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发展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5
/ 2

汉语言文学发展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李宏波

大庆广播电视大学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311

摘要:立足于汉语言文学发展与传统文化渗透的弘扬与传承,培养学生树立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意识,加大传统文化与汉语言文学的渗透力度,发挥教育教化功能,加强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与推广,不仅可以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还可以强化和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有助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发展;传统文化;渗透

1汉语言文学发展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价值

1.1持续深入地研究汉语言文学,能够快速提升全社会对汉语言文化语境的认知,能够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在相对封闭的年代,汉语言文学只作为独立学科存在于教育系统中,以至于汉语言文化研究被局限在狭小的区域中,汉语言文化的传承受到一定限制。通过改革开放、市场化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间的壁垒日渐模糊,汉语言专业作为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的价值正在被挖掘出来,并向跨学科大方向迈进。

1.2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品德能够传承并得到发展的重要元素。汉语言文化研究,可以让汉语言语境中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为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带动全社会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中,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以及抵抗个人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对我国社会的侵蚀。通过剖析汉语言文化传统语境的优秀组成元素,能够帮助社会各群体在认知、认同民族文化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提高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在不断挖掘的汉语言文化价值观的建构中,汲取几千年文化积淀的营养,统一认识,以去弊存真的态度,面对各种意识形态以及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能够在更加宽松的语境中行进,并最终实现。

1.3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汉语言现代应用研究,通过意识形态上的支持,提升整个社会的抗腐蚀能力,从而达到社会文化群体性免疫。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凝聚出无数璀璨的文化,是中华文明能够薪火不断的原因。将现代文化扎根于历史文化语境,能最大程度的运用好中华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修复力,在社会上凝聚符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向心力。通过汉语言文化研究,在去除封建迷信等糟粕后,让人们在传统优秀文化中得到心灵的洗礼,并在融合现代文化后与时俱进,在时代新目标的感召下体现出社会个体的价值。

1.4汉语言文化研究在继承中要正视社会现实,不断挖掘新的发展方向,以融合、创新意识传播汉语言文化。继承和弘扬汉语言文化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要通过“剥茧抽丝”,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以契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方式融入到社会实践中。汉语言文化研究的“剥茧抽丝”就是要让民众学会运用传统优秀文化辨识社会上流动的各种价值观以及被伪装后的意识形态。同时,以包容和学习的心态融合外来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推动中华文化向更加广阔的天地行进。从而满足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不同文化需要。以多元对抗狭隘,以包容对抗文化入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复兴事业建构中向更加稳定的方向飞速发展。

2汉语言文学发展与传统文化渗透的路径

2.1尊重融合传统文化的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新时代汉语言文化的发展趋势。在研究如何更好的将传统与现代性融合之前,首先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为研究做好铺垫。只有完备的经济发展体系、良好的发展前瞻性和一定的经济条件,才能保证汉语言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汉语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立足之本,是历经几千年建构而成的系统性文化产业工程。与其他门类有所区别的汉语言文化大厦,应从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在社会群落的认知中稳定基础性,促使尊重意识形态的构成,正式传统的重要性。改革开放后,我国已经在世界舞台上拥有了一席之地,也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中华文明要走出中国,让汉语言文化在国际间得到广泛认可并普及,需要运用好经济市场的桥梁作用,更需要将传统文化作为特色进行传播。但是,随着国际交流日渐深入,我国传统文化同样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

2.2加大传承中与传统文化的交融力度

现代汉语言文化在现代化语境中,已经呈现出边缘化的倾向。因此,要继承和发展汉语言文化、汉语言文学,就要让全社会各个阶层都能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才能以融合的方式更好的弘扬汉语言文化。中华文明孕育出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茶文化为例,中国人饮茶历史悠久,在栽种、采摘以及贸易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此外,文化传播融合传统文化在现实中还有很多形式,它们具有更好的传播方式和价值,也更能被社会群落接受,比如24节气和传统节日,都可以极大发挥传统文化的魅力。

2.3借助教育手段加强对汉语言文学的推广

发展汉语言文学时,由于历史与现实的时间、空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会让某些汉语言文化、文学与当代人存在认知或认可上的沟壑。因此,要想汉语言文化得到有序传承,就应创造条件借助某些手段,增加汉语言文化在社会中的流动性。比如,可以开展社会活动,在学校利用教育教学的方式进行汉语言文化的认知和认可。现代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也给汉语言文化地传播带来了更加快捷、广阔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后,借助现代数字传媒技术,用公开课的形式讲解汉语言文化和文学。可以从简单的文字结构开始,以深入浅出的方法,剖析汉语言的文化魅力。让受众在观看学习中掌握汉语言文字成字的特点,并逐渐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感知文字和文学的美,让汉语言文学很好的为市场化经济服务,为传承和发扬汉语言文化夯实基础。

2.4结合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为我国教育事业拓展了更多的渠道和方式。多媒体以及融媒体等已经广泛应用在教学领域,在高校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教改的一个方向。多媒体等数字应用在教学环节,不仅丰富了教学语境和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因此,汉语言专业应抓住契机,将融合与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专业性教学的目标,合理利用数字化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结合汉语言的特点以及学生需求,以传统课堂与数字化课堂的双重教学模式作为教学基础,不断优化教学环节,以模块化、叠加化等手段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教学语境和蕴藏传统文化元素的学习语境。汉语言教学中,利用更多媒体等数字化技术,将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织并呈现在课堂上,从而实现教学环节的情景化、趣味化、人性化和直观性,能够吸引学生在线上、线下课堂投入更多的学习精力。不断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热情、认知和认同感,从而提升教学成效。

3结语

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文明凝聚的活化石,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和传承的一种方式,传统文化与汉语言文学相互渗透,如根溯源。由于汉语言文学是中国古汉语与古代文学作品凝聚的精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可以帮助国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汉语言文学发展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具有继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有助于全面提高国人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苑鹏鸣.研究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今古文创,2020,(45):76-77.

[2]田双龙.汉语言文学中对语言的应用意境研究[J].传播力研究,2020,4(09):35-36.

[3]付佳.汉语言文学与茶文化的融合探析[J].福建茶叶,2018,40(11):376.

[4]吴政坤.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冲击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