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先队队干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浅谈少先队队干的培养

钟凤玲

东莞市寮步镇香城小学 广东省 东莞市 523400

摘要以往的少先队工作把学生看成被塑造的对象,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新时期的少先队工作把学生看成有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主体,主张积极发挥学生潜在的能力。只有学生主体自觉自愿地参与,才能形成道德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注意角色的转换,从说教者变为引导者,运用各种活动形式,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和理性思考,不断关键词:提高素质,在活动中弘扬主体性,学做小主人。

俗话说:“天下无难事,事在人为。”任何事情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人”是一切决定因素的所在。少先队干的培养和成长在少先队队伍的建设上显得尤为重要,少先队作为学生组织,更是如此。

一、队干培养的重要意义。

从客观因素来说,我们之所以要把队伍组织起来,是因为希望其组织能发挥模范的作用,为身边的人、教育环境带来良好的影响;我们之所以要开展活动,是因为希望能通过各种活动,为身边的人带来意外的惊喜、良好的教育、广博的知识等。也就是说,人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主体,也是其作用的对象。因而,要使平时的活动、组织得到良好的效果,其人的管理、队伍的建设就不容忽视了,尤其是主要干部的培养,是决定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

从学生本身来说,我们的少先队队员是活力充沛、好奇心强的新一代,是带有一点叛逆心理,同时也十分渴望表现自己、渴望被老师、家长重视和关爱的新一代。因而他们总是希望通过各种途径来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注意。那么少先队作为学生组织,就能很好地为他们提供表现自己的舞台,使他们那颗希望表现的心得到满足。从另一方面来说,老师由于自身素质或者工作、环境的影响,由于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有时会产生怀疑,因而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时,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隔膜,然而学生之间的交流,却可以心无旁骛,完全放开自己的保护膜,全身心地接受或者学习对方的行为、知识。由此可见,在少先队的组织上,让学生管理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学习;在活动的开展上,让学生自己组织,更可让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就决定了我们少先队队干的综合素质,必须得到很好的培训、教育,使其能充分发挥正面的影响。

二、队干培养贵在队员的自省,辅导员的引导。

世上“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总是存在一些或那些的问题。队干更是如此,由于自身地位、性格的使然,队干在开展活动时,会胆怯或浮躁。这就使得队干在队员心目中威信减少的同时,自身素质也会下降。所以在队干培训上,我们提倡学生的自省,辅导员的引导。那么何谓自省、辅导员的引导呢?自省是指队员能通过自我欣赏、自我管理、自我批判,从而达到自我完善。辅导员的引导,则是队干前进的照明灯,能为他们指明前进的方向;是队干工作的后盾,能使队干前进得心无旁骛,勇往直前。

(一)让队干懂得自我欣赏。

我们说,活动开展得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的建设上,因而人的素质就决定着活动的质量。然而我们总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队干的活力会逐年减弱,脸上的笑容会逐渐减少,胆怯、没自信的念头会慢慢地爬到他们的头顶上,干起事时总是碍手碍脚,活动的效果也就逐年差。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究其原因,是我们的队干身负着三重身份:家长们的好孩子、学校的好学生、少先队的好干部,和承受着三重压力:家长、老师和学生的压力,使得他们压不过气来。在这种成长的环境中就需要懂得自我欣赏。

那么什么是自我欣赏?简单一句话,就是懂得如何欣赏自我的优缺点,懂得肯定自我的优点。肖川博士曾经说过,“有发现,就会有欣赏;有欣赏,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只有快乐的自身,才会给周身的人带来快乐。而我们辅导员在这时要说的,不是应该、必需,所以,而是真诚而又平等地聊一聊。让队干在谈话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优缺点,让队干懂得欣赏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为少先队工作做好充分的前提准备。

