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分析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发展趋势

梁悦

江门市保值久机机电有限公司  广东 江门 529000

摘要:新时期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的发展成为解决汽车车身磕碰、钣金外壳凹陷修复的重要途径,该技术具有操作便捷、修复效果好、节约汽车修理成本等优势。基于此,本文从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概述入手,讨论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发展状况,最后提出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发展,希望对有关研究带来帮助。

关键词: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发展趋势

以往的汽车修复技术应用期间主要是将原料作为基础,进行汽车车身喷漆修理作业,该处理方式会浪费原料和人力,难以保证修复效果,还可能造成汽车车身材料出现变化,导致汽车寿命缩短。新时期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得到发展,并且应用逐渐成熟,以下进行相关分析。

一、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概述

凹陷修复处理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汽车车身外力撞击出现的凹陷问题,传统的修复技术下看似外观较好,其实背面破坏了防锈层,还存在底面生锈问题。相较于传统的钣金喷漆工艺,凹陷修复处理技术效率更高,比如无痕冷焊防锈修复钣金机以及改进的工艺可以大大提升凹陷钣金处理质量,保护车壳。在现实中汽车车身钣金损伤主要原因在于出现碰撞造成钣金变形,而多数为弹性变形,通过吸力可以恢复原状,这一修复技术利用了物理学原理、光学原理加以修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吸附汽车车身凹陷部位,应用条件为车身漆面未受到损坏,并且车身金属表面未出现大面积损伤,不过凹陷修复技术也对人员技术要求较高,只有掌握操作要点才能满足客户需求[1]

二、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发展状况

(一)国外专利申请趋势

1起步发展阶段

国外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的发展较早,上世纪40-50年代开始对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进行初步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1949年美国出现了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的专利申请,提出了汽车车身无损修复技术,靠磁铁吸力吸出凹陷部位,之后几年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较少,随着各国汽车制造业发展,在1986年之前专利申请数量开始增加,不过增长幅度不大[2]

2快速发展阶段

1986年起和汽车相关的产业得到整体性发展,其中就包括汽车修理行业,在汽车保有量增加的情况下汽车维修需求也在增长,而钣金修复占有重要位置,这一期间汽车修复水平整体提升,出现了诸多新型汽车修复工艺,与此同时汽车车身凹陷修复的专利数量得到大量增加,到2000年专利的申请量超过20个。

3成熟稳定阶段

2000年后国外的专利申请数量开始下滑,这也是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进入成熟期的表现,而各国对汽车维修需求持续增加,所以专利申请并未停止。从整个发展阶段来看,美国的专利申请量最多,占比为32%,德国占比为29%,日本占比为14%,这也侧面体现美国、德国、日本的汽车行业发展速度最快,在汽车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也对汽车凹陷修复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3]

(二)中国专利申请趋势

1第一时期

在1997年到2007年我国的专利申请量较少,而我国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相关专利数量比较少,而同一时期国外的专利申请数量处于鼎盛时期,2005年后我国汽车市场的规模和生产规模开始扩大,使得专利申请数量小幅增加,不过整体申请量依然不足。

2第二时期

2012年起我国专利申请数量每年增加,主要在于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汽车工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而汽车市场的扩大以及国外汽车品牌的进入使得我国汽车销量汽车保有量、汽车工业产值逐年上升,并且汽车制造规模、经营规模和贸易规模逐渐扩大。2008年以来,我国的汽车行业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09年汽车产量更是超过了欧盟和日本总和。在汽车工业发展的背景下,汽车凹陷修复工具更为便捷,修复效果进一步提升,并且我国专利意识逐渐提升,该背景下也带动了我国汽车专利数量的增加[4]

