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2
/ 1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王,迪

  商南县恒大小学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不依靠老师的情况下能够主动参与知识学习并独立完成学习的一种学习能力。从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上理解,学生需要掌握两项基本技能,一个是主动学习的内驱性,一个是独立完成的学习能力,这两者缺一不可。一方面,一个人如果拥有了知识学习的热情就等于掌握了知识的一半。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枯燥难以理解的,而这种认知会严重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期待和热情。只有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营造出积极热烈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数学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一个人如果拥有了独立完成知识学习的能力就等于掌握了知识的本质内涵。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的计算和数学思维是他们必须掌握的技能。只有掌握了这些技能,学生才能更加自如地解决数学问题,继而提高数学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数学学科发展的根本目标。

一、趣味教学,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动力。小学阶段学生的关注力和注意力都并不持久,他们容易被新鲜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下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的世界。例如:学习“认识时间”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制作钟表教具,要求小组进行挑战赛,一组给出时间,另一组把时间拨到准确位置,几个小组依次进行挑战赛,获胜的小组颁发“时间小博士”的奖励。小学生本来好胜心极强,思维又非常活跃,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自由交流自主探索,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且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为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

    首先,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要想把自主学习的策略更好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积极转变教师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教师在课堂中总是处于领导者的位置,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会影响到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因此,在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应该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有效地参与课堂,积极思考,要给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序地完成学习和讨论环节。为了保证课堂讨论的高效性,教师要充分研究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建立有效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深入重点内容,并对学习的核心内容有深刻的记忆和印象,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其次,给学生更多提问的机会。学贵有疑,“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教师首先从思想上更新观念。把“你今天学到什么知识?”转变为“你今天向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力,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力。其次把课堂变成学生交流学习问题的地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出问题。课结束前,根据学生的表现,评选出”最佳提问人”和“最佳问题”,以调动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多思多问的“问题意识”。

三、多样化评价,实现数学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多样化的评价语言能够实现学生自我价值满足的成就感。一方面,评价的主体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还应该扩散到学生,让师生评价,生生评价成为课堂的旋律,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另一方面,评价的内容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结合学生的思维创造和合作表现,实现评价的多元化。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认同的快感。评价时,应重于肯定、鼓励、引导。这样,学生对知识理解就会更深入,就能成功接纳新知,并起到内化知识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加法算式:5+5+5+5+4相加时要求把它改写乘法算式,大部分学生作出(1)5×4+1(2)5×5-1,出乎意料的是有一个同学却是做6×4。我高兴地表扬他的大胆创新,同学们却马上反对。这样,同学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参与辩论。此时全班同学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心理压力得到减轻,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个性特长得到有效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全面的开拓,从而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创造性。

总之,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在多元化评价中巩固自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