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读 入境 悟情——古诗词教学中引领学生步步“登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2
/ 4

美读 入境 悟情——古诗词教学中引领学生步步“登高”

郑聪

浙江省宁波市第三中学,浙江 宁波 315000

诗歌,是文学百花园里的一支奇葩。尤其是古代诗歌,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历经千年仍光彩熠熠。选入高中教材的古代诗歌都是经典作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阅读这些作品,可以体味古人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多样的人生,加深对社会的思考,增强对人生的感悟,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但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高中学生虽已接触了不少古诗词作品,但鉴赏能力却没有多大提高,理解一首诗往往停留在表面,呈现出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另一方面,古诗词其语言在表达习惯、字词意义、句法结构等很多方面都与今天存在很大的不同,而且古诗词所反映的时代生活离现在太遥远,学生很难一下子获得贴近作品的情感体验,也往往难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于是,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尴尬的场面:老师讲得情正酣,意正浓时,底下学生却不知所云,缺少心灵的共鸣。怎样才能在学生与诗歌之间架构起一座桥梁,指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鉴赏和传承中华诗词呢

对于诗歌教学,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的精神,旨在引导学生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确实,在教学中加强诗词的诵读是很有必要的。显然,新课标所倡导的诵读是有感情的读,是在感受诗歌的意境、把握诗人情感基础上的美读。为此,结合统编版(必修上册)《登高》这篇课文的教学,以诵读诗歌为串连点,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初读——感知  再读——入境   精读——悟情  延读——运用。以此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让他们在吟哦诵读、涵咏咀嚼美读诗意地栖居于课堂,展开与古人的千年对话。

课堂实录

一、导入

多媒体显示: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师:这幅对联中指的人物是谁?

生:(齐声)杜甫。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1:诗中圣哲。杜甫被称为诗圣

生2:在杜甫的诗中,世上疮痍民间疾苦都有反映。

——以对联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正如同学们所提到的,杜甫的诗歌记载了社会的万象,人民的生活,艰难的旅程,反映出了唐朝从强盛走向衰落的一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 世上疮痍民间疾苦在他的诗歌中都有记录,因此他的诗被后人称作诗史,他本人也被冠以诗圣的美誉。

师:其实,对于杜甫我们应该不会陌生,初中的时候我们学过他的一首五言律诗——《望岳》。还记得起来吗?来,一起背诵一下(师生齐背)

——以旧引新。于漪老师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课堂上有意识地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掌握的知识,学生就会有一种得意感、自豪感。在这个基础上引入新的学习课题、新的内容,他们非常容易接受。这个环节的设计,就希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泰山是如此雄伟,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诗人那远大的抱负和一飞冲天的气概,好象按捺不住似的,从字里行间跳将出来这是诗人年轻时,面对自然的风度,抒写的是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三十年后,当诗人再次登高望远,他看到的是什么?他的心境还如年少时这般踌躇满志吗?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杜甫,来鉴赏他为我们留下的著名诗篇——《登高》。

二、文本研读

1.初读感知

师:诗歌是作者心灵的产物,情感的结晶。鉴赏诗歌,怎样准确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呢?我想关键在于读(板书:读)。下面就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登高》,体会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

(生自由朗读)

师:请同学来谈谈,你觉得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生(纷纷):悲凉  哀伤  苦痛……

师:大家能畅所欲言,很好。这首诗的基调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是悲凉的、是哀苦的,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初读的感受一齐来朗读这首诗

(生齐读)

——学生读得很认真,带入了感伤,悲凉的情调。但对诗歌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情感未必能做到准确而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因此,这首诗歌悲凉之中寓含的沉郁的苦痛还未完全解读出来。

师:不错。但我们知道读好一首诗,要读出韵味来,并不是读准字音,读通顺就可以了。更重要的在于美读(板书:美读),把作者在诗歌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在读的时候通过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演绎出来。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我们走进诗歌。

2.再读入境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研读这首诗,步入诗境,去感受诗人的情怀。(板书:入境  悟情)

师:我们首先来看诗的前面两联——首联、颔联,从内容上看这是在写——景。写到了哪些景物?一一看下来。

生:(齐声)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

师:诗人分别用哪些词来描写的?

生:(齐声)急、高、哀、清、白、飞、无边、萧萧下、不尽、滚滚来。

师:很显然这里的等客观景物已经浸染了诗人杜甫的主观情感,这在诗歌鉴赏时,我们提到过,称之为意象(板书:意象)。这些意象,给人什么感觉?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在这景色中你品味出的是什么?

(生思考)

师:请同学们来回答一下。

生:诗人选取了落木这个意象。落木即落叶,秋天,落叶萧萧而下,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师:除了萧瑟之感,由落木你会联想到什么?

