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实践 育综合素养——“我给动物做标签”主题活动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1
/ 2

跨学科实践 育综合素养——“我给动物做标签”主题活动实践

陶文迪

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实验小学

[摘要]2022版课标强调了在“综合与实践”的活动中融入知识的学习。本课例以“为动物制作信息标签”这个主题活动,将“克、千克、吨”的学习融入活动中,引导学生以解决问题为主线,边解决问题边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和科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在跨学科的主题活动中发展量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

[关键词] 跨学科 核心素养

2022年课标“综合与实践”领域的主题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融入数学知识学习的主题活动,另一类是运用数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的主题活动。对于如何将知识学习与实践过程有机融合起来,如何将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建立起联系,团队设计并实施了“我给动物做标签”的主题活动。

一、基于真实问题,设计跨学科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地设计学习活动,团队教师深入学习课标精神,分析教材意图,了解学生学习需求,挖掘真实问题情境,进行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

(一)学习课程标准,明确设计方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二学段“综合与实践”领域中有安排了“曹冲称象的故事”这一主题活动。这一活动除了承载着综合应用所学解决问题的基本任务,还承载着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感受“等量的等量相等”“总量等于分量和”两个基本事实,发展量感和推理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任务。

(二)分析学生情况,了解学习需求 

通过前期与学生的访谈,团队了解到,学生们都听说过克、千克、吨这样的质量单位,还知道物品的包装上标有质量的数据。让学生谈对1克、1千克的感受时,学生会谈到“1克的物品是很轻的”“1千克就很重很重”等,说明学生日常的经验只能够帮助学生粗略的区分几个单位所适用的情况,对于具体的质量学生是缺少感觉的,他们需要在称一称、掂一掂等活动中切实建立起量感。

(三)关注学生困惑,解决真实问题

在讨论中,团队教师想到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时,曾对动物园展馆外介绍动物信息的标签上介绍的信息,包括身高、体重等数据的含义提出过困惑。教师们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真实问题,确定以“为动物做信息标签,帮助小朋友们生动地了解这些动物的特点”为主驱动问题,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11个任务逐步推进(如下图)。

二、关注核心素养,实施跨学科实践活动

(一)重视操作体验,发展学生量感

实践中,教师设计系列活动发展学生的量感。在解释动物体重,认识“克、千克、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历操作体验的过程,通过称一称、掂一掂、抱一抱等活动,感受这些动物到底有多重,逐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实际意义。

  1. 称一称、掂一掂,建立1克、1千克概念

教师首先组织学生生动解释侏儒跳鼠的体重——3克。要求学生把选择生动解释这3克的物品名称、猜测使用的数量以及实际称重的质量记录下来。学生分组行动后,教师组织交流各小组寻找物品的过程。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组织学生拿出3枚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静静感受一下手心里捧着一只侏儒跳鼠的感觉,并记住3克有多重。接着继续引导学生借助解释3克的经验,生动解释1克大约有多少。学生凭借经验、推理得到解释1克的物品及数量,再次掂一掂,强化对度量单位1克的体验,然后将1克的物品名称和数量记录在标签纸上,加强理解。然后,教师继续用同样的方法,组织学生解释1千克的熊猫幼崽。

2.抱一抱,选一选,巩固1克、1千克概念

教师继续组织学生继续解释刚出生时60千克的长颈鹿。

生1:我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2个我的体重就和刚出生的长颈鹿一样重了。

生2:我觉得可以用摆在桌子前面的大米。我看每袋大米是10千克,把6袋大米合起来,应该就是60千克了。

教师请4位同学到台前,抬大米进行感受,学生倍感吃力,齐声感慨“太重啦!”。此时学生再一次感受了质量的实际意义。

随后教师出题目“大熊猫刚出生时的体重约为140(千克 克)。”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巩固学生对“克、千克”的认识,进一步发展量感。

(二)模拟曹冲称象,操作理解事实

根据课标要求,这个主题活动承载着“理解‘曹冲称象’的基本原理是等量的等量相等。”的任务。如何将理解基本原理的任务落实于活动中呢?团队做了以下尝试。

教师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学习过的曹冲称象的故事吗,他是怎样给大象称重的呢?”唤醒学生的经验。教师播放动画片帮助学生回顾曹冲称象的方法,组织学生制定计划,模拟曹聪称象的过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确定称量计划。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生1:我们组想用碗当小船,橡皮泥当大象,橡皮当石头,水槽就是河。我们想先把碗放到水槽里,然后把橡皮泥放进去,看碗下沉到哪儿,记住这个位置。拿出橡皮泥,再往里放橡皮,直到碗下沉到相应的位置。再把东西拿出来,用秤称一称。这些东西的质量是多少,就说明大象的质量有多少。

生2:我想补充,如果橡皮泥不能让小碗下沉到原来的位置上,还差一点的话,我们还可以再放一点夹子之类的小东西,直到碗完全下沉到刚才的位置。

其他小组表示认同这样的思路。同学们明确了操作的过程,兴致盎然地开始实施。活动结束后,教师首先组织大家交流称重的方法。

师:我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的材料,可是大家基本都选择的是相对比较大的物品来解释,你们是怎么想的啊?

生1:这个橡皮泥“大象”还是有点重的,小夹子和硬币都太轻了,要用很多,太麻烦,所以就选了螺母。

师:看来你们在操作前对这些物品是做了筛选的。可是我这头“大象”不就是1块橡皮泥吗?你们用这么多物品来解释这一头“大象”的质量,能行吗?

生2:能呀,因为我们没有找到能直接和“大象”一样重的东西,所以就得用这些小的东西凑一凑,把这些小东西合起来才能跟大象一边重。

师:可是你们也没直接称过“大象”啊,怎么就知道它的质量了呢?

生4:因为这些物品和“大象”的质量一样,这些物品的质量一共有多少,“大象”的质量就有多少。

师:哦,我明白了,“大象”放上去到了这个刻度,这些物品放上去也到了这个刻度,那么“大象”的质量就等于这些物品的质量了,这个想法太好了。如果我们知道了这些物品质量的和,就知道大象的质量了。(教师板书)

大象的质量= 物品1的质量+物品2的质量+……

……

整个活动中,学生面对不了解动物信息的真实情境,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教师重视引导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按照“理解问题、制定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回顾反思”的步骤,以“做事情”的逻辑展开学习。在制定制订计划时产生学习质量单位的需求。实施计划解释动物体重的时候,学生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时,调用了语文学科学习的经验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模拟称象的过程则需要借鉴科学学科中相关的操作方法和观察技巧。多学科因需而用,跨学科协作解决问题,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本文系北京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课题“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课题批准号:CDDB1820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