(二)让队干懂得自我管理。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队员在当了队干后,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是管别人的”,于是指手画脚,一味行使“管”别人的职权,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能公证处事。这时,我们辅导员就要及时做好思想疏导工作,让每位队干明确自己的职责,明白到:队干作为少先队队员的学习、生活的带头人,首要任务并不是管别人,而是自我管理。只有严己律己,才会使自己在少先队员中树立权威,对别的少先队员也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于是我们辅导员要教育他们发扬:1、“火车头精神。像火车头一样起带头作用的小干部,带领大家一起开展活动,一起学习,共同进步。2、“水中鱼”的本领。队干和队员的关系就是鱼水关系,当队干是离不开队员的。队干要当好“火车头”,必须要有威信,威信不是靠“架子”撑起来的,而是靠和队员们打成一片树立起来的,想大家所想,急众人所急,队员才会信任你,欢迎你,支持你,少先队才会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集体。3、“代言人”的艺术。作为一名优秀的队干,不要专打小报告,而是要认真听取各种意见,自动搜集各种意见,运用各种机会,为队员们说话,做队员的“代言人”。4、“小黄牛”的本色。队干部在工作中学习小黄牛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精神,不拈轻怕重,不拣肥挑瘦,做好表率。5、“小刺猬”的风格。在社会上不良环境的影响下,我们少先队员的学习与生活中,也会出现一些坏人坏事。作为一名队干,遇到坏人坏事,就要像小刺猬那样竖起自己坚硬的小刺,打击外来的侵犯。6、“啄木鸟”的医德。队干部要有宽容、豁达的胸怀。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对于队员们的缺点、错误,我们不能横加指责,而是要像啄木鸟那样真诚地指出,然后讲清那种做法对集体、对他人的影响,理解队员的行为可能不是有意的,希望他以后注意。

这样,就让他们在自我管理的同时,有迹可行,能做到时时刻刻约束自己。

(三)让队干懂得自我批判。

我们说,世上没有完美的事情,每件事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但我们应该把事情做得接近完美,来弥补遗憾。那么应该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弥补呢?靠的是我们队干的自我批判。

自我批判,在这里有着两层意思。一是:对于人来说是要懂得正视自己身上的缺点,扬长避短。它与自我欣赏有着不同的意义。如果说自我欣赏的目的是让队干能正视自身的优点,树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质,它所强调的是心理素质的形成;那么自我批判,则是让队员能正视身上的缺点,目的是通过发挥长处来改进短处,它所强调的是扬长避短。钟政朋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由于他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优秀的成绩,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所以在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就让他继续当中队长。但一个学期后,政朋越来越骄傲,对同学们指手画脚,惹得班上的同学对他越来越有意见,纷纷要求他“下岗”。老师了解到事情的严重性,马上找他谈话,但结果不理想,无奈班主任只好把他“撤”了下来。被撤后的政朋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被同学们“抛弃”,低落的心情、骄傲的自尊心让他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被大部分的同学孤立了,成绩也下降下来。于是该班老师总是在上课时候让他多表现自己,树立起自信心,在课后也常找他闲聊,为他解开心房。终于了解到是自己的骄傲害了他自己。于是他严格要求自己,对同学也真诚相待,很快地在班上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成绩也上去了。在三年级的时候,他凭着更出色的表现,又重新当上队干。因而我们的辅导员就要定期召开反思大会,让队干讲自己在这个月来的所思所得,并进行相对的辅导。从而使得队干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

二是对于某个活动来说,则是要懂得发现活动开展的成功之处,能正视活动开展的失败,并通过总结,想到改进的方法。一个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而是真正地开始——自我批判的开始。因而,在每个活动的结束后,就要召开总结会议,让队干在会议上谈谈自己的收获,并且反思不足的地方或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不足或存在的问题进行商讨,提出修改建议。而我们老师则当好他们的引导者,不要一味批评指责,而要帮助冷静分析,提出建议,鼓舞信心,让队干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和支持。这样,队干在活动中成长起来的同时也提高了组织能力。

人们有句俗话,要想别人对你笑,你就必须先对别人笑,要想自己对别人笑,那就先要学会对自己笑。同样道理,队干要想做少先队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做别人的模范、带头人,首要的不是学管别人、管别事,而是先要管好自己,只有管好自己,才能为别人服务。因而队干的自我欣赏、自我管理、自我批判,其目的就是自我的完善。只有完善的自我,才会对身边的人造成良好的影响,才会让人信服,在实际的工作中,才有战斗力。因而队干的培养,我始终认为它贵在队员的自省,老师的引导。

参考文献

[1]吴建明. 浅谈少先队干部的培养.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7(1), 3.

[2]贺敏.浅谈少先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文学少年,2020

[3]沈雁君.浅谈少先队小干部队伍建设.考试周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