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准真问题,实现幼儿园微课程的“管”与“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10
/ 2

锚准真问题,实现幼儿园微课程的“管”与“治”

饶红梅

厦门市第七幼儿园    福建   厦门   361001

摘要:我园承担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常规课题《微课程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设计与运用》。根据幼儿需要,我们鼓励教师选择适宜的主题活动内容,构建相应的系列微课程。在信息化赋能课堂的变革时代,微课程的选择应更顺应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和年龄特点,解决的是幼儿普遍存在的、亟需解决的实践难点。通过研究学习、思维碰撞和技术融合,寻找现实中所需的教学支架、解决路径及突破口。

关键词:真问题;微课程;解决路径

一、寻问——明晰课程实质内涵

在信息化赋能课堂的变革时代,我园承担的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常规课题《微课程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设计与运用》也稳步进行。本课题重在引导教师根据幼儿需要,选择适宜的主题活动内容,从幼儿园微课程的设计要素着手,构建相应的系列微课程。

二、追问——审思课程实施瓶颈

1.课程选择之难

审视一年来教师的教研和实践,我们清晰地看到青年教师的成长,如同蝶变般获得新生。落实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变化尤为显著的是教师们制作微课程能力发生了技术性的变革。技术变革的核心,是思维及专业能力的革新。在这场变革中,让教师们最“头疼”的,并非微课程技术的突破,而在于如何选择更顺应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教学支架、如何制作符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微课程,这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需再实践、再思考、再研究。

  1. 课程推进之难

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我们着重寻找微课程实施的最佳路径,结合办园理念及各年龄段幼儿实际,思考幼儿园微课程的设计要素及其如何以游戏化的形式进行。在近一年的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不同角度的课题实施的路径,将办园理念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个方面,如:结合亲自然的办园理念中,小一班教师抓住孩子的兴趣点,以沙为纸,和孩子们共同设计了主题活动《会变形的沙子》;中一班以绘本《蔬菜一族》生成主题,将课程走向以故事的形式展开,通过线上直播课程,极具班级特色;在喜运动的办园理念中,中三班和大一班分别开设了足球主题活动《小足球,大梦想》和《奔跑吧,足球!》活动视频呈现课题的真实开展,孩子在家也能学足球,享运动。但结合办园理念实现的微课程,是否抓住幼儿在园的“真问题”、“真实践”、“真思考”,解决的是否是幼儿普遍存在的、亟需解决的实践难点,仍有待思考。

3.技术融合之难

在园内的观摩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是许多新老师的困惑,有的教师为了活动效果,会增加许多不必要的人机互动,如:在导入环节,用希沃白板中的“蒙层”功能反复让幼儿猜和擦,却没抓住活动的宝贵时间;在本该自主阅读的环节,增加幼儿与一体机互动的游戏环节,本末倒置,浪费了幼儿自主阅读的最佳时刻;语言活动中,玩起了游戏《消消乐》,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却没有达成基本的活动目标……在“兴奋”与“兴趣”的界限中来回徘徊,融合了技术,却偏离了教学实际。

三、求索——玩转课程解决路径

1.研究学习,寻找支架

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引领下,我园坚持以幼儿为中心,探索幼儿园主题活动下的微课程的实施策略,形成了比较系统、适宜幼儿园不同年龄阶段的课程主题,精准地聚焦了研究目标,寻找合适的支架。

我们通过观摩活动、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案例分析等,结合《指南》和各领域的核心经验,帮助教师掌握课程选择的简易公式,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师幼又碰撞出新的经验。因此,捕捉合适的幼儿经验,成为老师们乐此不疲交流讨论的话题。如:在户外活动幼儿行为的观察与分析中,教师发现幼儿都很喜欢攀爬架,但是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爬”有不同的动作储备:一个简单的钻爬,从路线上,可以分为直线钻爬、曲线钻爬;方向可以是向上、向下、圆形钻爬等;从节奏看,可以有快速爬、无速度任务的钻爬;从空间关系上,可以有上下里外、镜面爬;攀爬时模仿的动物可以是青蛙,可以是小蛇,也可以是螃蟹,亦或是猴子……选取“爬”的这项动作技能,我们共同翻阅了《指南》、《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等书籍,通过思维导图和头脑风暴,有意识地选取教师所需的理论支撑及方向指导,教师们发现平常相对枯燥的工具书也饶有趣味。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微课程制作,教师和幼儿共同商量户外活动中攀爬架的摆放。于是,一改往日一成不变的结构,师幼将攀爬架呈现出高低不平的顺序,增加了攀爬网和手持游戏材料,幼儿的游戏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2.思维碰撞,寻找路径

我们针对实际需求,制定以班、段、园三级一体的研讨制度,由每个班级的教师组成小组研讨,围绕课题制定属于本班的小课题,每隔一周,针对本班开展的相关子课题进行梳理、研讨;每两周开展一次段、园级课题交流研讨活动,围绕课题梳理各班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收获、经验以及提出现阶段产生的困惑与困难,在脑力激荡中获得启发和帮助。同时针对这一阶段教师开展课题研讨中的显著成效或突出问题进行经验分享、答疑解难,抓住幼儿在园的“真问题”、“真实践”、“真思考”,帮助教师拓展课程推进思路。

在这个过程中,子课题之间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说教者的经验散播,如:同为足球课题的中班和大班两个班,中班的足球课程不知如何推进,于是便“连线”大班足球赛场,开展一次线上球赛,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自学射门、抢球等足球技能,于是老师便在幼儿的兴趣点上自然地施加引导,提供足球教练的专业视频、大班幼儿的足球游戏示范……周末则鼓励家长带孩子参加班级的足球沙龙,制作班级共享的亲子足球游戏视频。这个过程中既解决了课程推进的实践难点,又促使教师产生源源不断的课程活水。

3.精准技术,寻找突破

一年来,我园始终将微课程作为一个载体,在主题活动中利用信息化的课程资源,通过游戏化的形式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科学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鼓励教师们注重营造良好的微课程文化氛围,精准使用信息技术,对症下药。

当我们看到幼儿发现一片叶子想观察得更仔细,甚至不满足于放大镜带来的观察,而要求用希沃展台将叶子投屏到一体机进行更细致地观察;当幼儿想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自发地提出我们可以用计时器增加紧迫感;打开语音智能搜索,幼儿能自主搜索想要的视频解说;建构游戏时,身旁的一体机成为幼儿灵感碰撞的百宝箱……看到幼儿主动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在一日生活活动中,能够自主采取相应的措施辅助自己的需求,我们惊讶地发现:抓住幼儿的兴趣,使信息技术常态化及其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是这个时代的必然趋势。

纵观当下,如何从“管理”到“治理”,实现“管”“治”的两措并举,走向教育现代化的治理设想。我们更需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增强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与时代并肩前行的未来的幼儿。

参考文献: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问答[M].李季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 幼儿园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路径 [J]. 杨一帆,陈攀攀.  科教导刊(下旬刊). 2020(09)
  3. 校长信息化治理能力:内涵、核心要素及提升策略 [J]. 代蕊华,张丽囡.  教师教育研究. 2019(05)
  4. 幼儿园微课开发与应用的若干关键问题探析 [J]. 刘霞.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21(01)
  5. 面向学前教育的主题微课程开发研究 [J]. 李占玲.  祖国.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