生:想到了生命。生命如这落木一样是短暂的。

师:嗯,很好。其他同学再来说说看。

生:这里的猿,诗人用了一个,风急,天高,再加上几声猿的哀叫,感觉十分凄凉。

师:是啊,自古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个字给全诗抹上了浓重的情感色彩。

生:还有飞鸟,诗人用了一个字,飞鸟在天空中盘旋,好象无枝可依,特别的孤单,也有这种凄凉之感。

师:不错。如果说首联营造的是苍凉之境的话,我们再来看看颔联。如果说落木萧萧下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1:诗人看到滚滚长江向前奔流而去,感到的是自己的渺小。

生2:应该是感叹时间的流逝。

师:怎么来理解?能不能说具体些?

生2:这长江水滚滚东去,就好象时间永不停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诗人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五十五岁了,人老了,越发觉得时间流逝得快。

师:体会很深刻,不错。如果,试想一下你就是杜甫其人,面对萧萧而下的落木,滚滚东去的长江,是怎样的心情?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读?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试试看。

(一生读)

——让学生在思考分析意象、意境的同时,再次要求朗读这首诗的前面两联。以读促思。

师:刚才同学的朗读很好地把握了诗的节奏,体现诗的韵律美。但语气还欠缓慢些,要读得气势开阔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

”“二字可重读、适当延长、有余韵;萧萧”“滚滚要拉长声音,再现木叶和江水的形象,读出气势。

经过刚才的分析,想必大家脑海里已经展现出一一幅幅画面,下面是不是请大家选取其中的一幅画面,用散文化的语言来描绘一下,让我们更好地感受诗歌的这种意境。

生1:风猛烈地吹着,天空是那么高阔,远处传来几声猿的哀鸣,只见一只鸟儿在水中小洲上空孤单地飞来飞去,狂风好象要把它吞噬掉似的。

生2:深秋,寒风凛冽,枯黄的树叶被风吹得满天飞舞,远处,长江水犹如巨龙般,奔腾向前。

生3:秋日,天高云淡,风夹带着枯黄的树叶,肆意横扫。这风一阵又一阵,吹得那么急。站在高处,风更大,人好象也要被吹走。

——新课程教学强调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吗,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这一环节,以读促写,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化写了杜甫的诗句,很好。我们能否带着这种感受,一起来朗读一下首联、颔联。

(生齐读)

师:显然入境后的朗读,味道就大不一样了。就让我们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中,一起来看诗歌的颈联、尾联,去感受诗人的情怀。

3.精读悟情                         

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诗歌的颈联、尾联。其他同学思考:这两联哪些词突出了诗人的情感?

(一生读,其他学生思考)

师:哪些词突出了诗人的情感?

生:独  悲  苦恨 

师:哪个词最能体现诗人的情感,是这首诗的诗眼

生:悲。

师:因何而起呢?

生1:杜甫那时漂泊在外,孤独无依,又多病缠身,诗歌中有写到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因此诗人那时心里是的。

生2: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五十五岁了,艰难苦恨繁霜鬓,他是悲叹自己壮志未酬。

师:显然,要感悟诗人的情感,还必须得走近诗人,走近诗人的内心,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作者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这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课前已经布置了预习作业,要求大家通过上网等方式,查找有关杜甫的资料。现在请同学来展示一下。

生1: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曾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后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在此期间他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漂泊鄂、湘一带。五十八岁死于客舟中。

生2: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生3: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师:刚才同学们从生平经历、创作风格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杜甫其人。可以说杜甫的一生是坎坷多难的,特别是晚年,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疾病的困扰和壮志未酬的遗憾,所有这些像沉重的阴云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只有以他的诗作去排遣那心中的郁闷与愁苦。所以,他的许多作品中,不仅寄寓了深沉的个人情感,而且也饱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登高》就是这些作品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首。有没有同学查找到《登高》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生:《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动荡的社会,飘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师:回到课文,联系着刚才我们所了解的情况,再来看看诗人的包含着几层意思?

生:诗人是在悲叹自己,他年少时肯定也有理想、抱负,当初登泰山时,他就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语。但现在人老了,一事无成,这是壮志未酬的感叹。

生:眼前萧瑟的秋景也让诗人心生感慨。

生:杜甫的诗常常是忧国忧民的,在这首诗中杜甫也在感叹自己的国家。唐朝曾经鼎盛一时,但现在如此破败,诗人是心痛。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好。诗人悲秋悲己悲国。(板书:悲秋  悲己  悲国)这首诗歌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借苍凉雄浑之景来凸现人生的沉重悲壮,更重要的是诗人还概括了万方多难万里悲秋的时代苦难。杜诗之所以被人誉为诗史,杜甫之所以被人们尊为诗中圣者,其主要原因便在于此。有位哲学家说过: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我尤其喜欢那些用血写出来的文字。杜甫就是这样饱蘸一生的血泪,把老病孤独,壮志未酬,忧国伤时的苍凉,表现的沉郁而悲壮。正所谓壮志未酬身将死,笔蘸血泪话苍凉

