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育融合课程育人的学校延时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2
/ 2

基于五育融合课程育人的学校延时实践与思考

龙旭 ,王立波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分校 

一、新政后学校延时的背景与价值

(一)延时服务政策与背景分析

国家双减政策全面压减作业和培训,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对学生和家庭提供课后延时服务。五项管理中对作业明确要求,小学低段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中高段总书写不超过60分钟,2022新版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从五育并举、素养养成等育人育才整体提出更高要求。

学校延时首要是解决学生放学比家长下班早的突出矛盾,同时配合国家降低家庭育人压力,缓解家长学业辅导因精力和技术等困难,提升儿童综合素养等全面个性发展的社会和家庭需求。

(二)延时服务的实践意义与价值判断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全市有需求的中小学生提供课后服务,缓解部分学生家长接孩子难问题;利用有效时间和空间,提高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人文、艺术和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延伸社区教育功能,进一步提高教育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利用空闲或碎片化时间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

    对学生开展分层辅导,比如:提倡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鼓励中小学校与校外活动场所联合组织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或组织学生就近到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三)智教活学理念下延时的学校理解

学校延时服务用课程化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在集团学生事大、行知并芳和分校五育融合、智教活学的育人理解下,满足学生德智体美劳兴趣与需求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实现延时服务的补充与拓展功能。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集团)学生育人质量是在学生为大,向上向好的思想下的三可育人观,学生全面发展,从教育,学业和情感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校育人质量提出系统要求。系统课程化的建构学校整体的延时内容整体规划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思维训练等作为服务内容,将作业完成与辅导,综合素质拓展与丰富学生在校学习纳入学校学生生活的整体设计和实施。

二、基于五育融合的学校延时课程化设计的目标与内容设置

(一)学校延时服务课程化的设置思路

以川大附小分校教育教学的现实为基础,用课程化思路设计学校延时服务活动,以学业提升和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为关键,以活化学校管理为杠杆,用活的评价促进,用定期总结提炼推动,实现作业指导、个性化辅导和兴趣拓展一体的学校延时课程,推动该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

(二)学校延时课程化设计的目标设定

总目标:学校延时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完善,提升师生的育人质量观下的课程认识,丰富学校“活教育”文化的内涵。具体表现为:

1.尊重儿童的活泼天性、开发儿童的智慧潜能,建设科学的、和谐的、丰富多彩的、富有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的儿童教育课程。

2.以学校延时课程建设为载体,以现代新课程理念和原则为指导,努力体现当代新型人才观与知识观并以儿童终身发展为本的现代课程功能。

(三)、学校延时课程化设计的内容设置

1.内容安排原则:坚持课后服务内容以“作业、阅读+兴趣选修”的方式,开设大量社团活动,供全部学生选修。

第一时段

第二时段

组别

课程名称

授课

授课场地

组别

课程名称

授课

授课场地

一年级

体育组

低段篮球1

田佳鹏

篮球场

体育组

低段跳绳2

李欣

足球场

音乐组

音乐表演1

王璐

音乐室3

音乐组

合唱表演2

周禹池

音乐室2

美术组

墨色生香1

汪梅梅

中画室

美术组

墨色生香2

谢雪

国艺室

英语组

绘本拼读1

夏雨恬

一.1教室

英语组

绘本拼读2

夏雨恬

一.2教室

科学组

种子成长1

郑丽蓉

科学室1

科学组

种子成长2

张钰

科学室1

2.学校延时实施时间安排:按上课时间划分课时15:40——17:40 共3课时;16:50——17:40 折合为1.5课时,主要用于基础性学科完成作业、教师个辅、查漏补缺和延伸拓展;15:40——16:40 折合1.5课时,侧重于综合学科,用于阅读、发展兴趣等。  川大附小分校一年级延时服务校级社团设置表

三、基于五育融合的学校延时课程化实施的领导与实践

学校延时课程化实施的领导与管理

1、决策与领导。确立学校延时服务目标,依据各级政府要求、家长意愿和学生需要,确立学校延时课服务特色的价值取向。

2、管理与变革。在落实“五项管理”、“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延时服务作为一项成就学生、发展学校、服务社会的综合性工程,它的管理总是与变革交织在一起。

学校延时服务实施的探索性实施

根据政策要求和学校实际为前提,从时间、内容和质量要求上进行了学校丰富和完善。

1、时间上的增加,每周时间安排“5+2”是指每周5天,两个时段;按上课时间划分课时15:40——17:40 共3课时;16:50——17:40 折合为1.5课时,主要用于基础性学科完成作业、学生个辅、查漏补缺和延伸拓展;15:40——16:40 折合1.5课时,侧重于综合学科,用于阅读、发展兴趣等。

