大把抓,下学期开始用勺子将珠子舀进碗里,小班以后需增添小镊子、大夹子等,中班以后至大班再提供筷子、敞口瓶,将珠子夹入瓶中,还可以调整更换珠子的大小和瓶子口径的大小。这样的材料提供从小班延续到大班,会将幼儿的兴趣保持在最佳境界。

再如:中班“小小发廊“中,投放了水盆、梳子发夹、发带等。游戏的内容也是初步的洗头、吹风、装饰而已。再根据游戏需要再投放毛线、丝带、毛根、纸卷筒等,供幼儿玩理发、做发型、烫发的游戏。最后还可提供发型图(若是根据幼儿讲述教师绘制的更好),让幼儿转换发型,根据顾客提出的要求有目的地进行相对应的简单操作。显然根据幼儿活动状态和发展需要逐步投入材料,从无到有能够逐渐丰富游戏情节。

对小年龄班幼儿,可以经常为各个区域重新搭配材料;对具有自主性的中大年龄班幼儿,要允许他们跨区域使用材料,使用后物归原处。这样使同样种类和数量的材料更为丰富。还可尝试把某些区域打通,连接,模糊其界限,将各区域间的材料巧妙移置,资源共享。此外,让区域空间伸缩可变,材料收放自如更能体现低结构材料的特质。如:中班的“娱乐新天地”如游戏后幼儿自觉的把草地、围栏等材料收起聚放在角落,再玩时可按意愿布置场景,重新选择搭配材料,如把原本挤牛奶用得小夹子、小盘子等材料藏到草地下面,一起玩“寻宝”游戏。在活动中,幼儿的能力、兴趣往往会随着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仔细观察幼儿对材料的利用情况及兴趣倾向,及时对材料进行调整,使材料投放呈现动态性。

4、低结构材料运用的挑战性与探索性

材料支撑着行动,以行动促进发展。在材料的投放中,对原有材料进行部分抽取或添加,是对幼儿的一个新挑战,凸显情景,又意味着有新的任务吸引幼儿,从而对材料产生的积极探索,衍生新的玩法。

如:小班“爱心医院”的听诊器和针筒不见了,幼儿就会去寻找类似圆形物的塑料漏斗,再用一根绳子串上,变做成了一只听诊器。在美工区里找到了废旧的水彩笔、小吸管,针筒的问题也解决了。大班“大润发超市”里的购物车坏了,于是,几个幼儿转向“美工区“,绘制了一批精美的购物袋,还有幼儿把“表演区”里的小篮子装饰一下、“建构区”的纸箱改造一番,这些材料都可以都拿来我用,超市里各具特色的购物车又开始使用了。无形增加的任务与挑战,自由的表现空间,大大增强幼儿对材料探索的方向性和可行性。

什么孩子对积木百玩不厌,为什么对水、沙情有独钟,而对电动玩具只是一时的兴趣到后来被丢弃在一边,细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别就是多变与不变。若材料缺乏探索性幼儿与材料互动的状态很难保证高涨,持久性更是谈及不上,幼儿在现有水平就不会有更大的提高。

如“沙、土“游戏区内,起初幼儿用小铲子、塑料桶玩简单地堆沙、扬沙、挖沙。随着木板、盒子、PVC管、泡沫板、小旗等低结构材料的提供为幼儿打开了创造之门。充分利用沙,设计各种有趣的情境,把沙变为了可操作的学习性材料,例如:“挖陷阱”,幼儿借助各种材料挖成陷阱,井架搭设各种伪装不使敌方发现,还有的幼儿用沙池周围信手拈来的树枝、石块玩“沙中寻宝”,“筛沙选石”,几个人合作“垒城堡、围城墙、筑水渠” ,彩色细棒成为绚丽的水渠道,色彩亮丽的吸管排列成马路上一盏盏明灯……这些都是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所构成的杰作,这种低结构的原材料对孩子自主性学习活动有着广阔的空间和无限发展可能。

低结构材料下的区域活动既是幼儿认知经验、个性情绪、社会交往等发展的途径手段,也是幼儿发展的真实写照。对于幼儿活动状态的解读过程,虽有困惑、有艰辛,但更多的是收获。它让我们体验着与幼儿共同成长的快乐,它使我们开始研究性地看待幼儿的发展,它也给我们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创设一个具有支持性的、高质量的、幼儿充满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宽松、自主、探索、创造中快乐地生活、个性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