师:下面由老师来朗读这首《登高》,底下同学酝酿一下情感,待会请大家来读一读。

(师示范朗读)

师:请同学们来试试看。这样吧,我们做一个小小的处理,配上音乐,老师朗读一段背景,底下同学们直接由风急开始。

师:(音乐起)秋天,风凛冽地吹着。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野地满是枯黄的落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一声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 ,他步履蹒跚,跌跌撞撞。面对着满天飞舞的枯叶,面对着滚滚东去的江水,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生齐读)

——经过前面的层层铺垫,学生的这回朗读感觉就大不一样了,语速、音调、轻重处理地很到位,诗人的情感拿捏地也很准。

三、拓展阅读

多媒体显示: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公元七六五年,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长江飘泊。这首五言律诗大概是他舟经渝州(今指重庆)时写的。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通过美读,入境,悟情,学习鉴赏的是杜甫的名作《登高》,下面我们是不是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鉴赏杜甫的另外一首名作《旅夜书怀》。请同学们课后以美读的方式熟读这首诗,然后将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写出来,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学短评。

教学反思

《登高》这首诗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在异乡四川夔州所作,是一首境界高远、气势雄浑、语言精练、意蕴深广的经典作品。教学的重点在于带领学生赏析诗歌的艺术特点,体会诗人抒发的身世命运之悲和时局离乱之愁。而教学的难点正在于作品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诗人杜甫历经了种种苦难,在垂暮之年写下这首诗,其中充满了复杂的人生况味:暮年孤独、壮志难酬,忧国伤时……这些太过于厚重,以至于在一堂四十五分钟的课上让高一的学生理解这些很有难度。而且这又是一千多年前的作品,当时的世事情况,当时的人事纷争,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并不是通过想象就能填补的了的。如何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诗人杜甫发自肺腑的情感呢?

一、美读诗歌——开启欣赏之门

来教学诗歌,是诗歌的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诗歌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艺术,而且是声音的艺术,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王家新就曾指出诗歌的魅力和意义是和声音不可分离的,是和其节奏、韵律或内在的音乐性结合在一起的,甚至和其语感’‘语调语气都有一种不可分离的联系。显然对于一首诗歌,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朗读,就很难感悟出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让学生读读读,而不创设朗读情景,营造朗读氛围,则学生的朗读也只能原地踏步,显得生硬、造作。

其实学习诗歌的重要途径还在于美读。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就说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话: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为此,结合《登高》这篇课文的教学,以美读诗歌为串连点,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初读——感知  再读——入境   精读——悟情  延读——运用,加之学生齐读、个别朗读、示范朗诵、配乐朗读等多种方式的,使诗歌教学转化为美的再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的活动,以此来使学生真正体悟到诗人的情感,有效地提高诗歌阅读教学的质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

二、读写互动——舒展想象翅膀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听、说、读、写总是结合在一起,难以分割的,诗歌教学也是这样。我们常说:

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这不可言传的微妙之处,仅仅凭借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去体悟是不够的。对于诗歌教学而言,写可以说是读的深化过程。在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时,既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把诗歌中浓缩的生活和情感开,更要让学生把读出的自己的而非别人的感悟抒写出来。其实,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原诗进行创造性的补充和发挥。在《登高》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教诗歌内容的特点,我采用了改写扩写两种方式,要求学生记录下自己美读诗歌时的感悟。改写是当堂要求完成的,在对诗歌首联、颔联的分析之后,要求学生把这两联改写成一段优美的散文。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学生能抓住诗歌意象,通过想象调动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描绘出了一幅苍凉壮阔的秋景图,再现了杜甫诗中那种沉郁雄浑之美,获得了一次深切的情感体验。扩写是结合拓展阅读——《旅夜书怀》这篇诗歌,按照本单元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课后写文学短评。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将自己的理解、感悟摹写出来。

实际教学中,所设计的四个环节:初读——感知  再读——入境   精读——悟情  延读——运用,思路清晰,衔接自如。至于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诗歌创作背景的介绍,则穿插在课堂中,加之学生齐读、个别朗读、示范朗诵、配乐朗读等多种方式的美读,确实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首先,对这首诗的重要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仅长江滚滚来的解读挖掘得不够深。这是两个千古名句,这两个千古名句,使作品的意境在前两句所描绘的凄清氛围的基础上变得悲壮、变得苍茫、变得壮阔起来。可惜的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体悟时显得有点空泛。

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正因为感到知识的匮乏,才会促使人不断地充实自我,提升自我。经过这次教学实践,我发现在引领学生步步登高的同时,自身也实现了一个登高:从最初对如何教的茫然无措,到现在应该这样教的成竹在胸,从开始试教时的紧张局促,到现在上课时的镇定自若。虽然其中付出了许多,但我的收获远远要大于付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