内容上的丰富,课内巩固+课外拓展,从课程的设置上,语文、数学、综合学科并重,作业辅导、阅读拓展、兴趣培养三结合。既要切实落实学生基础学科的学业质量,让学生在校就能学好、学够,同时,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培养兴趣和发展特长结合。

质量要求的提升,从五育融合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增加学校教育的课程实施时空、内容和效能,适应新的教育评价体系和新时代育人目标对学生的发展要求。

2、根据双减和作业管理对作业和压力做了减法:

作业量的减少,精心设计作业,优化作业形式和评价方式,重视作业设计的教学研讨,实现精练巧练。

培训压力的减少。近60个校内社团(体育、音乐……),每个学生可以选两项,满足全体学生的基本需求。减轻学生校外培训的压力,减轻家长经济负担。

总体来看,减少了不必要的学业负担、减少了内卷;保证学习的时间,增加的是学习的效能,综合发展的效能。

校级啦啦操社团设置表

组别

年级

课程名称

上课时间、时段

授课教师

授课场地

一、二年级

少儿街舞

周一4:50-5:50

徐睫

形体室

一、二年级

器械操

周四4:50-5:50

罗依菲

形体室

三、四年级

少儿街舞

周二4:50-5:50

敖梦楠

形体室

三、四年级

器械操

周三4:50-5:50

彭丽璇

形体室

一、二年级

足球常识

周一、周三4:50-5:50

罗博俊

操场

一、二年级

足球常识

周一、周三4:50-5:50

谢浪

操场

三、四年级

足球基础

周二、周四4:50-5:50

周莉

操场

三、四年级

足球基础

周二、周四4:50-5:50

覃宇

操场

基于五育融合的学校延时课程化实施的管理

基于儿童个性而全面生长的教育目标决定了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的丰富而全面,设置对儿童终身发展和现实需要有益的延时服务内容与方式。延时服务的内容涉及全学科,课程设置充分调动年级组、教研组、教师个人的能动性,采用三级课程设置:学校、年级组、教研组共研共商,共同完成。

构建三级互动、三类整合与三方主体联动的育人共同体

1、三层布局,扁平化管理:由学校教导处总体负责,制定方案。各学科分管行政和年级蹲点行政进行实施的管理。就年级课程设置、实施中教师出勤、服务内容、课堂安全、延时效果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与考评。根据每一天的课堂观察,真实记录,好的方面,及时在教师群给予肯定,放大其正面的影响。发现不足之处,及时指出并帮助教师改进。

2、三类形态,全面发展

基于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发展目标,延时服务落实课内巩固的同时,实现课外延伸。重视课后作业的落实与辅导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科能力及个性化综合素养的培养。最终促进儿童全面而有个性生长。

3、三方联动,合力育人

延时服务,是服务学生,造福社会的利民工程。学校广泛采集意见,统筹安排,学生自主自愿选择、参与。同时,社区在活动场地、服务人员、校园及周边安全防务上给予学校充分的支持。

学校分部门协助,基层组织具体实施的课程管理体制

1.课堂实施:扁平化管理,教导处牵头,年级蹲点行政指导下沉,立足于育人质量的提升,年级组研究确定课程实设置,年级教师全体参与,教研组研究商讨课程实施的内容及标准。

2.课程实施管理:由学校教导处总体负责,各学科分管行政和年级蹲点行政进行课程实施的管理。就课程实施的中教师出勤、课程内容、课堂管理、课堂安全、教学效果等进行全方位的考评。

3.评价与反馈:(1)及时性原则。根据每一天的课堂观察,真实记录,好的方面,及时在教师群给予肯定,放大其正面的影响。发现不足之处,及时指出并帮助教师改进。(2)发展性原则。每一学期,就延时服务的实施情况,在家长和学生层面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的诉求和学生的期待,优化课程设置和实施。

参考文献

[1]田林:《课后延时服务”的课程设计与构建》,H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六次会议,2019.6.18

[2]杨波,温馨:《厦门市湖里区试点小学延时服务政策的思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年22期

[3]傅思忆:《四川省地级城市中小学校实施课后延时服务的实效与问题探析》内江师院校出版社 , 2020年02期

[4]魏海政,赵云福,高洪俊:《山东潍坊5万小学生乐享免费延时服务: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5年3月25日

[5]王淑霞,王莹(山东临朐县柳山中学):《实施“弹性离校”,管理机制必须配套》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7

[6]王敬杰,熊文霞:《新时代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内蒙古教育编辑委员会[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20年05期,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