三、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发展

(一)车身凹陷修复技术发展路线

1949年美国申请了凹陷拉拔器,这种修复方法具有显著优势,能够通过人工操作快速进行凹陷部位修复,并且省去喷漆工序。随着对车身凹陷修复技术研究的加强,1967年美国申请了新式凹陷拉拔器,其优势在于体积更小、便于携带,并且操作期间无需支撑,不过车身部件使用范围存在局限。1977年美国申请了自动式凹陷拉拔器,这种修复工具借助气缸拉伸凹陷部位,使得修复期间拉力加大,并且凹陷修复精确性提升,不过这种修复方法依旧需要在车身打孔才能拉出凹陷部位,所以通过拉力拉出凹陷位置成为研究的主要对象。1989年美国再次发明了全新接合方式,进而用于汽车凹陷部位的修复,种拉拔器支撑脚扭转便捷,便于固定。日本在1995年后专利申请数量增加明显,其中1996年出现的凹陷拉拔器在施工过程中得到较大改进,操作人员利用钳式手柄受力更加便捷,并且修复工具结构紧凑,能够灵活调节支撑垫,进而满足多种类型的凹陷修复需求。1999年德国的汽车凹陷修复得到迅猛发展,短短几年时间专利申请处于世界前列,其中2000年申请的汽车凹陷修复专利继续优化了修复技术,在采用气缸提供拉拔力的基础上,日本申请了另一种自动修复拉拔器,代表国外汽车车身凹陷修复研究进入成熟阶段

[5]

相比之下,尽管我国研究和起步较晚,不过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发展较快。2017年我国申请了一种拉拔装置,有效解决了当前修复工具手柄和支撑组件,固定于车体操作不便捷的问题。2018年又申请了自动式凹陷修复工具,使得当前修复期间采取人工操作费时费力和修复效果不佳的问题得到解决,主要是通过电机驱动丝杠转动,由此带动电动推杆的伸缩,通过电动推杆下端拉拔头拉出凹陷部位,这一操作方法省时省力,并且不会对漆面造成损害。当前在汽车车身的凹陷部位处理中已经形成一定的修复流程,其中包括车顶修复、前后车门修复、引擎盖修复、翼子板修复、保险杠修复等,并且在汽车的车身修复过程中更加注重细节处理,其中包括重视清洁保养,比如使用高压气体对汽车的内部进行清洁处理,进而防止汽车的漆面损伤,为后续的凹陷修复打下基础,再如修复的过程中对整体效果更加关注。

(二)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发展趋势

从国内外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发展情况来看,修复工具包括了手动式和自动式,早期修复工具主要使用手动拉拔器,通过打孔、焊接等方法实现拉拔杆和凹陷面接合,随着汽车修复技术发展和汽车材料性能的优化涌现出了更多自动式拉拔器,修复操作更为便捷,还可以结合处理部位任意组合成多棰拉拔器,在拉拔杆下部设置吸盘和凹陷部位接合成为主要的吸附方式,支撑组件的调节更为灵活,通过多点拉拔满足多种类型不同凹陷部位修复,解决修复力不均衡问题、提升操作便捷性的同时修复质量更有保障。在我国汽车产业不断发展、汽车材料逐渐改进的背景下,人们也对汽车凹陷修复提出更高要求,需要继续加强修复技术的创新。近年来国外专利申请量逐渐下降,我国则快速增长,整体来看我国关于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的研究逐渐加强,进而为应用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为便捷的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应用提供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汽车保有量逐渐增加的今天,出现汽车轻微损伤的问题也开始增多,并且人们对汽车的修复效果和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继续加强技术研究,实现修复技术逐渐进步,在最大化程度恢复汽车原貌的同时降低人们的汽车凹陷处理和维修成本。

参考文献:

[1]杨洁,钟兴钢,伍天海.浅析汽车车身无痕修复技术的重要性及方法[J].时代汽车,2021,22(3):180-181.

[2]包攀峰,欧佳顺,李涛.基于真空吸附定位的汽车车身凹陷修复装置设计[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21,59(4):28-30,39.

[3]曹军.汽车车身凹陷修复处理技术及应用[J].中国机械,2020,23(4):22,24.

[4]卢义.关于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分析[J].越野世界,2020,15(2):15.

[5]刘兴尧.汽车车身凹陷修复技术的有效性探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9,22(3):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