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效路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3
/ 2

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效路径探讨

陈转兰

广州市南沙区第二幼儿园    511400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宝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既体现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文化,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文明的重点。这表明,幼儿园应以传统节日文化内容为教学资源,将其合理地整合到幼儿园教学中,让孩子感受传统节日的习俗,体会其文化内涵,理解其文化意义,给孩子带来正面、深刻的文化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进行了论述,同时也分析了通过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效路径,旨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学活动;幼儿

教育部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领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越是民族的越有生命力。[1]因此,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教育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节日的内涵和意义,而且可以带领他们在体验节日的时候,培养正确的品德和民族认同感。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比较多样,各个节日的内涵和风俗都有很大的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点是反映了我们国家的思想品德、礼仪和行为准则等。幼儿教育是孩子发展的开端,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将传统文化纳入课程,可以提高孩子的修养,并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必要性

(一)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每个传统节日的起源都有很大的不同,有些是为了纪念伟大的人物或事件,有些可以追溯到祖先的农业和生产活动,还有一些是以祭祀活动为起源。然而,这些传统节日中含有一些具有封建或迷信的性质,所以并不完全适合传播。因此,幼儿园和教师在组织传统节日活动的时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能在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方面上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提高幼儿传统美德意识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为宝贵的就是传统节日,它们蕴含着深厚的美德和文化,我们应当将这些精神财富传承给当代的孩子们。在多样文化的波及下,孩子仍应牢记我国的传统文化,并能将其中的一些习俗和文化刻在心中,影响自身的价值观,使其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能接受传统民俗节日的文化熏陶,获得优良文化的传承,从而培养自身的道德价值观,加强自身的道德意识。

(三)培养幼儿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感

中华传统节日拥有悠久的历史,它们不仅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而且还展示出不同地域的独特文化。同时每个节日也体现了我国各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幼儿园是孩子早期教育的启蒙期,对整个人生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并且孩子在幼儿时期就继承了中国文化遗产传承的使命,所以,教师需要在幼儿教育阶段带领他们了解民族节日文化,培养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历史认同感。

二、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效路径

(一)环境创设,营造浓郁氛围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园应当将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创设开放的、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提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的玩具、操作材料和幼儿读物,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2]这表明,良好的环境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为幼儿创造一个生动的传统节日环境,可以成功地将道德教育融入教育环境。良好的传统文化节日氛围有利于孩子学习传统节日文化,教师应该在节日阶段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兴趣、喜好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将传统节日文化的习俗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相协调,与幼儿园课程互相关联,让环境说话,展示环境育人的意义。

例如,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春节,春节期间,大家小户给人带来的感觉都是热情的、温暖的。由于春节正值幼儿园的寒假,所以,幼儿园和教师可以提前开展"新春活动",与孩子一起动手剪窗花、写对联、写福字、画年画、用纸自制鞭炮和红灯笼,之后将制作好的物品装饰在活动室的窗户、门框和墙上,然后在园内各处挂上中国结和喜庆的气球。整个幼儿园张灯挂彩,播放着喜庆的歌曲,充满喜庆的气息,孩子们沉浸在这份欢乐中,感受到了春节的喜悦,同时也学会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春节的礼仪。

(二)教学活动多样化,初步理解节日历史和内涵

陈鹤琴先生指出:“编制课程的第一原则是民族的,要学会挖掘本国的教育资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反映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美德的‘中国化’课程。”因此,幼儿园和教师将教学活动和传统节日文化相结合,不但能够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还可以传承良好的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目前,我国大部分幼儿园都只是单一的教授传统节日文化,并没有让孩子吸收到相应的文化素养。因此,幼儿园应实现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多样化,自觉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孩子看做是活动的主体,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设计教育目标,应强调“体验”而不是强调“知识”,让孩子们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了解不同节日的情感和内涵。

例如,在中秋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流行的民间游戏,“猜谜语”“你对中秋节的了解有多少”“做灯笼”等一系列活动,利用教室里的屏幕给孩子播放“嫦娥奔月”或“玉兔捣药”等故事传说的视频,并以简单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由来,体会中秋节的意义。教师还可以开展“做月饼”活动,让孩子先了解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再让孩子们认识莲蓉、咸蛋黄、面粉等配料。在活动中,孩子们忙着揉面粉、包月饼,不亦乐乎。孩子们通过这些活动了解传统节日的来源、传说和风俗习惯,更能深入体会传统节日活动,能更好地理解其历史和文化内涵。

(三)家园合作,学习传统节日美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漫长的积累、渐变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与社会三方面的密切配合,协同一致,一起促成幼儿优良社会品质的形成。[3]因此,家园合作有助于幼儿园和教师将传统节日文化纳入幼儿园课程。一方面,教师可以以传统节日文化与家庭的密切关系为出发点,实现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活动,同时丰富家庭合作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到家长的资源,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丰富家园合作的内容。

例如,在开展“端午同欢”的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邀请家长们到幼儿园与孩子们一起参加活动,且可以让家长帮忙一起提前准备所需要的食材,如糯米、粽叶、各种调味品和细绳。在家长和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都能够有序的完成任务。通过包粽子,孩子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技巧,比如如何制作各种大小和形状的粽子,并向教师或家长分享包粽子的过程和材料,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这过程中,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在这活动中,从现场活动到民间游戏,家长都积极参与每一个环节,他们既是材料的提供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家长们的配合使家园合作的效果发挥到最大,而孩子们也会因此懂得了共享与协作,感受到亲情和快乐,从而更加熟悉了节日的发展历史,学到了文化中的基本美德,也体会到了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将传统节日文化的文化元素纳入到幼儿教育的日常教学中,能够提高孩子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产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尊重和认同。在孩子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教师应注重结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在充分了解传统节日的背景和习俗以及家长和社会的基础上,开展有关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和课程,以帮助还自己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传统节日文化。为了更好地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教师和幼儿园应共同努力,科学、合理地开展教育活动,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永琴.幼儿园优秀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实施策略[J].中国教师,2018(S1):18-19

[2]吴静萦.家长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参与程度调查与提升建议[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8(12):50-53.

[3]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2(15) : 16-20.