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初探

钱鑫琦

绍兴市柯桥区华舍中心幼儿园   312000

摘要:学前教育是每个个体从幼儿园步入小学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幼儿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会对幼儿以后的学习、认知产生较大的影响。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与《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中均强调“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幼小衔接学习准备与适应工作的重点。幼儿在升入小学阶段后,身心发展状况、学习环境都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其中学习品质问题就是促进幼小顺利衔接的关键,所以幼儿教师必须重视此问题,来帮助他们在学习品质方面做好入学的准备,从而顺利实现幼小衔接。

关键词:幼小衔接;学习品质;培养策略

一、学习品质对幼小衔接的意义

学习品质,不是幼儿要学习的知识技能本身,而是幼儿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学习态度、表现出的学习习惯及拥有的学习方法等。学前期是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关键期,尤其是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大班幼儿,其学习品质的表现相对稳定,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幼儿园与家长相互沟通、交流合作,探索发现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方法与途径,使幼儿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的学习品质,为幼儿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解剖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的特点

(一)好奇与兴趣——培养幼儿探索欲

兴趣是促进幼儿展开学习的最强动力。3-6岁的幼儿往往对于一切新的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他们想要与新的东西接近,可以说好奇心是一切学习活动中最需要具备的情感,对于集中幼儿的思维力、注意力和精力,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有着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在幼儿进入小学之后,学习的内容会增多、学习的方式也会有所改变,这就会给他们的入学适应带来挑战,如果幼儿从小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形成良好的品质,就很难适应小学的学习。所以,要想促进幼儿的幼小顺利衔接,必须想办法唤醒幼儿对学习的好奇、兴趣,让他们能够在活动中保持自觉性,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

(二)主动性——让幼儿尝试有挑战的学习活动

主动性是指幼儿在参与活动时所表现出的积极程度。儿童探索世界的主动性来源于内在的自我鼓励,而不需要外力的推动。《渴望学习:教育我们的学前儿童》一书中提到:幼儿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前期的儿童乐于尝试新鲜的事物,敢于进行探索冒险,在参与活动时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因此,学前阶段应激发、保护幼儿的主动性,并且为幼儿提供支持性的活动环境,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幼儿活动的主动性,巩固其好奇心与兴趣,还能为幼儿今后进入小学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目标意识——让幼儿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和任务意识

目标意识即幼儿了解并在活动中始终记得任务目标。目标意识是幼儿行动前的内驱力,在幼儿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安•爱泼斯坦在其文章中强调:幼儿在行动之前,会先确定一个目标,然后考虑达成目标的选项,包括“他们将要做什么,在哪里做,使用什么材料,是否需要帮助”等等。目标意识能够使幼儿在脑海中保存事物及其行为的心理图像,使幼儿记住之前的所作所为,并思考下一步将要做什么。学前期幼儿的目标意识和任务意识能够增强幼儿做事的计划性、问题解决能力、个体责任感等。帮助幼儿树立目标意识,为幼儿今后踏入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四)专注性——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力

具备较强的专注性可以让幼儿持续参加到某项活动中,只有持续参与才会给幼儿带来持续的体验刺激和发现,从而带来更多收获。在一个活动中坚持得时间越长,幼儿获得的活动经验也就越多。但是有许多幼儿还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经常会因为外界无关的事物而中断当前正在操作的事情,参与活动的持续性比较差,还有的幼儿难以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具体学习任务上,这样不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应能力,容易影响幼儿顺利入学。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幼儿专注性的培养,这是升入小学必须具备的因素,这样才能提高幼儿注意力的稳定性。

(五)抗挫折能力——让幼儿敢于面对失败

抗挫折能力是指幼儿在活动中具有不怕挫折和困难,坚持完成任务的能力。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在抗挫折能力这一学习品质的发展上存在年龄差异,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抗挫折能力将不断增强。5-6 岁年龄段的幼儿抗挫折能力明显提高,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不会表现出一味的逃避,会坚持尝试或请求教师家长的帮助。幼儿在进入小学以后,学习压力、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的关注与认可都对个体的抗挫折能力有一定影响。在幼小衔接阶段,要注重大班幼儿抗挫折能力这一学习品质,以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挫折教育,把握挫折教育的时机,提高幼儿克服困难和抗挫折的能力。

三、大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策略

(一)选用适宜的课程理念,聚焦幼儿学习品质培养

高质量的课程模式即为课程总体符合国家标准,课程实施关注学习品质发展,课程目标指向学习品质培养,课程内容包含促进学习品质的活动。幼儿园应立足幼小衔接,加强与小学的沟通交流,了解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课程设置与课程目标,将小学的课程与幼儿园的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衔接,并根据自身的现有条件、教师的教学能力、幼儿的发展水平,创设一种专门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课程模式,将其渗透于幼儿五大领域的学习和发展中,有针对性的促进幼儿学习品质各维度的发展。

(二)优化活动环境,助力发展学习品质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及教师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活动中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物质环境,使幼儿能够发挥想象创造等能力,具有展示才能的机会和条件,并且促进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要考虑活动的空间环境,尽可能的利用室内外的空间,为幼儿创设接受信息刺激的机会和条件,使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无意识的接受熏陶,以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探究的能力;同时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同样重要。教师要尊重儿童,为幼儿营造自由、平等、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在集体教学和区域活动中善于观察幼儿,及时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适时指导。同时,保持良好的师幼互动,既可以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又可促进幼儿进行深度学习。

(三)把握教育契机,搭建学习支架

教师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应充当观察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学习品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学会捕捉教育契机,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支架。教师首先要学会观察幼儿的发展水平、活动经验、兴趣,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不断调整活动中的干预、介入。为幼儿搭建学习的环境支架,环境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是润物细无声的,幼儿园的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又包括精神环境。活动过程中,教师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探究问题的好奇心,也有利于推动活动的进程。最后,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不应过早干预、介入,要将学习探究的机会留给幼儿,鼓励幼儿进行独立思考,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过程中不断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

(二)营造和谐氛围,关注各维度发展

家庭环境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幼儿才能保持好奇心、专注力,活动和探究中更加积极主动。因此,家长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带领幼儿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广泛尝试各种事物,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兴趣爱好。发挥榜样的作用,感染幼儿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20 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0〕41 号.

[3]霍力岩,房阳洋.试论学前儿童学习品质的培养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7,(2):10-12.

[4]李岩,桑琳.幼小衔接实践中的探索与反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